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相对于躯体健康的概念,我们可以将身体健康作为基础,而将心理健康作为核心。
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至今尚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概念。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英格利希(English H.B.)提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状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生活,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而不是指一种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我国学者王登峰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在良好的生理状态基础上的自我和谐及与外部社会的和谐所表现出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基于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我们在理解心理健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第一,心理健康绝不仅限于没有心理疾病,它还要求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最大的发展趋向。第二,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功能状态,而不是绝对完美的心理功能状态。人的心理随着环境的变化有相应的改变是正常现象,但这种变化应该是适度的、适时的和良性的反应。第三,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相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极,是一种相对关系,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
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是否能与客观环境保持同一。失去同一,即失去平衡,则心理失调,行为异常。例如,青少年儿童富于想象,幻想未来,无疑是正常现象,但若一个儿童整天想入非非,甚至产生幻觉,则是心理异常表现。
即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是否能保持自身的完整统一,协调一致,保证准确有效地反映客观现实。如果失去这种协调和统一,必然会出现异常心理。例如,当一个人对令人愉快之事却做出冷漠的反应,而对使人痛苦之事却做出欢乐的反应,这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即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是不易改变的。但是,如果在外部环境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出现明显变化,就应考虑到心理活动是否出现异常。例如,一个平常热情活泼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一反常态。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满意,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
第二,轻度失调心理。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满意心境,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独立应对生活工作有些吃力。若能主动调节或请专业人士帮助,可以恢复常态。
第三,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明显的适应失调,长期处于焦虑、痛苦等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矫治,发展下去会成为精神病患者。
心理健康水平虽然分为不同等级,但心理健康与病态之间的界限难以界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判断其是否健康,主要指近一段时间,既不代表过去,也不代表未来,但与过去、将来有一定联系。
20世纪初,美国有一位来自康涅狄格州,就读于耶鲁大学商学院的名叫比尔斯(C.W.Beers)的大学生。比尔斯与他哥哥住在一起,他哥哥患有癫痫(俗称“羊角风”),发作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痛苦万分,这使比尔斯非常害怕。他听说此病有遗传,总是担心自己会像哥哥一样,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终于,1900年,他因心理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住院期间,他亲眼看见精神病人所受到的种种粗暴、残酷的待遇和非人的生活,不胜悲愤。同时有感于社会对心理异常者的歧视、偏见、冷漠。病愈出院后,他根据自己3年的亲身经历和体会,用生动的文笔写了一本书——《一颗自我发现的心》( A Mind That Found Itself )。1908年3月该书出版时,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W.James)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为此书作序。康奈尔大学的校长列文斯通·法兰(L.Farrand)等名人也被此书所感动,纷纷支持比尔斯。于是,1908年5月,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委员会”诞生了。1909年2月,在比尔斯等人的积极努力下,“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在纽约成立。此后,心理卫生运动不仅在美国发展迅速,而且扩展到世界各国。1930年,“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的大会”在华盛顿召开,到会3042人,代表53个国家和地区,会上成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它的宗旨是“完全从事慈善的、科学的、文化的、教育的活动。尤其关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等的研究、治疗与预防,以及全体人类幸福的增进。”
资料来源:周蓓,周红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