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技术

1.干栏

巢居发展,出现以竹木为主的干栏。其节点最初采用绑扎法及树桠(丫),逐渐向榫卯发展。

干栏只是原始时期众多建造方式之一。其定义可分广义与狭义二种:

广义的干栏:泛指底层架空的建筑。新石器时代的干栏图像资料较多,湖南黔阳高庙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一陶罐上刻画形似高塔的干栏(图2-3-1)

图2-3-1 黔阳高庙陶罐上的纹样

距今3000年左右的云南沧源崖画,不仅绘制干栏,还表现原始村落(图2-2-2)。

图2-3-2 干栏建筑

此外,江西清江营盘里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上,出现长脊短檐的梯形屋顶——即正脊长于正面屋檐的屋顶 。这种屋顶迄今见于我国南方[图2-3-2(a)]、马来西亚半岛及南洋群岛等处。

晚期云南晋宁出土的汉代铜鼓中,干栏优美[图2-3-2(b)]

狭义的干栏:当底层架空的形式,成为特定区域最普遍的生活方式时,相应的架构形式便有了特定称呼。干栏底层架空,合于席居。

或认为干栏“自新石器时代至现代均有流行;主要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及东南亚、大洋洲、日本列岛,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北部及苏联西伯利亚、美洲、非洲等地也有传承” ,也写成“干兰”“葛栏”“阁栏”“干阑”等。

最早文献见于《博物志》:“南人巢居,北溯穴居,避寒暑也。”又称:“僚者,盖南蛮之别种,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有关干栏的史籍记述甚众

2.井干

井干是墙壁采用类似井栏的交差式构筑法的建筑[图1-3-2(b)]。它非仅结构类型,也是一种艺术造型。当然,古建木构主要指屋顶,而非墙壁。

我国原始时代已出现水井。河南汤阴县白营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一口木构水井,由四十六层木框架构成,框架交接处一律榫卯结合,距今4540±135年 。这口井的技术相当成熟,其源头距今应有七八千年

此外,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二层(距今约5000多年)、河南汤阴白营、河北邯郸涧沟龙山文化遗址都出土过原始水井 。井干建筑构架伴随着早期井栏构筑技术而来。

井干在木材丰富地域,曾得到广泛采用。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几批相当于战国至西汉中期的青铜器之中,房屋墙为方木构成的井干式壁体

迄今,井干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等多有分布。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道孚井干式民居,俗称崩科 ;位于云南丽江地区和四川省盐源县交界之处的泸沽湖摩梭人,称其木楞子房

我国东北分布亦众 。长白山地区留存较多,如抚松县锦江村,称“木可楞”或“霸王圈”

3.叉手

叉手式即人字木屋架(习称大叉手构架),应是此时主要架屋方式,至商、周宫殿亦然 。自远古产生一直沿用至今,早期构架简陋,晚期形式多样。早期屋顶与墙身合一,其斜梁式构架直接落地。

据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湾、磁山等原始浅穴居建筑,或已孕育大叉手构架。至迟半坡F13门道顶篷遗迹,已说明大叉手构架的形成。

由此,叉手式构架、木骨泥墙和草顶(或涂抹)屋面,构成以木构为骨干的原始土木混合建筑体系。

4.其他

(1)栽柱暗础

新石器时代早期,柱坑回填已见分层夯实法;中晚期始,如河南汤阴白营遗址,不仅柱坑,建筑地面也用夯筑法,密实坚硬

早期掘坑栽柱、原土回填,并无其他特殊处理,至今云南佤族还保留此种构造方式。发掘时一般只见木柱自然腐朽或焚化后的“柱洞”,不易分辨挖坑界限。立桩时,把木桩钉入地下(图2-3-3),上架梁栿后,再铺楼(地)面和屋面,此种构造或称栅居。

图2-3-3 云南沧源某寨

半坡较晚的方形建筑,柱基有所改进,柱坑回填经夯打,即发掘的“细泥圈”。其法是在黄土中掺石灰质材料,对加固和防潮略有改善。此外,或在回填土中掺骨料、红烧土渣、碎骨片、夹砂粗陶片等,增强柱脚稳定性,但对加强柱基底部承载有限。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晚期、良渚文化遗址中,或用木板、木块作柱础(图2-3-4)。

图2-3-4 河姆渡第二期文化房屋建筑立柱方法
1.先挖坑点垫板后立柱 2.先挖坑后立柱 3.打桩式立柱(T214,46号柱)

甘肃秦安大地湾F405柱下也使用成排的垫木,是埋在地下的暗础

河南洛阳市王湾F15的木骨泥墙先挖掘沟槽,内填红烧土碎块,或铺一层平整的大块砾石,再在其上做墙;室内则在草泥土上用石灰质做成坚硬光滑的居住面,比简单的草泥土地面更适用、清洁、美观,说明当时建筑处于不断改进的阶段中 。值得注意的是庙底沟301号、302号基址的中心柱,和安阳后岗F19柱5下面,均埋设平置的砾石,是迄今所知最早、最成熟的础石实例

(2)擎檐柱

半坡遗址表明晚期建筑已有屋檐,武功县出土的陶制圆屋模型可为佐证。

仰韶文化晚期建筑的居住面多接近室外地坪,则木骨泥墙或已达一人左右高度。房屋高度增加,出檐相应加大,以阻雨淋。出檐大,组成叉手式构架的斜梁不太稳定,也易折断,促使承檐发展。檐下立柱支撑悬挑屋檐,应最简便,或是早期擎檐的主要形式。

洛阳王湾遗址F11 ,安阳后岗F9、F19等都是目前所知使用擎檐柱的较早实例。此外,湖北宜都县红花套遗址发现毛竹擎檐柱迹

(3)榫卯

原始建筑遗址表明,当时各种木构件结合,绝大多数采用绑扎法(或树桠)。此法虽可建一定规模的房屋,但耐久性相对较差,常要重新捆绑。由此,采用绑扎的同时,榫卯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后世如四川、贵州等地的穿斗建筑,也常用榫卯与绑扎相结合之法。

比跨湖桥遗址晚1000左右的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相当成熟带榫卯的木构件(图2-3-5),大到柱、梁、枋,小至栏杆、窗户的木楞,都用此法。此时已采用较精细的石工具、骨工具、蚌工具等制作准确接合的榫卯,特别是需要细加工的小构件(如栏杆)。长期大量堆积和构件多次重复,表明已有较长的历史

图2-3-5 木构件榫卯
1.柱头或柱脚榫YM(4):木50 2.梁头榫YM(4):木40 3.销钉孔榫YM(4):木1 4.销钉孔榫YM(4):木58 5.燕尾榫YM(4):木337 6.平身柱卯眼YM(4):木60 7.直棂栏扦卯眼YM(4):木26 8.直棂栏扦柳眼YM(4):木14 9.带凹槽构件 YM(4):木392 10.带凹槽构件YM(4):木247

河姆渡遗址显示其“榫卯技术殊为发达,梁柱交接榫卯、水平十字塔交榫卯、双层榫头、梢钉、燕尾榫、企口板、4∶1的榫头截面,均开创了后世木作技术的先河。木构件的建筑主体是干栏建筑,即以承重柱和桩木为基础,上架大小横梁、铺板材,在这架空的基座之上构筑梁架及人字坡屋顶”

此后,随着我国木构建筑发展,以榫卯接合节点逐渐普及,成为最主要的构架结合法。

(4)巨石建筑

新石器时代至铜器时代、人类利用巨大的天然石块或略加修整的石块堆起最古石建筑,称“巨石文化” 。如中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朝鲜半岛、日本九州地区等地的支石墓(dolmen,我国称之石棚),法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地的立石(menhir)

中国巨石建筑遗迹有山东半岛北部和辽东半岛南部的海城、盖平、复、金等县的石棚,而以海城石棚为典型之一(图2-3-6)。石棚或是坟墓,是新石器时代末期遗物,但社会组织仍为原始社会。在形式和结构上,它们与朝鲜北部石棚,有一定关系。

图2-3-6 巨石建筑

位于济南市与淄博市之间的山东长白山区,原始时期就是人类聚居密集之地,至今尚有比较多的巨石文化遗迹

山东日照天台山下有一片6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遗址,发现史前先民的巨石文化遗迹,与历史上记载的上古时期东夷部族活动范围相吻合。

目前,辽宁石棚有:大连市西岗区大佛山(现名烈士山)石棚,共计大小石棚54座。最近几年,随着辽宁省文物普查的深入,又发现石棚58座。辽东半岛石棚分布在南自大连、金县、新金、复县、盖县、庄河、灿岩、营口、海城,北至清原县、新宾县、开原县等 2pKfd+yOw8MwEubcM+2R2wvLPjoQO4NmVKLue4PWbZPgmbSulg7ySh3IpUgdCt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