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序

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 1949— )各个时期的作品都有挥之不去的战争记忆的阴影。本书在文化记忆视阈下探讨村上春树文学所承载的记忆空间。战争记忆经过岁月的洗礼逐渐沉淀为文化记忆,而文学对文化记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文学是战争记忆的载体。叙述战争往往不是村上作品的主线,但战争记忆是其诸多作品共通的主题。战争记忆在其很多作品里是作为潜在的远景而存在的,是解读其作品深意的关键性切入点。《寻羊冒险记》(1982)、《奇鸟行状录》(1994—1995)、《海边的卡夫卡》(2002)、《天黑以后》(2004)都包含了对战争记忆的严肃关注。这种对战争记忆的执着在《1Q84》(2009—2010)、《刺杀骑士团长》(2017)中也得到延续,甚至达到新的高度。

《刺杀骑士团长》是村上春树在《1Q84 BOOK3》之后时隔七年带给读者的又一部超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首印两部共发行138万册,村上文学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日文版初版的封面上印着标题的英文Killing Commendatore,这或许意味着村上文学是超越国界的世界性文学。2019年新潮社又出版了该作品的新潮文库版。该作品的中文译本于2018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林少华翻译。2018年2月5日,《刺杀骑士团长》中文译本启动预售,3月8日正式发行,平装版首印数达70万册。小说从正面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对日本侵华持反思的态度,这样的内容在经过中国各媒体的报道后,越发引起中国读者的广泛关注。该书分为两部,第一部《显形理念篇》,第二部《流变隐喻篇》,这样的标题既充满神秘色彩又让人费解,很快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关于标题的解读。

有评论认为该作品是村上春树旧作的重复,缺乏新意,甚至批评村上春树已经江郎才尽。主人公是游离于日本社会主流的边缘化的存在,没有大的成就却也衣食无忧,这样的男主人公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和《奇鸟行状录》中的井相似的“洞穴”再次出现,那里能通往另类世界——集体无意识的暗黑领域,从而探寻人类暴力的根源。主人公或被动或主动地选择穿越墙壁。村上春树作品的主题被反复发酵。他在《寻羊冒险记》《奇鸟行状录》《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1Q84》等诸多作品中都存在“寻找—找到”这样的情节模式。而《刺杀骑士团长》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叙述,备受关注同时也被“故意忽视”。关于战争和暴力的主题在此作品中进一步升级和焦点化。作品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表述出现在第二部第三十六、三十七章,首次从正面直接地表达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中国媒体着重报道了这一点,而多数日本媒体却似乎“忽视”了该作品包含的这一重要主题。该作品更多地倾注了作者对战争记忆问题的焦虑,笔者认为不能笼统地说村上的这部作品只是简单地重复前作。

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1Q84》(共三部)由新潮出版社于2009年5月—2010年4月分别出版。此作品在当时出版业缺乏活力的日本掀起了不小的社会风潮,成为销量冠军,在国际上也广受瞩目,之后被迅速翻译成各国语言版本。《1Q84》作为承接另两部长篇的中间作品,与《奇鸟行状录》《刺杀骑士团长》相比,叙述战争记忆的篇幅虽然有限,但是战争记忆散见于文本的各处,村上本人对“战争记忆”这一主题的关注与另两部作品一脉相承,尤其可见其对世代间战争记忆传承的危机意识。在《1Q84》中,战争记忆不是从正面书写的,主人公天吾父亲的伪满经历、在日第二代朝鲜人Tamaru的身世都被间接传递给读者。尽管村上没有亲历过战争,但从其作品可以看出他对战争记忆有一种执着,这在战后未亲历战争的日本作家中是少见的。当下战争记忆面临风化和忘却的危机,未亲历战争的当代日本作家们并未表现出对那场战争的足够的重视,这或许是他们有意无意的回避,也或许是客观条件决定了他们本来就很难叙述正在远去的战争。正因为如此,村上春树文学独特的存在意义才得以彰显。本书在村上战争记忆作品群中把握其战争叙事的共性和演变。

战争记忆这一重要主题并不是促成村上作品广泛流行的原因。特别是在东亚,村上文学读者群的大多数表现出来的特质是对这一主题的忽视。在中国村上文学掀起一波又一波社会热潮,成为小资文化的象征性存在,作为流行文化被广泛接受。在2015年之后,“95后”成长为青年人,他们开始更多关注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村上文学在中国的读者层发生了较大变化。

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村上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接受的过程。村上春树的作品,在世界近40个国家被翻译出版。其作品最早被翻译成中文是在1985年台湾杂志《新书月刊》8月号上赖明珠编写村上小特集介绍其短篇小说的时候。这也是村上文学世界最初的外语翻译。1988年,《世界文学》6月号刊登了水洛译《穷阿姨的故事》、黄凤英译《大象失踪》。这是村上文学在中国大陆的首次翻译。在中国从1989年到2019的30年间,村上春树作品有超过30部被翻译和出版。

《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初版发行两年后的1989年第一次被译介到中国,当时暨南大学日语系教师林少华担任翻译,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这是《挪威的森林》中文简体字译的第一个版本。接着,1990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钟宏杰、马述祯译的《挪威的森林——告别处女世界》。这是《挪威的森林》中文简体字译的另一个版本,与林少华译本相比影响力不大。1992年漓江出版社以《好风长吟》为题,出版了《且听风吟》的中文简体字译本,封面设计图案体现了较强的通俗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著作权法的不断完善,村上文学的翻译也盛行起来。很长一段时间村上春树作品的中文翻译仅有林少华一人担任,直到2010年,施小炜翻译《1Q84》,加入了翻译者的竞争。《1Q84》的版权在中国本土经历了激烈的竞争,最终2009年南海出版公司以100万美元中标。《1Q84 BOOK1》中文简体字版初版发行量120万册,目标是销售200万册。据报道,《1Q84 BOOK2》的初版销量为60万册。2013年10月南海出版社出版了施小炜译《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随着前文提到的《刺杀骑士团长》中文译本的出版发行,村上文学再次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总之,村上春树文学这个文化热点在中国有持续下去的趋势。

本书的研究视点和意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70余年,基于事实的历史记忆正面临危机。日本右翼歪曲历史的行为仍未停止,例如APA酒店公然在客房放置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的书籍,挑战人类共同的良知。此后,村上春树在新作《刺杀骑士团长》中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用寓言式的故事表达了对战争记忆丧失的一种不安。随着战争年代的远去,战争的直接经历者不断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历史修正主义歪曲史实的危险性就更加突出。文学作品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之一,关于战争的文化记忆通过文学文本来沉淀以及发生变化,战后第三代、第四代人的历史经验传承,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这种相对稳定下来的文化记忆。本书所指的“战争记忆危机”包括两个层面:其一,因文学文本的战争叙事可能导致的战争记忆丧失和歪曲的危机;其二,文学文本自身所表达的对当今日本社会战争记忆丧失和歪曲这一现象的危机意识。本书带着对战争记忆丧失的危机意识来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日本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战争文化记忆,以求唤醒当代人的历史责任感,围绕“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如何正确地继承战争记忆”做积极有益的探讨。在战争记忆面临危机的当下,本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对战争记忆的叙述本身也成为学术讨论的焦点之一。随着战争经历者的不断离世,战争与殖民地的记忆逐渐淡化,而“事实”本身也就不断面临危机。战争的记忆不再是根据真实体验而直接感知的,事件本身只能依靠历史叙事来了解。因此,对事件的“叙述”本身就备受瞩目。这就为没有直接经历过战争的人讨论战争提供了可能性。美国学者约翰·道尔在《拥抱战败》(2008)中梳理了战后占领期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剖析了战败者既希望忘记过去又要超越以往的复杂心态。日本学者小森阳一(2005)通过对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的细致的文本分析,揭示其对读者“疗愈”渴求的满足背后,隐藏着抹杀历史、勾销记忆的话语结构。历史学者成田龙一对战后日本战争文学进行归纳总结,指出面对经验记忆的危机,1990年以后是记忆的年代的开始。川村凑立足殖民批判的立场,对伪满时期日语文学有详细研究,也对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叙事中日本的受害者立场提出批评。日本学者藤井省三针对《奇鸟行状录》《天黑以后》里的战争记忆描写,认为历史记忆的阴影是由于继承父亲的战争体验,在村上春树内心形成的某种心理创伤。综上所述,日本学界对当代日本文学战争记忆全面的综合性论述还不多见,在探讨文学的战争记忆时,也缺乏对中日文学的战争叙事对比研究。

关于战争记忆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胡澎(2016)认为,大多数日本人所记忆的战争已与史实有了相当大的距离,研究日本人的战争记忆问题以及思考中、韩、日等国如何重构和共享接近历史事实的共同战争记忆,不但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学者孙歌与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就在尝试构筑这一知识的共同空间,即“知的共同体”。日本《世界》杂志分数期登刊多位学者有关东史郎诉讼案问题的讨论文章,该杂志还刊登了中国学者孙歌的《日中战争——感情与记忆的构图》(2000)。中日学者认识到两国人对“南京”与“广岛”出现记忆的乖离,提出了感情记忆以及如何超越的问题,并达成了如下共识:中日之间应建立一种能包容记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东亚记忆,使中日两国的战争记忆成为东亚甚至世界的共同记忆,并创造超越国家的东亚历史。

国内论及战争记忆的现代日本文学研究有着比较扎实的积累。王向远对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和战后的日本战争文学有整体上的论述和把握,为近现代日本战争文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富仁(2005)探讨了“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针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林少华(2009)认为村上春树的《奇鸟行状录》《天黑以后》批判了日本社会的暴力性,盛赞村上为“东亚的斗士”;而刘研(2010)则认为《奇鸟行状录》的战争叙事未能构建出批判性的历史认识,模糊了受害者和加害者的界限,为背负战争记忆的日本人减负。黄颖(2012)和刘妍(2016)分别对目取真俊作品的冲绳战争记忆进行详细分析,肯定目取作为反战旗手的积极意义。但是国内学界对近三十年来当代日本文学中的战争记忆的系统性论述并不多,在探讨文学和“战争记忆”这一命题时也缺少理论架构的支撑。

本书聚焦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日本文学的战争记忆,特别是未经历战争的日本作家所进行的历史叙事,在当下战争记忆危机的语境下,直面战争记忆的现场,在“文化记忆”的形成与变迁的语境下解释文本意义,通过文本分析还原“文化记忆”的某个侧面。本书是现代日本文学研究的实践性探索,也是文化学记忆研究理论的具体应用,在战争记忆面临丧失危机的当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除序章和终章以外,本书由五章构成。各章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概述了村上春树作品群中出现的战争和殖民地的记忆,特别关注与中国有关的作品,探寻村上文学中中国记忆的谱系。具体来说,以《羊之冒险》《去往中国的小船》《托尼泷谷》《天黑以后》《奇鸟行状录》《1Q84》为对象,提出了在记忆研究这一视阈下进行更加深入探讨的可能性。

第二章和第三章以村上的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为分析对象。《奇鸟行状录》以不短的幅度插入了有关“满洲国”的历史逸闻。《间宫中尉的长话1》《间宫中尉的长话2》《12间宫中尉的长话1》《13间宫中尉的长话2》《袭击动物园(或不得要领的杀戮)》《发条鸟年代记(或第二次不得要领的杀戮)》分别以和“满洲国”相关的历史作为原型。在第二章中,以《奇鸟行状录》中的“诺门坎”和“新京动物园”为焦点,对“记忆”的叙述方式进行考察,分析《奇鸟行状录》第1部卷末所列举的《诺门坎美谈录》(忠灵表彰会,满洲图书株式会社,1942年)、《诺门坎之战人的记录》(御田重宝,现代史出版会,1977年)、《寂静的诺门坎》(伊藤桂一,讲谈社文库,1986年)等文献。特别是把村上参考的资料中的《寂静的诺门坎》这部小说作为比较对象。

本书通过参照文本中“新京的动物园”的时代背景,明确殖民地造园史中“新京动植物园”的历史意义,进而阐释作者设定“新京的动物园”这个“回忆的场所”的深刻内涵。为了具体把握在“新京的动物园”中插入的情节“伪满撤离”“伪满洲国士官学校”等的历史实像,笔者在本章中调查了相关的证言和历史研究成果,并确认了哪些是纯粹的虚构,哪些是基于历史原型的叙述。同时,战后日本儿童文学中所描写的“处置动物园的野兽”也纳入视野,与《袭击动物园(或不得要领的杀戮)》进行比较,关注被叙述的“记忆”的差异,从而使得村上文学历史叙事的特色更加鲜明地显现出来。

本章还将迟子建的小说《伪满洲国》与《奇鸟行状录》中的暴力描写、历史叙事的侧重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日中两国未经历战争的作家所描绘的相关“记忆”,直击“文化记忆”的现场。

在第三章中,首先解释了“发条鸟”和“井”的隐喻含义。随后考察作品深层构造中“记忆”的位置。并且,基于前章进行的关于表象层面的考察,对《奇鸟行状录》普遍存在的暴力性做了具体阐释。作品中描写的极端暴力不仅是对他人身体的物理破坏力这种一般意义上的暴力,也触及精神暴力,甚至政治上的暴力,本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活剥人皮”这一极端暴力形式的表层含义及其作为隐喻的深层含义。

此外,本章围绕世代交流的断绝和恢复这一故事主线展开讨论。通过“我”和Kumiko关系的切断和恢复,阐明笠原Mei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以及在恢复交流的过程中“记忆”的获得方法。《袭击动物园》的故事最初是由Natsumegu讲给肉桂听的,故事成为二人共有的记忆。本章探究兽医(祖父)—Natsumegu(母亲)—肉桂(儿子)这三代人的“记忆”传承的纠葛,并考察第3部作为第1部和第2部的发展部分的特点。

第四章围绕《1Q84》中父子关系的“记忆”纠葛展开论述。首先,对登场人物青豆和Tamaru托付的“满铁”和“桦太”进行“记忆”的表象研究,特别关注作为他人的在日朝鲜人Tamaru的“记忆”叙述。从登场人物所背负的“记忆”中可以窥见作者的态度。并关注父亲的“满洲体验”,参照其他的“记忆”记述——开拓民的证言,中国农民的体验者的证言,分析哪些是父亲的“满蒙开拓”的记忆,哪些与集合记忆重叠,哪些脱离了集合记忆。同时,也将中文小说《伪满洲国》中描写的“满洲记忆”作为比较的对象。

在故事中,主要明确天吾父子间“记忆”的继承情况,关注从上一代到下一代记忆的传承这一问题。为此,本章在分析了父亲的“满洲体验”之后,分析孩子世代的创伤(NHK的集金活动和母亲不在的身世的谜)如何与父辈世代的创伤(殖民地体验和战争体验)关联。

第五章选取散落在文本中的“偏差”和被意识到的记忆的线索,解释记忆,甚至战争的记忆如何与“偏差”的世界——“1Q84”的世界相关联,解读作为小小人的暗喻的意义。本章具体分析围绕天吾和青豆展开的两个故事是如何关联并合流的,探讨嵌套结构的小说《空气蛹》的作用和意义,并明确《1Q84》和《奇鸟行状录》的持续性和变化。接着本章分析“记忆”的叙述方法发生变化的意义和原因。最后引用作者的采访,就作者所希求的“灵魂软着陆”的真实性进行讨论。

由于作者所进行的研究还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本书难免有遗漏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读者、专家批评指正。 xQjrQp9sTvB64y74NJWouxiq1f9GjuYsyLF6rDzFxiSp2cggN9GZERSgnCdnBN/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