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江苏内贸的发展环境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

2018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为92595亿元,占全国GDP为10.3%,同比增长7.8%,增速下降3.2个百分点,与全国GDP增速相比,高出1.2个百分点。2014—2018年,其增速均在7.5%以上,年均增速为8.8%。第一产业产值为4141.7亿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产值为41248.5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产值为47205.2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高于第一产业7个百分点和第二产业2.7个百分点(见表2.1)。与2014年相比,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4.8%、29.9%和53.4%,第三产业产值增加最快。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方面,2018年,江苏人均GDP为115168元,同比增长了7.5%,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38.5%,2014—2018年,江苏人均GDP增速保持在7.5%以上,年均增速为8.5%(见表2.1)。

表2.1 2014—2018年江苏三次产业产值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5—2019)数据整理而得。

从产业产值增长情况看,2014—2018年,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速变化各有特点:第一产业增长曲线表现为先升后降再升,2015年增长率为 9.6%,为这五年的最快增速,2017 年0.1%,为最低点;第二产业增长曲线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2015年增长率4.1%,为最低点,2017年为五年来最高,首次突破10%;第三产业增长曲线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2016年增速最快,但2018年跌破10%(见图2.1)。五年间,江苏三次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速分别为3.8%、6.7%和11.6%,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产值持续高速增长,且分别高出第一产业7.8个百分点和第二产业4.9个百分点。

图2.1 2014—2018年江苏三次产业产值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5—2019)数据整理而得。

2018年,江苏三次产业产值在GDP的比重分别为4.5%、44.5%和51%,与上年相比,第一、二产业分别下降了0.2个和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0.7个百分点。从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情况看,2014—2018年,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有逐年下滑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则表现为稳步上升,五年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了4.5个百分点。自2015年江苏三次产业结构开始历史性地转变为“三二一”格局以来,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低于6%,2017年跌破 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 45%左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2016 年首次超过50%,2018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高出第二产业6.5个百分点,差距逐渐拉大(见图2.2)。这表明服务业上升空间还很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于内贸流通业的发展及转型升级将会产生较大影响。

图2.2 2014—2018年江苏三次产业产值占比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5—2019)数据整理而得。

二、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镇人口的增长带来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们在生产方式、职业结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等诸多方面正在发生着变化,尤其表现在内贸流通领域。2018年,江苏总人口为8029万人,在全国总人口中占5.77%,同比增加21.4万人,增长0.27%,低于全国增速0.11个百分点。自2016年以来,江苏城乡比已突破“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2018年,江苏城镇人口比重处于65%~70%之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江苏人口城乡比与全国的差距在逐年拉大,到2018年已拉大到0.8(见表2.2)。

表2.2 2014—2018年全国与江苏人口城乡比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数据2019》《江苏统计年鉴2019》数据整理而得。

江苏城镇常住人口为5604万人,同比增长1.5%,农村常住人口为2446.6万人,同比减少了2.5%(见表2.3)。城镇人口占比为69.6%,同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比2014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2014—2018年,江苏城镇人口年均增速为1.9%,农村人口年均增速为-3%。2018年,江苏人口城乡比为2.29,比2014年上升0.42倍,五年间,其年均增速为0.08,城镇人口的增长,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江苏城镇化进程加快。

表2.3 2014—2018年江苏城乡人口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5—2019)数据整理而得。

三、城乡收入比相对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同比增长8.7%,增速同比下滑0.3个百分点,略快于GDP的增速,与2014年相比,增长40%。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与2014年相比,增长37%。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见表2.4)。2014—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曲线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其年均增速为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曲线表现为隔年升降交替,其年均增速为8.5%(见图2.3)。

表2.4 2014—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国家数据2015—2019)整理而得。

图2.3 2014—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支出情况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国家数据2015—2019)整理而得。

201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较2017年的0.467上升0.007,超过了警戒线,居民收入贫富差距有拉大的趋势。2018年,在五个收入层次中,“高收入组”收入增长幅度为8.8%,而中间层的“中等偏上”“中等”和“中等偏下”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6%、3.1%、3.7%,与2017年相比,增速都有减少,与富裕阶层产生了差距,这应该是导致2014—2018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下降的原因。“低收入组”人群收入增长8.7%,增幅扩大1.2个百分点,最低收入组与最高收入组增幅相当,但绝对增长还是低于最高组,扶贫政策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收入差距还是存在的。

从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同比增长7.8%,增速同比下滑0.5个百分点,与2014年相比,增长3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同比增长8.8%,增速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与2014年相比,增长39.4%(见表2.5)。2014—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表现为先升后降再升,2014年为最高点,增速保持在7.5%~9%之间,年均增速为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表现为先降后升,2014年为最高点,超过10%,2016年降到8.2%,为最低点,五年间,其年均增速为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增速差距最大为2014年的2.2个百分点,最小差距为2017年的0.3个百分点(见图2.4)。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却逐年拉大,2014年为18355元,2018年则扩大到24634元,五年间,城乡收入差距增加了34.2%。再看城市收入比的相对差距,2014—2018年,城乡收入比表现为稳步下降。2018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69,比上年下降0.02,高出江苏城乡比0.07倍。

表2.5 2014—2018年中国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国家数据2015—2019)数据整理而得。

图2.4 2014—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国家数据2015—2019)整理而得。

四、城乡消费支出差距缩小,农村居民支出增速较快

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同比增长6.8%,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30.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与2014年相比,增长44.6%(见表2.6)。2014—201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表现为升降隔年交替,增速均在10%以内,2017年增速5.9%为最低点,五年间,其年均增速为7.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则表现为先降后升,2014年为12%,增速最快,2017年增速8.1%,为最低点,五年间,其年均增速为10.1%。从城乡消费支出增长情况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2014年增速差距最大,为4个百分点,最小差距为2016年的1.9个百分点(见图2.5)。从城乡消费支出相对差距看,2018年,城乡消费支出比为2.15,同比下降0.08倍,与2014年相比,下降0.23倍。一方面,消费支出影响了市场,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容量,是内贸流通企业销售额的“晴雨表”;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反映了农村市场空间很大,且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很大,这是流通业未来需要加大开拓和发展的空间。

表2.6 2014—2018年中国城乡人均消费支出及增长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国家数据2015—2019)数据整理而得。

图2.5 2014—2018年中国城乡人均消费支出及增长 单位: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国家数据2015—2019)数据整理而得。

五、科技投入增加,经济改革深化

2018年,江苏的科研机构数(包括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等)为 24728 个,同比增长2.6%,与2014年相比,增长13.2%。不同类型单位包含的科研机构数增长情况有差异,其中,科研单位中有130个,同比减少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22469个,同比增长462个,比2014年增长了10.1%;高等院校中有1219个,同比增加86个,比2014年增长了42.7%。高等院校中的科技机构增长幅度最高,而科研单位却处于逐年减少的趋势。在研究与实验课题项目方面,2018年,江苏研究与实验发展课题163052项,同比增长8%,与2014年相比,增长37.6%。不同类型单位课题项目增长情况不同,其中,科研单位中有7455项,同比增加198项,与2014年相比,增长32.3%;高等院校有77219项,同比增加6237项,与2014年相比,增长4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2426项,同比增加5221项,与2014年相比,增长36.4%。科技活动人员参与从2014年的118万人缓慢增长到2018年的219.9万人。各类机构科研项目均保持比较快速增长,高等院校的科研项目增速略快,但科研单位在收缩规模的同时,其项目增长情况更突出。在研发经费支出方面,2018年,江苏研发经费支出为2504亿元,同比增长10.7%,比2014年增长了60.2%。研发支出占江苏GDP的比重为2.7%,同比上升0.07个百分点,比2014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2014—2018年,江苏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不断增长,其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也逐年提高(见表2.7)。科技进步是江苏经济发展、全面实施科技驱动战略、增强区域竞争力、率先建成创新省份的必然要求,是内贸流通业发展内在助推器。

表2.7 2014—2018年江苏科技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5—2019)数据整理而得。

为进一步分析内贸流通业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报告以高校新生力量作为积极投身到行业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代表,分别选择在江苏的本科和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应届毕业生作为样本分析。2018年,江苏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数为260106人,同比增长2.9%,与2014年相比,增长 5.9%(见表 2.8)。其中,经济学和管理学毕业生人数分别为 15705 人和48922人,同比分别增长5.7%和2.8%。2018年,高校专科毕业生数为231162人,同比减少5468人,与2014年相比,减少0.9%。五年间,专科毕业生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财经大类毕业生为50607人,与2014年相比,增长18.2%。2014—2018年,江苏普通高等教育向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数近125万人,其中,经济学类7.5万人,管理学类14.4万人;专科毕业生数117.6万人,其中,财经类20.3万人。江苏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及对高等院校科技机构的持续增加,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江苏知识人才的培养,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表2.8 2014—2018年江苏普通高等教育财经类毕业学生数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5—2019)数据整理而得。 iRNxsEMr9H78HvDQqS4zTm2QRiCUae8//wR+Kfce8Fvd8LzFJVTx2ZcgjfKIf9h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