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天国务院情报处对局势进行了评估。首先,提出美国需要援助韩国。其次,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事先指示朝鲜采取的行动,朝鲜战争“必须被视为苏联的举动”。再次,美国不采取行动的话,将影响美国在整个亚洲乃至欧洲的声望——尤其对日本及台湾当局的负面影响较大,也将有利于中共政权。东南亚地区将对美国失去信心,“增加共产主义在东南亚渗透的机会”。 [6]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命令美国空军和海上部队给予韩国部队掩护和支持,下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增加在菲律宾的美国部队,加快对菲律宾政府的援助。同样加速向印度支那提供军事援助,并派遣军事特派团到印支。且指示美国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代表沃伦·奥斯汀(Warren Robinson Austin)向安理会报告这些步骤。 [7]
1950年7月7日,安理会第84号决议决定派遣“联合国军”援助韩国。7月25日,联合国表示要向韩国提供军事援助。 [8] 这些援助包括紧急救济援助和医疗援助。7月27日,在美国的鼓动和压力下,“十六国部队组成的联合国军在南朝鲜釜山登陆,介入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爆发进一步激起了美国对东南亚的关注。美国强化并扩大了其对东南亚的援助计划。1950年6月30日,美国组建了由国务院、国防部以及经济合作局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调查团,旨在调查东南亚国家军事互助协作情况。1950年7月3日,美国决定拨款1600万美元用于向印度支那提供额外的军事援助。1950年7月10日,国务院和国防部又同意了向泰国提供军事援助的方案。 [9]
1950年10月中国参战,经过两次战役后,美军退到“三八线”附近。1951年1—4月初又打了第三、第四次战役。1951年4月11日上午10点30分,杜鲁门向美国人民发表了关于韩国和美国远东政策的电台报道。他多次重申讲话的主题:美国打击朝鲜共产党的行动是征服整个亚洲计划的一部分,此举不仅能削弱共产党的势力,还能阻挠苏联接管远东。 [10]
1951年5月17日,美国发布NSC48/5号文件,即《美国在亚洲的目标、政策和行动》:鉴于共产主义在亚洲的扩张对美国的安全利益构成威胁,美国应该以一切切实可行的方式阻止共产主义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扩张,协助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培养抵抗共产主义的意志和能力,向印度支那提供及时和适当的军事援助,激化中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并通过海军和空军对中国沿海实施封锁,旨在使共产主义的军事行动尽可能地付出高昂代价。 [11] 总之,对美国来说,NSC48/5号文件建构了东南亚重要的战略地位——东南亚有美国所需的供不应求的战略物资,其战略位置可以限制共产主义向亚洲其他地区扩张。
在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后,双方进入边打边谈的战略相持阶段。为了对抗中国,1952年2月13日,美国发布《鉴于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侵略,美国的目标和行动方针》,即NSC124号文件。该文件把限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尤其是在东南亚)扩张的想法变成了实际可执行的方针,旨在达到防止东南亚国家进入共产主义轨道的目的。
至此,从最初的“杜鲁门政府无法在东亚确定一种恰当的‘遏制’范围”,演变成了东南亚最终成为美苏冷战在亚洲的前沿阵地,“杜鲁门政府赋予这一地区新的战略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