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适应的理论

综合心理学界对适应问题的研究,主要理论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适应现象是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

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存在适应问题,都会产生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外界刺激会引起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应激反应,个体通过这种刺激反应来达到心理平衡和行为适应。外界刺激不可避免,但对同一刺激的应激反应强度因人而异。心理学家珍妮认为,人的一生是一系列的适应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会对个人的长期调节产生影响。所以,适应能力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是人一生中随时都要面临的任务,也是人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由于适应能力不同,最终会导致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适应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或恢复主客体之间的平衡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适应有两种方式——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在对新的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时通过使用已经存在的结构来获得新的信息。顺应是指创造出新的结构来取代旧的结构,以适应新信息。比如,儿童可能会看见各种各样的狗(同化),并学会有的狗是安全的,可以爱抚,而有些则不是(顺应)。在儿童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时,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心理结构,适应了不同的世界。这样,个体就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和环境的平衡。显然,同化与顺应都是对环境做出反应和对自身进行调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主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

(三)适应的三个环节

适应一般要经历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三个环节。

1.认知调节

认知调节是适应过程的起始阶段,它包括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

(1)外部评估。外部评估是认知调节的第一个阶段,指主体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及其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作用,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出新的判断的过程。主要任务是确定外部环境中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变化和要求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新的角色期待形成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如果这个阶段中的认识、判断出现了偏差,就可能产生不适应的表现。比如,一个新升入大一的学生A,面对学习成绩名次下降的新情况,出现了一时的不平衡即不适应的现象。为了重新恢复平衡,适应新环境,就要寻找成绩下降的原因,如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新特点与新要求,并对此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然后找到有效的对策。如果这种了解比较准确、全面,就为有效调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对新环境缺乏全面、客观的判断,就会给适应带来困难。

(2)内部评估。内部评估是指主体在对外部变化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对自身内部状态进一步的了解与判断。实际上这是一种在自我监控系统的参与下,自我评价和自我意向重新调整的过程。具体包括对因外部变化引起的内部不平衡状态的估计,对不适应现象的归因分析,对已有经验的检索与比较,对原有行为方式应对效果的审视与判断等。通常自我评价的结果会影响到自我体验的改变,如自信心的增强或削弱。同时,自我体验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对行为目标的重新选择。比如,上面那位大一学生A,对学习环境的新特点与新要求有所了解后,还要进一步分析内部原因,如对自己原有的经验和能力做出一个估计,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满足新的要求。如果认为名次的下降只是暂时的,主要原因是一时的不适应或努力不够,这时她的自信心不会受到影响,自我观念仍然是积极的;但假如认为名次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这就会使自信心水平下降,同时会感到紧张和担忧。

由外部评估到内部评估,这是认知调节发展的必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自我评价的水平对认知调节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2.态度转变

认知过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情绪体验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行为意向发生相应的变化。当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都发生了变化时,就会引起态度的改变。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是对动力系统和反应倾向的调节,这是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保持和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背景条件。比如,学生A如果能对名次下降的原因做出正确解释,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一现实,就能继续保持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但如果由于名次下降而开始怀疑自己的实力,从而导致自信水平下降,产生自卑感和紧张、焦虑感,其结果就会使她对学习的态度发生消极的变化,产生厌学心理。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价值观念、对目标的期望水平以及情绪、情感的深刻性,对态度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行为选择

行为选择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与决策的过程,其核心是对原有行为方式的调整与改变。行为方式的重新选择是以认知的调节与态度的改变为基础的,受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的直接制约。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主体的行为方式也会是积极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消极的,那么行为方式也会是消极的。比如,学生A的行为就可能有不同的选择:如果她认为学习对自己非常重要,同时对学习和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就会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相反,如果她认为学习的意义无足轻重,同时对学习和对自己又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明显的厌学态度,就会表现出退缩和放弃的行为倾向。在此过程中,远大目标的引导,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高度的自尊与自信,是影响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同化与顺应这两种调节方式始终在发挥着作用。面对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行为效果的多重可能性,主体的判断与选择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所以适应过程必然会表现为一个反复循环的动态过程。一般规律是,经过以上几个环节,如果所选择的行为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对适应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基本上实现了平衡,这一行为就会因受到正强化而巩固下来,逐渐形成稳定的态度倾向与行为习惯。如果行为反应的效果不理想,主体与环境之间仍然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说明同化与顺应之间并不平衡,这时,就需要再次进入上述的自我调节系统中进行重新选择。有时,这种选择需要经历若干次的重复循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达到同化与顺应的平衡状态。

相关链接
适应生活

一匹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匹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

“没有!”

“有人在追赶你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

那匹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

“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我要睡觉了。”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只来了一只,然而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匹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不久便饿死了。死时它不住地恐惧,是狮子破坏了它宁静的生活。

这则寓言所包含的深意,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咀嚼。居安思危,永不懈怠,竞争永远是生活的真正主题,生活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适应你,但是你却必须学会时时处处适应生活。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资料来源:仲少华,蒋南牧.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Munin/sYFe+ITYHoT/FJ76elYcNN3zy/fUH29pAsonVVl0MRjpQTsRDNl8TuY40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