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用材

一般认为,我国古代建筑包括土、木、砖、石四大结构。因不同的用材特性,相应有不同的结构技术

1.土

“累土”:夯土构筑,南北方均有。BC4000—BC3000年之间,我国南方就出现夯土城垣及城内夯土建筑,如湖南澧县城头山城址

文献中早有用土建房。《诗·大雅·绵》:“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可见当时的建筑,利用绳索以定夯土版筑的横平竖直。

除夯土外,土坯采用亦早。目前,我国最早的土坯建筑发现于铜石并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约BC3500—BC2500年 ,延续至今不绝。此外,土坯墓亦为阴宅之一种。或认为,新疆土坯应在BC1900—BC1300年,自中西亚沿着一条由西向东经塔里木盆地北缘—吐鲁番盆地—中部天山北麓—哈密盆地的路线传播,推断在史前就有联系东西方文化的“史前丝绸之路”

2.木

木材作为我国古建筑最主要用材起源很早,如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皆然。“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至于为何多用木构,仁者见仁(表1-2)。其原因众多,应是多方综合的结果,尤其与木构特点密切相关。如:“生长迅速 ,取材方便;易于加工,施工简便 ;适应性强,使用灵活;便于修缮,易于拆迁 ;经济适用,造型优美;抗震优越,结构成熟 。”加上材质触感温和、顿感亲切,优点众多。

表1-2 我国古代建筑采用木材因素举例

室内装修也多用木。除干栏而外,河南安阳侯家庄商代后期大墓,采用的木地板长2~4、宽0.2~0.4米,室壁木板最长达6米,部分还保留红色,雕刻花纹,镶野猪牙 。至于墓室里的棚木、铺地木遗迹就更多了 。阴宅是阳宅的缩影,棺椁实为逝者的居室。《荀子·礼论》:“故圹垅,其貌象室屋也;棺椁,其貌象版、盖、斯、象、拂也。”

3.砖

至少在西周,我国古建筑已用砖。初期用砖,首先主要在墓室,此后逐渐出现在地面建筑上,如铺地、台阶、墙基及局部墙面。

春秋战国时出现用巨大空心砖的空心砖墓,显示制砖水平成熟,延续至汉代

号称我国古代两大塔王之一的嵩岳寺塔 ,建于北魏,完全用砖砌筑,形体优美(图5-2-17)。

隋唐至明清,砖产量渐增。遗留下的不少仿木构辽塔以精美、壮硕著称。

明代,砖生产跨越式发展,遗留下为数不少的砖构无梁(量)殿 。此时琉璃制品(砖、瓦)质量极高,登峰造极,完整遗留至今的洪洞广胜上寺飞虹塔堪称代表,令人惊叹(图1-2-26、下册图9-2-35)。

图1-2-26 洪洞广胜上寺飞虹塔秦汉砖瓦质量高,素有“秦砖汉瓦”之谓。

从现有资料看,我国古建筑用砖基本可分大、小两套系统,已有一套制度,值得进一步深究。

4.石

石工出现很早。《礼记》:“天子之工六,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楚庄王时,优孟曾言“……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 采用文石。

考古资料证明,石材作建材在古代中原初用作柱础。利用天然石块作柱础,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建筑遗址中,及商代初期的高台建筑中。

西周时作为柱础石的天然石块仍埋置地面下。

秦汉建筑遗址已有柱础石露出地面者。除天然石外,还有经加工后的四方形础石(图1-2-27) ,显示柱础用石的进步。

图1-2-27 西安汉阳陵罗经石建筑遗址

三国、六朝以后,柱础加工愈发精湛。此时,因受佛教艺术深刻影响,莲花柱础出现,为我国唐宋雕刻精美柱础的先声。

宋代及其后柱础有部分趋于复杂,出现多层柱础。

元明清以降,柱础的艺术性相对逐渐下降,而装饰性渐趋繁复。 cA65sEVPjpY2KwjF5uq7ybZ4yQE/n1mqjvkca+L3YJJrZ7qLbyt6UeISPXLB9K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