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成就及影响

1.宏大的体系

隋唐建筑为我国古典建筑的成熟期,形成完整、宏大的建筑体系,并传承至五代,遂为绝响,然泽被后世。

隋享国三十七年,藉一统优势,大举建设。创建大兴、洛阳两座规划完整、规模宏伟的都城。大兴(唐长安)城融入了中国早期城市规划理想,功能分区明确,面积约达84.1平方公里,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为后来中国都城建设的典范,并影响日本京城建制。东都洛阳,水陆发达、经济繁荣,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水系特征,吸收南朝建康城的规划优点,为风景秀美的园林都市。

唐继承隋丰厚的建筑遗产,鉴于隋亡教训,建国之初推尚俭素,新建离宫或用草顶。城市建设沿用隋旧制并逐步完善,分别于654年完成长安城楼、692年建成洛阳外郭。随着国势隆盛,唐自高宗、武后起,至玄宗前期(650—740),开始大规模建设。662年,高宗在长安东北高地上重建大明宫,此为唐所建最大宫殿群,约占地3.3平方公里 ,比现存明清紫禁城大4.4倍。

明堂是重要的礼仪建筑。自汉代始,历代帝王多有修建或欲构明堂者。垂拱三年春,武则天毁东都乾元殿,就地创明堂,方300(约88米)、高294尺(86米),应是唐所建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

隋、唐共同建造了中古世界上最宏大的都城和宫殿。随着经济繁荣,“第宅日加崇丽,至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赐死,县官簿录太平坊宅,数日不能遍” 。阴宅也富丽堂皇,令人惊叹。如唐太宗昭陵,因山为陵,众山拱卫,气势远超历代帝陵。

统一的帝国,反映在建筑上,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即便形体不大,亦简洁而具活力(图6-4-1),是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图6-4-1 隋代陶屋

2.成熟的技术

全国一统、南北文化交融,给建筑技艺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此时南方经济,特别是国家税收,逐步超越北方;南方建筑文化也不断影响北方。使得北方由土木混合建筑逐渐向以木构为主的建筑转变,建构思维也从完全“累叠式”趋向“架构式” 。宫殿坛庙、民居园林、寺庙道观等,大多以木构架为主,创造出一代新风,引领了后世建筑技术的发展。

现存唐代建筑多在山西,虽不能体现唐代广大地域的建筑全貌,但用材较大、构架简洁、受力合理等,是成熟期技艺的体现。目前发现的11座五代建筑,也普遍具有此种结构技术特征。

与结构技术相配套的设计方法,隋唐亦应完备。就建筑设计体系而言,分为丈尺为计量单位框架系统及以材份计构架系统。宋《营造法式》中的“以材为祖”,应是以材份系统作为基本构件的尺度设计原则。如此,两套设计系统共同作用、相辅相成,创造出气势宏大、精致简洁的隋唐建筑

木楼阁技艺完美。唐长安大明宫之中,俗称三殿的麟德殿,很可能还是组合式楼阁。据宋敏求《长安志》卷六云:“此殿三面,南有阁,东西皆有楼。殿北相连,阁有障日阁、东亭、会庆亭”,结构复杂。可以想见其建造的精湛程度。

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居住生活更加舒适。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城西区寝殿遗址,显示了完善的采暖系统,包括火炕、烟道和烟筒(图6-4-2) 。这样的采暖构造,在中国北方沿用至今。

图6-4-2 上京龙泉府宫城西区寝殿遗址平、剖面图

此期砖石建筑也有巨大进步。隋赵州安济桥,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造型优美,栏板精美绝伦(图6-4-3)。高层大型砖塔的建造技术十分成熟,一些尚存留至今。

图6-4-3 隋安济桥

3.丰富的艺术

隋代建筑处于南北朝建筑向唐代建筑转变的过渡期。此时的建筑斗栱比较简单,多偷心出挑;鸱尾较唐代清瘦;侧脚、生起明显;檐口起翘平缓等。建筑整体形象已较饱满。

至唐代,南北朝中后期出现的侧脚、生起、翼角,特别是凹曲屋面等手法更成熟,做法规范化。风格由汉式直线形的端严雄强,变为曲线、斜度微有变化的直线等,流丽遒劲更富于韵律。大木作、小木作富于装饰化,彩画作绚丽多彩(图6-4-4)。

图6-4-4 甘肃石窟唐代壁画举例

建筑立面造型及大小,依等级而设。唐代殿堂各间面阔有两种,一为明间大而左右各间小;一为各间相等。唐代斗栱已臻成熟,风格奔放,又不失典雅。殿堂者,铺作层根据出挑数不同,其高度所占的比例约在柱高的1/3~1/2,显示其用材之大,殿堂出檐之深远,恢宏雄伟,尽显结构之美。

隋唐建筑多用版门、直棂窗;亦有格子门窗,使用相对较少。直棂窗棂分两种:板棂和破子棂。门窗框四周或加线脚。五代时门扇或有分上、中、下三部者,上部较高,便于装直棂采光。

隋唐屋顶种类较多,如悬山、歇山(厦两头)、庑殿(四阿)等均有。歇山顶收山很深,并配有精美的悬鱼。但是重檐建筑,目前,无论是实物还是图像资料均未发现,所谓的重檐建筑应为楼阁,与宋代的单层建筑的重檐概念相异

隋唐屋顶坡度较缓,宫殿屋顶采用渗炭处理的黑瓦,用黄、绿色琉璃做屋脊和檐口(剪边),和屋身朱柱、绿窗、白墙形成唐代建筑最典型的色调。屋脊常用叠瓦脊,两端立鸱尾。鸱尾的形制比之后世,远为简洁秀拔。高等级的还有对凤、瓦兽等装饰(图6-4-5~6-4-9)。

图6-4-5 昭陵献殿遗址出土的唐代鸱尾、鬼瓦

图6-4-6 佛光寺东大殿前檐柱础

图6-4-7 兴庆宫遗址出土莲花纹石柱础

图6-4-8 隋唐五代建筑细部(一)

图6-4-9 隋唐五代建筑细部(二)

隋唐建筑群体布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一些主体建筑四周可接建耳房,左右侧者称“挟屋”,前后“对垒”,局部向前后突出者为“龟头屋”(抱厦)。

合院式建筑多有横向扩展的建筑组群,成多路多进的格局。路与路之间建夹道,合于交通、防火及礼仪等。这样的院落式布局方式和特点,在隋唐成熟并沿用至明清,成为古建筑群体组合最具特色的部分。

唐敦煌壁画显示,大型廊院组合复杂,正殿左右或有配殿,或翼以回廊,形成院落;转角处和庭院两侧又有楼阁和次要殿堂分布,可谓地上人间与天上仙居的融合,是现实与理想的综合图景。

隋唐建筑陈设、装饰美轮美奂,令人炫目(图6-4-10~6-4-12)。

图6-4-10 隋唐五代家具

图6-4-11 隋唐五代装饰纹样(一)

图6-4-12 隋唐五代装饰纹样(二) 41c1rIgQ/7QISVB7cFP/iv7UGtPbnbqXXx0y2bPenhuGOib2/sR18jqqvgfk43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