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流体流动现象

本知识点通过简要分析在微观尺度上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为管截面上流动的速度分布及流动阻力的计算打下基础。

1.4.1 牛顿黏性定律与流体的黏度

1.牛顿黏性定律

(1)流体的内摩擦力

物体的内摩擦力和流动性形成对立,在运动状态下,流体还有一种抗拒内在的向前运动的特性,称为黏性。流体不管在静止还是在流动状态下,都具有黏性,但只有在流体流动时才能显示出来。

由于黏性存在,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管截面不同半径处的速度并不相同,而是形成某种速度分布。管中心处的速度最大,愈靠近管壁速度愈小,在管壁处速度为零。如图1-20所示,当流体在圆管内以较低的平均速度流动时,实际上是被分割成无数极薄的圆筒层,各层以不同的速度向前运动。这种运动着的流体内部相邻两流体间产生相互作用力,称为流体的内摩擦力。它是流体黏性的表现,又称为黏滞力或黏性摩擦力。流体流动时的内摩擦是流动阻力产生的依据。

图1-20 流体在圆管内分层流动示意图

同样,设有上下两块平行放置且面积很大而相距很近的平板,板间充满了某种液体,如图1-21所示。若将下板固定,对上板施加一个恒定的外力,上板就以较低的恒定速度 u 沿 x 方向运动。此时,两板间的液体就会分成无数平行的薄层而运动,黏附在上板底面的一薄层液体也以速度 u 随上板运动,其下各层液体的速度依次降低,黏附在下板表面的液体速度为零,形成线性的速度分布。相邻两流体层产生黏性摩擦力。

图1-21 平板间液体速度分布图

(2)牛顿黏性定律

流体流动时的内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证明,对于一定的液体,内摩擦力与两流体层的速度差成正比;与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成反比;与两层间的接触面积成正比。

对于平板间的线性速度分布可写出:

若把上式写成等式,就需引进一个比例系数,即

内摩擦力与作用面平行。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称为内摩擦应力或剪应力,以 τ 表示,于是上式可写成

当流体在圆管内以较低速度流动时,径向速度变化是非线性的,而是形成曲线关系,如图1-22所示,此时式(1-26)应改写为

图1-22 圆管内速度分布示意图

式中: 为速度梯度,即在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速度的变化率; μ 为比例系数,其值随流体的不同而异,流体黏性越大,其值愈大。所以称为黏滞系数或动力黏度,简称为黏度。

式(1-26)及式(1-26a)所表示的关系,称为牛顿黏性定律。

2.流体的黏度

(1)动力黏度(简称黏度)

式(1-26a)可表示成动力黏度的定义式,即

①黏度的物理意义是促使流体流动时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黏度总是和速度梯度相联系,只有在流体运动时才显示出来。在讨论流体静力学时就不考虑黏度这个因素。

②黏度的单位

法定单位制中,黏度的单位为Pa·s;物理单位制中,黏度的单位为g/(cm·s),称为P(泊)。

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cP=0.01P=0.001Pa·s。手册中黏度的单位常用cP(厘泊)表示。

③黏度数据的获得

常用流体的黏度可从有关手册和附录查得。

常压混合气体的黏度可用下式估算,即

式中: μ m 为常压下混合气体的黏度; y i 为混合气体中组分的摩尔分数; μ i 为组分的黏度; M i 为组分的摩尔质量。

不缔合液体混合物的黏度可用下式估算,即

式中: μ m 为混合液体的黏度; x i 为混合液体中组分的摩尔分数; μ i 为与液体混合物同温度下组分的黏度;下标 i 表示组分的序号。

④影响黏度值的因素

黏度为物性常数之一,随物质种类和状态而变。同一物质,液态黏度比气态黏度大得多。如常温下的液态苯和苯蒸气的黏度分别为0.74×10 -3 Pa·s及0.72×10 -5 Pa·s。

液体的黏度是内聚力的体现,其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的黏度是分子热运动时互相碰撞的表现,其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工程中一般忽略压强对黏度的影响。

(2)运动黏度

工程中流体的黏度还可用 μ/ρ 来表示,这个比值称为运动黏度,用 υ 表示,即

法定单位制中其单位为m 2 /s;物理制中为cm 2 /s,称为斯托克斯,简称沲,以St表示。换算关系为

1St=100cSt=10 -4 m 2 /s

注意:理想流体的黏度为零,不存在内摩擦力。实际上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理想流体,真实流体运动时都会表现出黏性。引入理想流体的概念,对于研究实际流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影响黏度的因素很多,给实际流体运动规律的描述及处理带来很大困难,故为化简问题,往往先将其视为理想流体,找出规律后,再考虑黏度的影响,对理想流体的分析结果加以修正后应用于实际流体。另外,在某些场合下,黏性不起主导作用,可将实际流体按理想流体来处理。

1.4.2 非牛顿型流体

根据流变特性,流体分为牛顿型与非牛顿型两类。

服从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型流体,如气体和大多数液体,其流变方程式为

式中:d x /d y 表示剪切程度大小; 为剪切速率,以 表示。

表示 关系曲线的图称为流变图。牛顿型流体的流变图为通过原点的直线。

凡不遵循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称为非牛顿型流体。根据流变方程式或流变图,非牛顿型流体分类如下:

这里简要介绍与时间无关的黏性流体,如图1-23中的 b、c、d 线所示。

图1-23 流体的流变图

与时间无关的黏性流体,在 关系曲线上的任一点上也有一定的斜率。在一定剪切速率下,有一个表现黏度值,即

μ a 只随剪切速率而变,和剪切力作用持续的时间无关。

与时间无关黏性流体的有关特性列于表1-3中。

表1-3 与时间无关黏性流体的特性

1.4.3 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

1.雷诺试验

为了研究流体流动时内部质点的运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1883年雷诺(Osborne Reynolds)设计了“雷诺实验装置”,如图1-24所示。

图1-24 雷诺实验装置

在水箱内装有溢流装置,以维持水位恒定。箱的底部接一段直径相同的水平玻璃管,管出口处有阀门以调节流量。水箱上方有装有带颜色液体的小瓶,有色液体可经过细管注入玻璃管内。在水流经玻璃管过程中,同时把有色液体送到玻璃管入口以后的管中心位置上。

如图1-25所示,实验观察到随流体质点运动速度的变化显示出两种基本类型,其中(a)称为滞流或层流(laminar flow),(b)称为湍流或紊流(turbulent flow or turbulence)。

图1-25 两种流动形态

层流时,玻璃管内水的质点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不产生径向运动,从细管引到水流中心的有色液体成一条直线平稳地流过整个玻璃管。若逐渐提高水的流速,有色液体的细线出现波浪。速度再高,有色细线完全消失,与水完全混为一体,此时即为湍流。显然,湍流时,水的质点除了沿管道向前运动外,还做不规则的杂乱运动,且彼此相互碰撞与混合。质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影响流体质点运动情况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流体的性质(主要为 ρ μ )、设备情况(主要为 d )及操作参数(主要为流速 u )。对一定的流体和设备,可变参数即u。

2.雷诺准数 Re

凡是由几个内在联系的物理量按无因次条件组合起来的数群,称为准数或无因次数群。准数既反映各物理量的内在联系,又能说明某一现象或过程的某些本质。如 Re 准数便可反映流体质点的湍流程度,并用作流体流动类型的判据。

雷诺综合上述诸因素整理出一个无因次数群——雷诺准数。

Re 准数是一个无因次数群,无论采用何种单位制,只要数群中各物理量单位一致,所算出的 Re 数值必相等。

根据经验,对于流体在直管内的流动,当 Re ≤2000时,属于层流;当 Re >4000时(生产条件下 Re >3000),属湍流;当 Re =2000~4000之间时,属不稳定的过渡区。

1.4.4 滞流与湍流区别

主要分析流体质点在滞流与湍流两种流型下的本质区别。

1.流体内部质点的运动方式

流体在管内做滞流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做有规则的平行运动,各质点互不碰撞,互不混合。

流体在管内做湍流流动时,其质点做不规则的杂乱运动,并互相碰撞混合,产生大大小小的旋涡。管道截面上某被考察的质点 i 在沿管轴向前运动的同时,还有径向运动。即在湍流中,流体质点的不规则运动,构成质点在主运动之外还有附加的脉动。质点的脉动(fluctuation)是湍流运动的最基本特点。同样,点 i 的流体质点的压强也是脉动的,可见湍流实际上是一种非定态的流动。

尽管在湍流中,流体质点的速度和压强是脉动的,但由实验发现,管截面上任一点的速度和压强始终是围绕着某一个“平均值”上下变动,如图1-26所示。平均值 u i 为在某一段时间 θ 内,流体质点经过点 i 的瞬间速度的平均值,称为时均速度,即

图1-26 点 i 的流体质点的速度脉动曲线示意图

式中: u i 为瞬时速度,表示在某时刻,管道截面上任一点 i 的真实速度,m/s; 为脉动速度,表示在同一时刻,管道截面上任一点 i 的瞬时速度与时均速度的差值,m/s。

在定态系统中,流体做湍流流动时,管道截面上任一点的时均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在湍流运动中,因质点碰撞而产生的附加阻力的计算是很复杂的,但引入脉动与时均值(time averages)的概念,可以简化复杂的湍流运动,为研究带来一定的方便。

2.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

无论是滞流或湍流,在管道任意截面上,流体质点的速度沿管径而变化,管壁处速度为零,离开管壁以后速度渐增,到管中心处速度最大,如图1-27所示。速度在管道截面上的分布规律因流型而异。

图1-27 圆管内速度分布

理论分析和实验都已证明,滞流时的速度沿管径按抛物线的规律分布,截面上各点速度的平均值 u 等于管中心处最大速度 u max 的0.5倍。滞流时速度分布相关推导见二维码资源。

湍流时,由于流体质点的强烈分离与混合,使截面上靠管中心部分各点速度彼此扯平,速度分布比较均匀,所以速度分布曲线不再是严格的抛物线。

实验证明,当 Re 值愈大时,曲线顶部的区域就愈广阔平坦,但靠管壁处质点的速度骤然下降,曲线较陡。 u u max 的比值随 Re 准数而变化,通常取 u =0.8 u max 。为精确起见,可借助 u / u max Re、Re max 的关系曲线进行计算。

图1-28中的 Re Re max 是分别以平均速度及管中心处最大速度 u max 计算的雷诺准数。

图1-28 Re、Re max 的关系

流体做湍流流动时,质点发生脉动现象,所以湍流的速度分布曲线应根据截面上各点的时均速度来标绘。

既然湍流时管壁处的速度也等于零,则靠近管壁的流体仍做滞流流动,这一做滞流流动的流体薄层,称为滞流内层或滞流底层(laminar sub-layer)。自滞流内层往管中心推移,速度逐渐增大,出现了既非滞流流动亦非完全湍流流动的区域,这区域称为缓冲层或过渡层。再往中心才是湍流主体。滞流内层的厚度随Re值的增加而减小。滞流内层的存在,对传热与传质过程都有重大影响,这方面的问题,将在后面有关章节中讨论。

3.流体在直管内的流动阻力

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由于流型不同,流动阻力所遵循的规律亦不相同。滞流时,流动阻力来自流体本身所具有的黏性而引起的内摩擦。对牛顿型流体,内摩擦应力的大小服从牛顿黏性定律。而湍流时,流动阻力除来自于流体的黏性而引起的内摩擦外,还有由于流体内部大大小小的旋涡所引起的附加阻力。这种附加阻力又称为湍流切应力,简称为湍流应力。所以湍流中的总摩擦应力等于黏性摩擦应力与湍流应力之和。总的摩擦应力不服从牛顿黏性定律,但可以仿照牛顿黏性定律写出类似的形式,即

式中的 e 称为涡流黏度(Eddy viscosity),其单位与黏度 μ 的单位一致。

涡流黏度不是流体的物理性质,而是与流体流动状况有关的系数。

综合滞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附于表1-4中。

表1-4 两种流型的比较

1.4.5 边界层的概念

由于流体具有黏性,当流体沿着固体壁面运动时,便出现了复杂的现象。1904年普兰特提出边界层概念后,对流固界面所发生现象的研究逐步深入。边界层的存在,对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过程都有重大影响。

1.流体在平板上流动边界层的形成和发展

当流体以 u s 的流速流经平板表面时,由于流体具有黏性,在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上便产生了速度梯度。在壁面附近存在着较大速度梯度的流体层,称为流动边界层,简称边界层,如图1-29中虚线所示。边界层以外,黏性不起作用,即速度梯度可视为零的区域,称为流体的外流区或主流区。主流区的流速应与未受壁面影响的流速相等,所以主流区的流速仍用 u s 表示。 δ 为边界层的厚度,等于由壁面至速度达到主流速度99%的点之间的距离。应指出,边界层的厚度 δ 与从平板前缘算起的距离 x 相比是很小的。

图1-29 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

由于边界层的形成,把沿壁面的流动简化成两个区域,即边界层区与主流区。在边界层区内,垂直于流动方向上存在着显著的速度梯度 ,即使黏度 μ 很小,摩擦应力 仍然相当大,不可忽视。在主流区内,摩擦应力可忽略不计,此区域流体可视为理想流体。

随着流体的向前运动,黏性对外流区流体持续作用,促使更多的流体层速度减慢,从而使边界层的厚度 δ 随自平板前缘的距离 x 的增长而逐渐变厚,此过程即边界层的发展。在边界层的发展过程中,边界层内流体的流型可能是滞流,也可能由滞流变为湍流。在距平板前缘某临界距离 x c 之前,称为层流(滞流)边界层;在距平板前缘 x c 处,边界层内的流动由滞流变为湍流;此后的边界层称为湍流边界层。在湍流边界层内,又划分为滞流内层(层流底层)、缓冲层(过渡层)及湍流层三个区域。

边界层厚度(边界层外缘 u =0.99 u s 与壁面间的垂直距离)用下式估算,即

层流边界层:

湍流边界层:

2.流体在圆形直管进口段内的流动

在进口段内,边界层的形成类似于沿平板的流动。在距管入口处 x 0 的地方,边界层在管的中心线上汇合,边界层占据整个圆管的截面,边界层厚度等于管子半径,即 δ R ,以后进入完全发展了的流动。 x 0 称为进口段长度或稳定段长度。在进口段以后,各截面的速度曲线不随x而变,如图1-30所示。

图1-30 圆管进口流动边界层厚度的变化

对于滞流流动, x 0 可按下式估算(通常取 x 0 =50~100d)

式中: Re duρ/μ

当边界层在管中心汇合时,若边界层内为滞流,则管内流动为滞流;若边界层内为湍流,则管内流动仍保持为湍流。

边界层外缘的速度即管中心的 u max (滞流、湍流均如此)。和平板上湍流边界层一样,圆管湍流边界层内仍存在滞流内层、缓冲层及湍流区。流体在光滑圆管内做湍流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可用下式估算:

由此可见, Re 值愈大, δ b 愈薄。

3.讨论边界层的意义

(1)流体沿壁面流动可简化为边界层区和主流区。

边界层内由于d u /d y 值较大,黏性应力不可忽视。在主流区内,d u /d y ≈0,可忽略黏性应力,此区流体可视为理想流体。

(2)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测量仪表应安装在进口段以后。

(3)边界层概念的提出对传热与传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边界层的分离

流动流体遇到障碍物时,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边界层与固体表面脱离的现象,并在脱离处形成旋涡,加大流体流动的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损耗是由于固体表面形状而造成边界层分离所引起的,称为形体阻力。

黏性流体绕过固体表面(包括流经管件、阀门、管子进出口、流量计等)的阻力为黏性摩擦阻力与形体阻力之和。两者之和称为局部阻力。

如图1-31所示,以圆柱体上半部为例,黏性流体绕过曲面时,边界层分离过程如下:

图1-31 流体流过圆柱体表面的边界分离

液体以均匀的流速垂直对圆柱体绕流。由于液体具有黏性,在壁面上形成边界层,其厚度随流过的距离而增加。流体的流速和压强沿圆柱体周边而变化。当液体达到点 A 时,受到壁面阻滞,流速为零,液体的压强最大。点 A 称为停滞点或驻点。在点 A 流体绕圆柱表面而流动。在 A、B 两点之间,液体处在加速减压的情况,在点 B 处速度最大压强最低。过点 B 之后,液体又处于升压减速的情况,达到点 C 时液体的动能消耗殆尽,速度为零而压力最大,形成新的驻点,后继而来的液体在高压作用下被迫离开壁面,点 C 称为分离点。这种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从点 C 以后,由于形成流体空白区,因此在逆压强梯度作用下,必有倒流的流体来补充。这些流体当然不能靠近处于高压下的 D 点而被迫退回,产生漩涡。在主流与回流两区之间,存在一个分界面,称为分离面(图中的 CC′ 曲面)。

由上述讨论可知:①逆流道扩大时,必造成压强梯度;②逆压强梯度易造成边界层的分离;③边界层分离造成大量漩涡,大大增加机械能损耗。 btiLfzz0PG3YX1FKV2Oywy5o0wZyN+uk9QviI082tE4c1qarA6XCboCnoHnHKn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