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冬/鼕 |
![]() |
【释字】
冬 dōng 都宗切,平声。
四季之末。《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诗·邶风》:“我有旨蓄,亦以御~。”
鼕 dōng 徒冬切,平声。
鼕鼕,象声词,鼓声。唐刘禹锡《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诗》:“笑听~~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 按 】 《说文》无鼕字。
【辨析】
“鼕”是后起字,只作象声之用,“鼓”形而“冬”声,造字也颇合“六书”之法。然作冬冬之声者非专于鼓,又何必去自限畛域呢?汉字拟声之字甚多,如“关关”之状鸟鸣,“丁丁”(古音读zhēng)之摹伐木,只需字音与所表之音相类即可,不必在声源的材质上去多花心思、造新字的。
实际上汉代表示鼓声的字有不少,比如“
”字(徒冬切,音冬),后来演变成鼕字,字式少了六画,已经是简化过了。因此专作象声,不若用“冬”,形简而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