人类个体生命过程的本质称为体质,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而形成,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综合的个体生命特性。体质又称为“禀质”“赋禀”“禀赋”。
人体的形态结构与精、气、神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人体有眼、耳、鼻、口、舌五官,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津液等基本相同的结构组成。形体内藏有“神、魂、意、魄、志”,维系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维持喜、怒、悲、思、恐、惊这些生理活动,是人类体质的共性。当然,不同的人在形体、生理及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也存在着青春期终结前在牙齿、形体与情志等方面的特性等。体质就是“精、气、神、魂、意、魄、志”与人体形态结构结合后生命活动的本质。体质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生发展的倾向性,进而影响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和个体对治疗措施的反应性,使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带有明显的个体化特异。儿童体质学就是探索儿童阶段体质特点的一门学科,进而研究儿童体质与儿童养生保健、调理康复与疾病防治关系。
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环境、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并与性别、年龄、地理等因素有关。
先天因素,又称禀赋,是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中医学所说的先天因素,既包括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性,又包括子代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状态,以及母体在此期间所给予的种种影响。同时,父方的元气盛衰、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都直接影响着“父精”的质量,从而也会影响到子代禀赋的强弱。
子代的形体始于父母,父母的体质是子代体质的基础。父母体质的强弱使子代禀赋有厚薄之分,表现出体质的差异。在体质形成的过程中,先天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体力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但是,先天因素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体质强弱的现实性有赖于后天环境、营养和身体锻炼等。
后天因素是人出生之后赖以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后天因素可分为机体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两方面。机体内在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心理因素,外界因素实际上就是环境因素。
1.饮食营养
饮食营养是决定体质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饮食习惯对维护和增强体质有很大影响。长期营养不良或低下,或营养不当,以及偏食、偏嗜等都会使体内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体质,甚至引发疾病。
2.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现代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更为活跃和灵敏,可增强肌肉的耐力与收缩强度,调整内分泌系统的平衡,改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更为旺盛,废物排泄更加顺利,这样就可使病理体质向正常体质转化。
3.年龄
年龄也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的结构、机能与代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出生之日算起,按日历计算的年龄称为历法年龄、时序年龄或实足年龄,简称年龄。增龄,即年龄的增长,概括了一个人生长发育和衰老的全过程,包含着成熟和衰老两重意义。增龄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且每个人的生物学年龄与历法年龄也并不是刻板同步的,个体差异相当大,有的“未老先衰”,有的“老当益壮”。总体来说,人的生命历程都是从少儿、青年到中年,再转向老年。中医学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灵枢·天年》中深刻地论述了人体脏腑气血盛衰与年龄的关系。在生长、发育、壮盛、衰老及死亡的过程中,脏腑气血由盛而衰,影响着人体生理功能,决定着人体的体质,从而决定着各年龄期对致病因素反应的能力与类型。如小儿体质为“稚阴稚阳”之体,所谓“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到了青春期则体质渐趋成熟,至青春期末体质基本定型;青壮年是人体脏腑气血阴阳最旺盛时期,因而也是体质最强健阶段;老年脏腑生理机能减退,体质日趋下降,逐渐衰老。
4.性别
性别通常所指的是男性与女性。男为阳,女为阴。男性多禀阳刚之气,体魄健壮魁梧;女性多具阴柔之质,体形小巧苗条。男子以气(精)为本,女子以血为先,女性又有经带胎产的特点。所以说,男子以肾为先天,女子以肝为先天。《医门法律》曰:“男子多用气,故气常不足;女子多用血,故血常不足。所以男子病多在气分,女子病多在血分。”《妇科玉尺》曰:“男子之病,多由伤精;女子之病,多由伤血。”可见,男女性别不同,其遗传性征、身体形态、脏腑结构与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及心理特征等都有所不同,体质上也必然存在着性别差异。
5.地理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广义的地理环境包括整个地壳,狭义的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生物等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受着不同水土性质、气候类型,以及由水土和气候而形成的生活习惯等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体质。现代科学认为,生物体中所存在的全部化学物质都来自土壤、空气和水。因为不同地域的水质与土壤的化学成分不同,土壤和岩石中的化学元素通过水的溶解或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其他动物的食用,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人体,从而形成了人类体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中国幅员广大,人体体质的地区性差异颇为明显。早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曾详细地论述过各地人的体质特征。地理环境及其资源的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不同地域人类的发育,形成了人类体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环境科学表明,当自然环境中地壳、空气、水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时,就会影响人的体质,甚至会形成某些地方病和流行病。因此,中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上强调“因地制宜”,所谓“善疗疾病者,必先别方土”。
在地理环境中,气象因素给人类体质以极大的影响。中医学的运气学说,包括中国古代朴素的气象学和医学气象学两部分。运气学说,详细地论述了气候和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气候和气象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关系,强调“因时制宜”。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构成各种气象变化的基本要素,其运动变化构成了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形成季节岁时的变迁。人与天地相应,四时六气万物为一体。人的体质寿天与人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气象因素也密切相关。一般地说,恶劣的气候环境培养了人的健壮的体魄和强悍的气质,舒适的气候环境则造就了人的娇弱的体质和温顺的性格。我国的地理条件,南方多湿热,北方多寒燥,东部沿海为海洋性气候,西部内地为大陆性气候。因此西北方人,形体多壮实,腠理偏致密;东南方人,体型多瘦弱,腠理偏疏松。
6.心理因素
心理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气质是个体心理特性的总和,它规定或影响着个体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如同遇挫折,有人能坦然处之,有人却灰心丧气,这便是不同气质的表现。气质作为体质的内涵,反映了中医学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体质是气质的基础,气质是在体质形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气质与体质虽分别与生理、心理有关,相互间却又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一定的体质及生理特性易使个体表现出某种气质类型,而个性气质特征又影响着其生理特性和体质的形成及演化。所以说,“气质不同,形色亦异”。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中医学的情志,泛指人的情绪、情感活动。七情的变化每每伴随着脏腑形体的变化,从而给体质以影响。情志活动感物而发,既不可不及,又不可太过,“贵乎中节”。否则,不仅会影响体质,还会导致疾病。
总之,根据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我们对体质的综合评价,必然包括生理(形态、机能、素质)和心理(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个主要方面,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出人的体质水平。看一个人体质的好坏,不仅要看他的机体各器官有无疾病、机能是否正常,而且还要看他的心理和精神上有无缺陷,只有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才称得上体质健全。
由于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它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着居民的体质。各国都很重视这一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以图保护人的体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此外,不同的社会制度及其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条件、卫生设施等,也是影响人的体质的重要因素。
当需要评价儿童的体质标准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身体的发育水平,包括体格、体型、营养状况和身体成分等方面。
2.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等。
3.身体的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还有走、跑、跳、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4.心理的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
5.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损害健康的因素的抵抗和调控能力等。
理想体质,是指人体具有的良好质量,它是在充分发挥遗传潜力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积极培育,使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智力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相对良好的状态。理想体质具有明显的人群与个体差异(如种族、地域、性别、年龄、职业等),主要标志如下。
1.身体健康,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完整而协调。
2.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体姿正确。
3.心血管、呼吸与运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功能。
4.有较强的运动与劳动等身体活动能力。
5.心理发育健全,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较强的抗干扰、抗不良刺激的能力。
6.对自然、社会和精神心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中医学认为,正气虚是形成疾病的内在根据,而邪气只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邪之所客必因正气之虚。正气决定着体质,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正气的虚实。因此,发生疾病的内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的体质因素。
人体受邪之后,由于体质不同可立即发病,也可发病较晚或时而复发。体质健壮,正气旺盛,则难以致病;体质衰弱,正气内虚,则易于发病。如脾阳素虚之人,稍进生冷之物便会发生泄泻;脾胃强者,虽食生冷却不发病。可见,感受邪气之后,机体发病与否往往取决于体质。
在中医学中,病情从体质而变化,称为从化。人体感受邪气之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同为感受风寒之邪,阳热体质者得之往往从阳化热,阴寒体质者则易从阴化寒。又如同为湿邪,阳热之体得之,则湿易从阳化热,而为湿热之候,阴寒之体得之,则湿易从阴化寒,而为寒湿之证。因禀性有阴阳,脏腑有强弱,故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热、化湿、化燥等区别。
患者体质不同,其病变过程也迥然有别。在中医学中,传变是言疾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传变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因人而异。体质强壮者或其邪气轻微,则正能敌邪而病自愈。如伤寒之太阳病,患病七日以上而自愈者,正是因为太阳行经之期已尽,正气胜邪之故。如果在邪气盛而身体又具有传变条件的情况下,则疾病可以迅速传变。总之,疾病的传变与否,虽与邪之盛衰、治疗得当与否有关,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体质。
综上所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特征,当然与病邪的质和量也密切相关。“证”在整个病程中具有时相性的特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病情的变化而时刻变化着。“证”常以体质为转变,体质是形成“证”的物质基础之一。所谓“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体质学说为依据的。所以,我们在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必须掌握患者的体质特点,注意在致病动因的作用下,体内阴阳矛盾的运动情况,分清寒热虚实、阴阳表里。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临床证候的类型。同一致病因素或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体质各异,其临床证候类型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不同。如同样感受寒邪,有的人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有的人出现畏寒肢冷,纳呆食减,腹痛泄泻,脉象缓弱。前者平素体质尚强,正气御邪于肌表;后者阳气素虚,正不胜邪,以致寒邪直中太阴,故出现上述情况。又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所发生的感冒,由于病邪不同、体质各异,感受也有轻重。因此,其临床类型有风寒、风热两大类别,以及夹湿、夹暑等不同兼证。同病异证的决定因素,不在于病因而在于体质。如仲景所论之伤寒,其传变途径一般是由太阳而阳明而少阳,然后传入三阴。为什么有的人从厥阴而热化,有的人却从少阴而寒化,其原因就在于,从热化者素体阴虚,从寒化者素体阳虚。由此可见,病因相同或疾病相同,而体质不同,则出现不同的证候。异病同证亦与体质有关,即使是不同的病因或不同的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常会出现相同或类似的临床证型,如泄泻和水肿都可以表现出脾肾阳虚之证。这可能是由于虽然病因不同或疾病不同,但体质相同,所以才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可见,体质是形成“证”的生理基础之一,辨体质是辨证的重要根据。
体质是治疗的重要依据。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按体质论治既是因人制宜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医治疗学的特色。
体质有强弱之分,偏寒偏热之别。因此,必须结合体质而辨证论治。如面白体胖、属阳虚体质者,本系寒湿之体,若感受寒湿之邪,则非用姜附参苓之类大热方药邪不能祛;若感受湿热之邪,缠绵难愈,须通阳以化湿,如药性过凉,则湿邪愈加闭阻于内而阳气更加虚乏。反之,如面白形瘦、属阴虚体质者,内火易动,湿从热化,反伤津液,故其治与阳虚之体必定迥然不同。故阳虚、阴虚之体,虽同感湿热之邪,治法却大不相同。总之,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伤阴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伤阳之药。
此外,在治疗中还应重视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体质差异。
1.年龄
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不论用温热剂还是苦寒剂,均应中病即止。因苦寒之品易伐小儿生生之气,辛热之品易损真阴。又如老年人大多肾气已衰,中气虚乏,易受邪致病,而既病之后多见虚证,或虚中夹实,因此治病用药尤须审慎。
2.性别
妇女在生理特点上有别于男子。盖女子以肝为先天而血常不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特别注意女性患者是否有肝郁、血虚之证。
3.生活条件
生活习惯、营养状况对体质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膏粱厚味酿积既久,多为痰湿或湿热之质;纵欲恣情,多损真阴真阳;饥饱劳役,多致脾胃虚。因而治疗上须区别对待。
4.地理环境
地区不同、生活习惯不一,人体的体质也有差异,因此中医治病讲究因地制宜。
一方面,由于体质的差异,即使同一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证候,故其治则异;另一方面,即使病因或疾病不同,由于患者的体质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往往可出现相似或相同的证候,故其治则同。
由于体质有阴阳偏颇的差异,临证应视体质而用药。其一,注意药物性味,一般来说,阴虚体质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苦寒沉降;阳虚体质者宜益火温补,忌苦寒泄火;气虚体质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等。其二,注意用药剂量,一般说来,体长而壮实者剂量宜大,体瘦而弱者剂量宜小,急躁者宜大剂取其速效,性多疑者宜平妥缓求之。
疾病初愈或趋向恢复时,中医学很重视善后调理,以促其康复,这也属于治疗范畴。此时常需多方面措施的配合,包括药物、食物、心理和生活习惯等。这些措施在具体选择应用时,皆须视患者的体质特征而异。如燥红质者热病初愈,慎食狗肉、羊肉、桂圆等辛温食物或辛辣之味;腻滞质者大病初愈,慎食龟鳖等滋腻之物及五味子、乌梅等酸涩收敛之品。
总之,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源于临床,最终也要服务于临床,并从临床实践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中医体质学的贡献不仅在于生命科学,更在于临床医学,它将更全面、本质地揭示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从而更有力地用以指导医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