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目标可以说是将项目需求中的所有要求都完成。这是最基本的目标,不过如果仅仅是着眼于这个目标,那么项目管理者就与产品加工者没什么分别。实践证明,如果这样来管理项目,那么十有八九项目最终是要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项目管理者把项目做成了一般的工作。我们已经了解了项目的特点,它不像工作那样按要求做或者按合同做就行了,项目从来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板一眼的按流程完成合同中规定的要求就可以交付项目,使客户满意,通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不能把项目管理的目标仅仅放在实现合同规定的项目需求上。
敏捷方法论提出的观点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以提高客户的竞争力为出发点,这比仅仅完成合同更进了一步。客户是整个项目的发起者,从这一个角度来讲,客户的满意才是项目管理的目标。而客户的满意究竟在哪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提供一个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客户满意吗?不见得。比如说一个客户计划在一个位置相对偏僻的地方筹建一座写字楼,如果项目管理者按照合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及时交付给客户,客户会面带微笑地接受项目产品吗?不一定。因为他是接受了一个合格的产品,但可能会让他陷入很难受的境地,位置偏僻,没人来租住,不但收益谈不上,还会不断地加大投入,导致整个投资的失败。项目管理者的项目完成得再好,他也不会感激你,很有可能把项目的失败归于你,毕竟你没让他满意。那客户的真正满意点在哪里?在于他从项目上得到的收益或者项目的增值。这样,势必要求项目管理者好好想一想项目管理目标是什么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客户所说的一切都是对的!时刻牢记这一点,通常能够使项目的进行保持在一个更接近正确路线的状态。客户需要什么?客户遇到这个问题会怎么办?客户觉得这个功能重不重要?客户在这个功能点上会不会提出变化?常常问问自己这些问题,通常能够保证项目不会做成想当然的样子。如果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么赶快联系客户。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客户就坐在你的身边,把客户作为项目管理的成员,当然,你也要把需要完成的项目看作是你自己的。
很多人在做项目的时候喜欢和客户对立起来,自己已经按原则、规范、标准、合同要求做了,可能客户会来一句我需要的东西不是这样的,或者客户的需求有变化了,这些事情多了,你就会烦,感到以前做得都没有用了,可能在工期、质量、成本上还会出现超出预想的东西,势必就会带着一股怨念继续做。一直梦想着客户应该是一开始就给出一个明确的需求,而且不会改变,看到你的产品眉开眼笑。这样的世界该是多么美好,但是你已经忘记了你是做项目的,这种心态对一个项目管理者来说是非常可怕的。最终结果往往会是把项目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