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论 语》

推荐版本

书名:《论语》

作者:孔子

译注者:陈晓芬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6年

一、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二、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涉及了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仁,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三、内容解读

(一)有教无类

春秋时期,呈现了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官学衰败、私学兴起、思想大解放等时代特征。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孔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子曰:“有教无类。”是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首创私学,使平民子弟也平等地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声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送上微薄的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礼,我没有不给予教育的。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要有两种解释框架。

第一,字义式解释框架。在解释“有教无类”时,着眼于从字的各种含义来寻求解释。有研究总结,“类”可以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族类,即宗族、部族的区别;二指种类,此义既包含族别,也包含等级区别即贵贱贫富的分类;三指相似,乃种类的引申义。

第二,依据假设的解释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及义务教育是教育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诉求,因而在探求“有教无类”的含义时,我们总是从教育对象这个角度去思索,然后在文献中寻找各种支持。如孔子学生的出身,这是最经常被用来证实孔子的教育不分阶级、地位、种族、贫富的。

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极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的对象,具有鲜明的追求教育平等的倾向。其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如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雍也》),显然是寒门子弟;公冶长“虽在螺绁之中,非其罪也”(《公冶长》),有罪无罪姑且不论,但其曾是囚犯当是无疑的;樊迟“请学稼”,可见是农家子弟;子张是鲁之鄙人等。

在孔子总体思想下解读有教无类。《论语》的全部内容基本上反复涉及“仁”“礼”“道”“忠”“孝”“信”“恕”“学”等主题和概念,构成孔子一整套的道德学说。孔子把政治理想建筑在他的伦理学思想之上,而并不关注制度或机构。关于孔子的“仁”,有很多不同角度的理解与阐释。可以确定的是,孔子非常倚重人的道德,并赋予人的道德一种神秘的力量。据此,可以说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在表述他的价值观,即教化于社会或国家非常重要,通过教化,要消泯不同族类的文化差异,使人们拥有道德或文化——这种道德或文化被他借用传统表达出来了。这种文化是一元的、人道的,是“仁”。

后世经典理解来自南宋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朱熹注曰:“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综上,“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上一方面已经打破了族类、地域、贵贱、职业等方面的限制条件,而把真正的人作为教育对象。另一方面,“有教无类”体现了教育对象不论智愚、善恶和年龄,只要虚心求教,都给予热心教诲之意,重视人的自然属性。

“有教无类”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得到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广泛认可。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有教无类”的社会意义在于首创性地打破“学在官府”的体制,打破仅从贵族中吸纳教育对象的固有限制,切实实践教化民众以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稳定统治的教育原则,积极推广私学,使任何愿意受教治学之人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史书上所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彰显了孔门教学情形之盛,展现了孔子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辉煌业绩。

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推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间不断撞击与融合,随着“天赋人权”等科学先进理念的引进,“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原则也在不断突破其原有局限,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迄今仍然拥有不言而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对“有教无类”现代价值的思考是对当今教育发展的反思,是对“有教无类”之平等、正义价值理念的挖掘与追求,是对“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价值理念,基于平等而又高于平等道德情操的崇尚与追求。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先进》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虽说“天赋人权,生而平等”,但作为具体的每一个个人,其千差万别的差异性,则是自然、客观地存在着。即如那些未必科学客观的分类: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对此,我们的圣哲先贤们就有这样的通识,即通过教育,可以消除这些差别。具体地说,就是要运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来落实“有教无类”的原则。

首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一视同仁。在孔子的私学里,孔子弟子有德才高下之分,却没有论资排辈和亲疏贵贱之别。孔子对学生都是无私无隐、一视同仁,包括对他的儿子孔鲤。孔子本人曾对弟子们表示:“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尊重和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这样有利于每一个学生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也有利于那些处于不同层次学习的人增强信心,减轻压力,不断地完善自己。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有教无类”配套的教学方法。孔子的学生是“无类”的,老少、贵贱、智愚等,情况千差万别。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也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只能从各个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保证“有教无类”的顺利实施。承认人的智能有差别,性格有不同的特点,针对人的不同特点施教,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是人本主义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说孔子在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充分贯彻了这一原则。

孔子将“因材施教”这种方法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教学当中的前提条件是他能够准确深入地了解他的学生。孔子常用的了解学生的方法有两个:一是个人观察,二是谈话交流。关于个人观察,孔子较为全面地从言行、独处、动机等方面来了解学生,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听其言而观其行”(要避免单凭言论来对学生做出判断,要具体看他的言行)、“省其私”(要看学生远离老师视线即私底下的表现,这才能真实地了解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不仅要看他的行为,而且要看他行为背后的动机,考察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都是关于孔子如何开展因材施教的具体操作。孔子通过各种方式的谈话与交流,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兴趣志向,为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因材施教的施行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第一,教师要学会观察。赫尔巴特曾说过:“个性只能被发现,而不能由心理学推断出来。”孔子对学生个性的深刻了解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得来的。观察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功,孔子在观察学生方面给为人师者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教师要亲自观察学生的行为,克服主观臆想,提高知人之明,准确地对学生下定义。

第二,教师要改变学生观,树立学生主体观。教师要尊重个体的需要,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鲜活的生命特点,追求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有意识、自觉地因材施教。

第三,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要在已有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实现自我发展,为新手型教师和熟手型教师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第四,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学事业。教师既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关心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是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必要品质。合格的教师要把教育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简单地把教育当作普通的职业。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第五,教师要有诲人不倦的专业情意。教师不仅要有“知教”的能力,还要有“好教”和“乐教”的态度与精神。教师的态度、专业发展动机、信念和实践等都是影响教学反思的重要因素。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坚定专业理想,克服职业倦怠。

孔子首创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充分了解每个弟子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地进行教学,从而使他们每个人都能获得符合自身个性的知识,发挥各自的专长。朱熹把孔子这一教学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官学的发展处于低谷,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历史现象。孔子一生漂泊,其讲学场所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受教群体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所以,他在施教过程中往往因地、因人、因事、因时而表现出不确定性,这便是学界常说的“教无定所、教无定时、教无定规”。正是在无定所、无定时、无定规的教学实践中,孔子逐渐提炼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最大可能地激发受教者的潜能。这对于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总体评价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也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做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五、原文选读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BdD/ajs7CIjqBNTuKqPItVesxCA21nea3gKsxVAygb5s5gvznIPa+qFZjW58GU9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