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

幼儿园环境创设内容从布局来分包括室外物质环境和室内物质环境。室外物质环境又叫户外环境,是指幼儿园室外可供儿童活动,休息和欣赏的空间,主要包括园门围墙、景观绿化、活动场地、种植园地与饲养角等。幼儿园室内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形态,包括幼儿园大厅、走廊、各班级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卫生间环境、各类专用活动室、教工办公室、饮水区和食堂等。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全面了解幼儿园室外物质环境和室内物质环境创设的内容,以便从实际出发,加强幼儿园园内物质环境的利用,让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让环境真正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幼儿园园门及围墙

我国幼儿园一般都是封闭环境,根据幼儿数量和幼儿园用地面积设置 1—2个出入口,一个是供幼儿、家长及教职工出入的大门,另外一个为幼儿园运送物资出入的辅门,两个出入口只在人员出入、运送物资或者紧急疏散时开启,其他时间都处于关闭状态,以保证幼儿的安全。幼儿园出入口不宜直接设置在道路干道一侧,其出入口应设置车辆和人员停留的场地,且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幼儿园大门造型设计一般有趣别致,富于童话色彩,以吸引幼儿来园。

图 1-24和图 1-25的幼儿园园门设计都较为别致,但是从安全性角度上来看,图 1-25的幼儿园大门出入口在道路干道一侧,存在幼儿出入安全隐患,且车辆无处停放,不利于交通管理。

图1-24 幼儿园园门(1)

图1-25 幼儿园园门(2)

幼儿园围墙有镂空、实体等式样,总体要求是与幼儿园建筑物风格协调,有美观作用的同时保证幼儿的安全(图 1-26、图 1-27)。

图1-26 幼儿园镂空围墙

图1-27 幼儿园部分实体围墙造型

二、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

相较于室内游戏,户外游戏以其空间的开阔和开放、游戏意愿更加自主、活动过程的易嬉戏性、环境资源的亲自然性、材料投放的趋动态化和更富挑战的运动性等,呈现出不可替代的课程价值与魅力。户外游戏以不同于室内的方式有效促进幼儿的运动、认知、社会、情感的发展,也是儿童童年重要的回忆(图 1-28)。

图1-28 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

《纲要》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3—6岁的幼儿来说,户外环境是充满吸引力的、广阔的游戏场。蓝天、阳光、空气、动植物和各种游戏设施设备,能带给孩子无限的自由和欢乐。《规程》(2016年 3月 1日施行)中明确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 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 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正常情况下,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 1小时。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应当对体弱或有残疾的幼儿予以特殊照顾。”因此,幼儿园应对户外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布置,使幼儿在户外环境中获得健康有益的发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需要做规范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有规划设计图;场地平整、安全、防滑,无危险物和杂物,以利于幼儿开展各种游戏;场地布局合理,具备 30米跑道、沙池、戏水池、饲养区、种植园地等达到《幼儿园建筑设计标准》和《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功能完备;设置旗杆和旗台;有石子路、软化带、绿化带等多种地面类型,且考虑土丘等地形变化,室外游戏场地应设置软质地坪,软质地坪面积应大于 70%;幼儿园应综合有效利用地面、平台、围墙等多种活动空间,开发多功能活动区域,综合创设运动区(攀爬区、平衡区、投掷区、悬垂区、触跳区等)、建构区、探索区(沙水区、动植物区、观察区、科学现象探索发现区)、美劳区、装扮区等;幼儿园绿化率(包括平面和垂直绿化)占户外活动面积不低于 30%。

(一)景观绿化

良好的幼儿园室外景观是幼儿天然的绝佳学习场所。儿童偏好在未结构化的自然环境中游戏,自然的环境给予儿童更多的运动机会也能引发儿童的创造性以及社会行为。有研究者就指出,“户外环境绿地设计,首先应该符合儿童的活动特征,努力创造出既可游玩,又可培养和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场所。”

因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结合阳光、空气、土地、水、石头等自然元素,创设出幼儿喜爱的室外景观,例如不同质地的道路、高低不同的山坡、小山洞、宽阔的草地、小树林、小花园、小桥、小溪、沙地、浅水池等,使幼儿对户外环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图1-29、图 1-30)。

图1-29 幼儿园景观绿化

图1-30 幼儿园沙地水池

幼儿园科学合理的绿化,就是运用植物的种类、姿态、高度、叶色、花色等的变化,创造一个自然、舒适、优美的乐园,在强化其绿化功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挖掘与发挥其保教功能。幼儿在春有百花、夏有绿荫、秋有硕果、冬有枯枝的环境中探索季节交替的秘密,感知动植物的变化,在与大自然交融的过程中对大自然产生好奇、热爱与敬畏,让大自然真正成为一本“活教材”(图 1-31),使幼儿获得美的熏陶,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图1-31 幼儿园绿化的巧妙运用

(二)户外运动区

幼儿园创设户外运动区域时,应根据幼儿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创设,例如高低不同的山坡使幼儿产生不同的运动体验,从而有效锻炼幼儿的体能。结合其他的运动设施设备,幼儿更感到兴奋又刺激;山洞的设计充满了神秘感,能满足幼儿强烈的猎奇玩耍心理,从而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图 1-32、图 1-33)。

图1-32 幼儿园山坡运动环境

图1-33 幼儿的山坡游戏

幼儿园还需要根据地形安置活动器械或设备,以锻炼幼儿的走、跑、跳、钻爬、攀登、投掷等基本动作(图 1-34、图 1-35)。从制作材料上看,可分为软材料(如木头、塑胶)器械、硬材料(如钢筋、水泥)器械;器械的组合形式有单独设置(只有一个器械,如秋千)、联合设置(由两个器械组成,如平衡木—钻筒二合一)和复合设置(由三个及以上器械组成,如攀登架—荡桥—滑梯三合一)三种类型。实践证明,复合设置的体育运动器械对儿童体能发展的影响优于联合设置,而联合设置器械的效果又优于单独设置。在运动场地的边角处,可建立一个小贮藏室,用于存放皮球、呼啦圈、跳绳、小车、滑板等中小型体育活动器具,便于教师和幼儿随时取用。

图1-34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

图1-35 幼儿园户外运动器械

幼儿园户外设备和材料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设备和材料按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类。

(1)大型设备材料。包括联合器械、攀登架、滑梯、秋千、荡船、转椅、爬梯、平衡木、跷跷板、沙坑、水池、游泳池等。

(2)中型设备材料。包括儿童三轮车、呼啦圈、摇椅、体操垫、拱形圈等。

(3)小型设备材料。主要有各种球(大中小型皮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羊角球、儿童棒球、儿童足球等)、各种跳绳、飞盘、儿童高跷、踏板、滑板、沙包、毽子、套圈、哑铃、小旗子、小木棍、大型积木、各种小车(牵线车、小推车)以及玩沙、玩水时所使用的小桶、小盆、小铲子、小瓶子等。

(三)户外建构区

户外建构区环境以大型积木为主,也可以选择一些废旧物品如饮料瓶、塑料管,自然物品如木块(图 1-36)、树枝等进行建构,再提供一些绳子、纱巾、大块布料、报纸等辅助物。幼儿在户外建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生活经验,提升动手动脑能力及交往合作能力,而且能充分体验到真实建造的感觉,因此该区也更受幼儿青睐。

图1-36 幼儿园户外建构区

(四)户外科学探索区

《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创造条件开辟沙地、水池、种植园地等,并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绿化、美化园地。”各个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幼儿园景观绿化条件,创设良好的幼儿园户外探索环境,能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1.玩沙区

沙子是来自大自然的原始材料,它们不拘泥的形态和多种多样的玩法从本质上满足了儿童喜爱自由游戏的天性和想象创造的欲望,极受幼儿欢迎。

幼儿园要根据幼儿园人数设计玩沙区大小,保证幼儿在玩耍时不被干扰,尽情发挥。建议沙池和水区放在一起,水源设置在沙池周围,如在沙池边沿装水龙头;也可以在沙池边设计一条流动的小溪,小溪水流高度到幼儿脚踝以上一点即可,在小溪中铺设鹅卵石;沙地边提供洗脚池和洗手池,方便幼儿就近取水。这样设置玩沙区可以让幼儿体验干沙和湿沙的不同,就近设置水源,引导幼儿将沙水结合起来进行游戏,增加玩沙游戏的丰富性。另外沙池还可以通过配备不同形式的材料,起到发展孩子精细动作与探究的作用。如:用于挖掘、装运、过滤的基础材料—沙铲、沙耙、漏斗;用于科学探究的管道类材料—透明细圆直管、支架管、多孔板;用于丰富活动场景的模型建构材料—圆柱体模型、长方体模型、四棱锥模型等(图 1-37、图 1-38)。

图1-37 幼儿园沙地游戏

图1-38 幼儿在沙地游戏环境设置

2.玩水区

玩水是孩子一项不可剥夺的权利,允许幼儿玩水是尊重幼儿天性、顺应幼儿自然成长规律的体现,是幼儿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过程,是发现快乐、创造快乐和享受快乐的过程。

玩水区的位置宜靠近水源,蓄水水位不能太高,以幼儿不小心跌入水中抬头能将鼻子露出水面为宜。玩水区旁最好有树荫,避免夏季阳光直射可能对幼儿皮肤造成伤害。玩水区最好与玩沙区相邻,以方便幼儿将玩沙与玩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戏水活动内容,增加戏水活动挑战与趣味性。玩水区周围还可以设置种植区,这样玩水区与种植区形成一个微型的自然界,更有利于幼儿的主动探索发现。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考虑在离玩水区不远的地方设置一个小型的美工区,放置简单的美工材料,在水池无水的时间,幼儿可以用颜料在水池地面上画画,充分地和环境接触,体验游戏的快乐。玩水区旁设置一些长椅,幼儿可以坐在上面换衣服和鞋子,参加活动累了以后也可以坐在上面休息(图 1-39、图 1-40)。

图1-39 幼儿园玩水区

图1-40 幼儿在玩水游戏环境设置

3.户外种植园地

种植园地要求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一般集中设置在幼儿园一角,也可分开设置,如果条件允许,可分给每个班一块“责任田”。种植园地选择种植的植物应多样化,从当地气候条件出发,选择常见且生长较快的蔬菜、瓜果、粮食作物等(图1-41)。

图1-41 幼儿园户外种植园地

幼儿园户外种植的探索性和操作性空间比较大,因为种植区不仅有丰富的植物物种,还有很多与其共生的小动物,再结合水分、土壤、阳光、空气等自然条件,会发生许多神奇有趣的自然现象。幼儿在参与种植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很多关于动植物的直接经验,萌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还能培养多种能力,形成关爱自然、热爱劳动和珍惜粮食等价值观。

4.户外饲养区

户外饲养区一般空间较大,通常以饲养家禽、家畜中体型大一些的动物,如羊、兔子、鸡、鸭、鹅等。这些小动物需特定空间,如栅栏或小屋,应远离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区域(图1-42、图 1-43),有时还需考虑风向等因素,甚至需要根据季节变换位置。

图1-42 幼儿园饲养区(1)

图1-43 幼儿园饲养区(2)

陈鹤琴先生指出,课程的教材源于大自然、大社会。户外饲养区是幼儿园幼儿接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融洽相处的一个“活教材”。幼儿通过观察动物、喂养动物获得关于动物习性和生长变化的直接经验,真切地感受动物生命的存在,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动物生命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去感受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

(五)装扮表演区

1.角色游戏区

户外角色游戏区包括娃娃家(图 1-44)、超市(图 1-45)、医院等,户外角色游戏环境创设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挖掘大自然的资源,以物代物,发挥更高的游戏水平,获得更多与大自然亲近的愉悦感受。

图1-44 幼儿园户外娃娃家

图1-45 幼儿园户外超市

2.表演区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幼儿园户外表演区是幼儿园中融合节奏乐表演、音乐表演(图 1-46)、舞蹈表演、故事表演(图 1-47)、时装表演于一体的户外表演空间。户外表演空间的视野更为开阔,束缚感少,能让幼儿在更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进入游戏。

图1-46 幼儿园户外表演区

图1-47 幼儿园户外表演区

户外表演区环境创设属于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它既具有户外环境的普遍性特点,又具有作为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户外表演区的创设主要是物质环境创设,主要包括了表演区空间设计和布局、表演区材料投放两个方面。

3.音乐区

户外音乐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种,是在幼儿园户外进行的,利用自然环境和相关材料,让幼儿自由进行歌唱、律动、打击乐、乐曲欣赏、音乐游戏、歌唱表演等音乐活动,充分感受和体验、表达与创造音乐的空间。换而言之,户外音乐区就是让幼儿在户外自由“玩音乐”的区域。

户外音乐区的空间最好能够较为开放,远离静区,便于声音扩散同时又不影响其他区域活动。音乐区和表演区可以相互连接或者相邻,容纳人数以每平方米 2—3个幼儿为宜。音乐区应根据幼儿园场地情况设置,若户外场地较为宽敞,可按幼儿年龄段及发展水平来创设;若户外场地面积较小,可创设成全园共享的音乐区。考虑到对乐器的保存,摆放乐器的空间最好能够遮风避雨。在乐器的选择上可以采用一些现成的乐器,也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瓶子水桶等作为乐器(图 1-48、图 1-49),让孩子在敲敲打打中发现更多声音的奥秘。

图1-48 幼儿园户外音乐区

图1-49 幼儿园户外音乐区

(六)美工区

户外美工区利用户外环境条件,让幼儿的美工活动从桌面扩展到户外的地面上、墙面上,给予幼儿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美术经验的需要,更充分地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图 1-50、图 1-51)。

图1-50 幼儿园户外美工区

图1-51 幼儿园户外涂鸦墙

三、幼儿园室内环境

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幼儿园主体建筑物内部的环境,包括门厅、走廊、过道、楼梯等室内公共部分和活动室、生活区、寝室、接待室等专用空间。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收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精心布置的室内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在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门厅(大厅)

幼儿园的门厅是人员来往最多的地方。门厅环境所蕴藏的教育信息、教育理念以及装饰风格让人们形成了对幼儿园的第一印象。因此,幼儿园的门厅环境一般以园所的办园理念、办园特色为环境创设主题,通过家居装饰、文字说明、幼儿作品展示等方式营造幼儿园温馨的氛围(图 1-52),或折射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办园成绩(图 1-53)。

图1-52 幼儿园门厅

图1-53 幼儿园门厅办园理念墙

(二)走廊

幼儿园走廊是家长和幼儿每天经过的地方,应当充分利用,让教师、幼儿与家长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公共走廊布置与幼儿园的班级走廊布置有所不同,公共走廊面向全园家长及幼儿;班级外走廊布置幼儿作品及家长园地,也可以布置一些家长与幼儿感兴趣的艺术作品。

1.公共走廊环境

公共走廊环境可以包含对幼儿、家长及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指引家长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同时宣传教育理念(图 1-54、图 1-55)。可以与幼儿“对话”,提高幼儿的探究兴趣(图 1-56、图 1-57)。

图1-54 幼儿园公共走廊环境(1)

图1-55 幼儿园公共走廊环境(2)

图1-56 幼儿园公共走廊圆柱利用(1)

图1-57 幼儿园公共走廊圆柱利用(2)

2.班级外走廊环境

每个班级外的走廊,都应充分利用。走廊宽敞可以创设区域游戏环境(图 1-58、图 1-59),走廊较窄的话可以展示主题活动墙和幼儿作品(图 1-60、图 1-61)。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充分反映班级特色。“是孩子喜欢的,就是我们认为值得的环境创意。”是幼儿园教师进行环境创设时最朴实的话,是“以幼儿为本”的充分体现。另外,班级外走廊墙面也是向家长介绍班级活动情况、宣传交流育儿经验的好地方。

图1-58 班级外走廊的角色表演区

图1-59 班级外走廊的角色表演区

图1-60 班级外走廊的主题墙展示

图1-61 班级外走廊的幼儿作品展示

(三)楼梯

幼儿园的楼梯地板、墙面也可以充分利用,成为幼儿与家长学习的“教材”。但必须注意展示内容不能过于复杂,文字不能太多,以免造成相关人员在楼梯上停留时间过长影响通行,也不能让幼儿在楼梯上停留玩耍,以免造成安全问题(图 1-62、图 1-63)。

图1-62 楼梯墙面的废旧物品利用展示

图1-63 楼梯墙面的健走课程介绍

(四)班级环境创设

幼儿园班级环境是幼儿每日生活起居、学习游戏的重要场所。各班级应根据本班年龄特点与兴趣需要进行班级环境创设。一般情况下是各班根据预设或生成的主题活动,师生一起共同创设能自主表现的环境。先由家长、幼儿、教师共同寻找活动材料,教师引导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认识与操作,幼儿完成后教师可进行适当艺术加工,通过共同创设形成幼儿所喜爱的并可以互动的环境。

1.活动室环境创设

活动室环境创设包括区角游戏环境、教学环境、吊饰等,大多数幼儿园活动室还兼作幼儿餐厅。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兴趣及需要设置活动室环境,这一点将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章节中做重点介绍。

图1-64 小班班级环境创设

图1-65 中班班级环境创设

图1-66 大班班级环境创设

讨论:你能从图 1-64、图 1-65、图 1-66中,发现不同年龄班在活动室环境创设中的差异吗?

2.寝室环境创设

班级寝室是幼儿睡眠的地方,首先应该保证幼儿的睡眠安全,其次要注意幼儿的睡眠环境对声音、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在注意保证寝室空气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幼儿感官及身体的感受。还可以配合幼儿园整体艺术风格营造出幼儿喜欢的入眠氛围。

(1)选择有利睡眠的色调。选用中性色有助于人们的睡眠,比如米色、白色、黄色等,色彩柔和、温馨素雅,有利于营造放松的睡眠气氛(图 1-67)。淡绿色、青色、蓝色对人的生理和情绪而言,会起催眠作用,虽然会让空间看上去有点“冷”,但具有很强的镇静作用,会使人的内心感到安定,让身心得到放松,清新的颜色也会使人心情愉悦。

(2)选择日常光照充足、较为安静的位置(图 1-68)。

图1-67 幼儿园寝室环境(1)

图1-68 幼儿园寝室环境(2)

(3)寝具最好采用幼儿喜欢的造型,窗帘最好用深色的,保证安全无毒。

(4)每天除菌及消毒,保证幼儿睡眠安全。

3.盥洗室及厕所环境创设

幼儿园盥洗室及厕所环境应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创设出温馨、可爱、充满童趣的氛围,提高幼儿参加盥洗的积极性,按需如厕,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幼儿园的盥洗室和厕所环境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与幼儿的生活需要、教育要求紧密结合。

好玩的盥洗室

图 1-69名为“海洋世界盥洗室”,蓝色调的毛巾架和波浪纹装饰板运用了大海的颜色,鲸鱼隔板和带鱼毛巾架仿照了海洋里的动物,同时墙面装饰着蓝色的水花。孩子进入这样的盥洗室,怎会不愉悦欣喜?

图 1-70的盥洗室变身游戏场:洗手池有高矮两种规格,满足不同身高孩子的需求;宽敞的空间里设有一个大大的水池,供孩子盥洗之余进行玩水游戏。这样的环境一定会被孩子爱上。

幼儿园厕所是供幼儿进行生理排泄的地方,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厕所环境创设应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需要及兴趣,让厕所成为幼儿乐意进入的场所(图1-71、图 1-72)。

图1-69 幼儿园盥洗室环境(1)

图1-70 幼儿园盥洗室环境(2)

图1-71 幼儿园厕所环境(1)

图1-72 幼儿园厕所环境(2)

(五)专用室环境创设

专用活动室是幼儿园的公共活动空间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开发幼儿园课程、满足幼儿兴趣、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使命。大部分幼儿园设有 4—6个专用室,较普遍的有建构室、美工室(图 1-73、图 1-74)、小社会、科学发现室(图 1-75)、图书室(图 1-76)。还有一些幼儿园设置了体现本园特色的专用室,如棋艺室、烹饪室、音体室、书画室、游泳馆等。这些专用室创设了更加丰富的环境,投放了更专业的操作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

图1-73 幼儿园美工室环境(1)

图1-74 幼儿园美工室环境(2)

图1-75 幼儿园科学发现室环境

图1-76 幼儿园图书室环境

拓展阅读

1.李跃儿。孩子是脚,教育是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3-81.

2.陈慧军,张肖芹。幼儿园环境设计与指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伍香平。幼儿园环境创设—整体环境。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4.王海英。儿童视野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实操练习

1.你理想中的幼儿园是怎样?请你画一画理想中的幼儿园,配上文字说明,谈一谈设计这个幼儿园环境时的想法。

2.你曾经到哪一所幼儿园参观过?给你印象最深的环境是什么?你可以把它画下来并做相关介绍吗? yMIVfUXLvQz6DFhojFsq2Lwf/iAM+MK9kEz3lFBOYT6DQeCWuADHXa5fhIFe8aN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