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保俶塔 [1]

宝石山高六十三丈 [2] ,周一十三里。钱武肃王封寿星宝石山 [3] ,罗隐为之记 [4] 。其绝顶为宝峰,有保俶塔,一名宝所塔,盖保俶塔也。宋太平兴国元年 [5] ,吴越王俶 [6] 闻唐亡而惧,乃与妻孙氏、子惟濬、孙承祐入朝,恐其被留,许造塔以保之。称名,尊天子也。至都,赐礼贤宅以居,赏赉甚厚 [7] 。留两月遣还,赐一黄袱,封识甚固 [8] ,戒曰:“途中宜密观。”及启之,则皆群臣乞留俶章疏也,俶甚感惧。既归,造塔以报佛恩。保俶之名,遂误为保叔。不知者遂有“保叔缘何不保夫”之句 [9]

俶为人敬慎,放归后,每视事,徙坐东偏 [10] ,谓左右曰:“西北者,神京在焉 [11] ,天威不违颜咫尺 [12] ,俶敢宁居乎!”每修省入贡 [13] ,焚香而后遣之 [14] 。未几 [15] ,以地归宋,封俶为淮海国王。其塔,元至正末毁 [16] ,僧慧炬重建。明成化间又毁 [17] ,正德九年僧文镛再建 [13] 。嘉靖元年又毁 [19] ,二十二年僧永固再建。 [20] 隆庆三年大风折其顶 [21] ,塔亦渐圮,万历二十二年重修 [22] 。其地有寿星石、屯霞石 [23] 。去寺百步,有看松台 [24] ,俯临巨壑,凌驾松杪 [25] ,看者惊悸。塔下石壁孤峭,缘壁有精庐四五间,为天然图画阁 [26]

黄久文《冬日登保俶塔》诗:

当峰一塔微,落木净烟浦。

日寒山影瘦,霜泐石棱苦 [27]

山云自悠然,来者适为主。

与子欲谈心,松风代吾语。

夏公谨《保俶塔》诗 [23]

客到西湖上,春游尚及时。

石门深历险,山阁静凭危。

午寺鸣钟乱,风潮去舫迟。

清樽欢不极,醉笔更题诗。

钱思复《保俶塔》诗 [29]

金刹天开画,铁檐风语铃。

野云秋共白,江树晚逾青。

凿屋岩藏雨,粘崖石坠星。

下看湖上客,歌吹正沉冥。

【注释】

[1] 保俶塔:又称宝所塔,在宝石山上。原名应天塔,建于北宋开宝间。据传宋太祖召吴越国王钱弘俶进京,其母舅吴延爽发愿建塔,祈弘俶平安归来,故称保俶塔。不久塔崩。咸平中,僧永保以目眚募缘,十年,始复其旧,目光如故。保有戒行,人呼师叔,遂称保叔塔。(详《西湖游览志》卷八)

[2] 宝石山:本名巨石山,高六十三丈,周一十三里,钱王封为寿星宝石山。

[3] 钱武肃王:见卷一《西湖北路·昭庆寺》注。

[4] 罗隐(833-909):字诏谏,余杭(今属浙江杭州)人。唐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有《罗昭谏集》,其诗文善讽善谑。本文所云之“记”已逸。

[5] 太平兴国元年:976 年。

[6] 吴越王俶(chù):钱俶(929-988),初名弘俶,字文德,吴越国王,钱镠之孙。降宋,宋太祖即位,赐俶“开吴镇越荣文耀武功臣”(《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北宋开宝九年(976)二月,“吴越国王俶,及其子镇海镇东节度使惟濬等,入见崇德殿,宴长春殿。先是,车驾幸礼贤宅,视供帐之具。及至,即诏俶居之,宠赉甚厚。”(同上)本文所记与《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大致相同,唯系年当为太祖开宝九年,而非太宗太平兴国元年(虽为同一年)。

[7] 赏赉:赏赐。

[8] 封识:封缄,款识。

[9] “不知者”句:全诗为:“为何保叔不保夫,叔何亲密夫何疏。纵然洗尽三江水,难免人间一生污。”作者不详。叔:小叔,丈夫之弟。夫:丈夫。

[10] 徙坐东偏:古代称帝王者坐北朝南,故有南面称王之说。吴越地处东南,故以坐东偏,示臣服宋天子。

[11] 神京: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

[12] “天威”句:意谓天子犹如就在近旁。语出《左传·僖公九年》。

[13] 修省:修身,反省。《周易·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14] 焚香:古代进贡朝见,焚香驱秽,以示恭敬。

[15] 未几:没多久。指太平兴国三年五月,俶“上表献所管十三州、一军。帝御乾元殿受朝”,“徙封钱俶为淮海国王。”(《续资治通鉴·宋纪九》)

[16] 至正:元惠宗妥懽贴睦尔的年号(1341-1370)。

[17] 成化: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1465-1487)。

[13] 正德九年:1514 年。

[19] 嘉靖元年:1522 年。

[20] 僧永固,《西湖游览志》卷八作“永果”,山西人。有戒行,募缘多助。

[21] 隆庆三年:1569 年。

[22] 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

[23] 寿星石:《西湖游览志》卷八:“旧名落星石,钱王改今名。一在塔后,一在看松台下。各大数十围,块然无根,望之如斫。”屯霞石:《西湖游览志》卷八:“色赭如霞,介立崖畔”。

[24] 看松台:“去寺左百步所,俯临巨壑,凌驾松杪,松下有石,圆如陨星。”(《西湖游览志》卷八)

[25] 杪:树梢。

[26] 天然图画阁:在崇寿禅寺右,一勺泉之阳。

[27] 泐(lè):刻,勒。石棱:石尖。

[23] 夏公谨: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州,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嘉靖间官至内阁首辅。见忌于严嵩,后被杀。

[29] 钱思复:钱惟善(?-1369),字思复,号曲江居士,钱塘(今杭州)人。工书法,官至副提举。著有《江月松风集》十二卷。

【评品】

保俶塔由吴越国王钱俶臣服北宋的一段史事因缘而得名,故作者所记,略于建置因革而详于史事,可与《续资治通鉴·宋纪》相发明。文中可见钱俶为人之谨慎,心情之恐惧。他进贡不绝,又助宋灭南唐,故得封王;而南唐后主沦为阶下囚,整日以泪洗面,故不得寿终。 8SMsBxcJkIEY0ub2pomMb6ZhM0UqcSVAEBZLvvg28pPs+tqQyU72E5EqGECTJUG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