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江苏商务发展的劣势与挑战

江苏商务发展至今,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江苏省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水平先进、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先进、商贸物流发达,但是,目前,在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之后,江苏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必须勇于面对这些挑战,迎难而上,化挑战为力量,推动江苏省的商务发展在目前的高水平之下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进展,达到世界上商务一流强省的水平。

概括而言,目前江苏省面临的与商务有关的挑战包括如下八个方面:第一,高端制造业比例偏低,服务业占比有待提升。第二,劳动和土地供给减少,生产成本优势减弱。第三,产业集群发展尚未成熟,产出附加值处于中低阶段。第四,产业发展的环保压力增强,面临的约束和成本增加。第五,南北差距仍然存在,苏北地区发展仍较落后。第六,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不足,亟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七,缺少本地跨境物流企业,跨境电商系统不够完善。第八,面临对外经济合作压力,企业“走出去”仍需加强。接下来,将对如上八个方面的挑战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高端制造业比例偏低,服务业占比有待提升

首先,江苏作为全国的制造业强省,虽然制造业处于领先水平,但仍存在短板。从全球的视角来看,江苏省的制造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高端制造业仍较为欠缺。传统制造业占比较高,而高端制造业仍较少,表现为劳动密集、原材料消耗量大的加工型产品居多。

高技术产品的大量零部件仍依赖于进口,例如,在大型船舶生产中,70%左右的零部件和核心配套设备需要从国外采购。汽车的发动机、减速器、电喷系统、底盘等核心零部件被国外厂家控制。80%以上的高端芯片和高端检测设备、50%以上的高端数控机床、75%以上的高精密减速器和伺服电机、70%以上的风机叶片所用的高纯度树脂依赖进口。而且,江苏省制造业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工业产品相对不足,企业家队伍还不够强大,举世闻名的企业家数量偏少。这导致江苏省虽然制造业规模大,但仍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总体利润率偏低。制造业中重工业比重偏高,低端制造业仍存在产能过剩现象。

江苏制造业龙头企业不够突出,数量仍然偏少。作为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在2018年发布的全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中,仅48家企业入围,位居第三。位居第一和第二的山东省和浙江省入围企业的数量分别是79家和77家 。江苏的500强制造企业数量与山东和浙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前20位的制造企业中,江苏省企业缺位。江苏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但是,位居全国最前列的龙尖端企业却相对较少,缺乏龙头效应。

其次,江苏省服务业比重仍有待提高。近年来,江苏省第三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2018年,江苏省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1%,超过了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但该比例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与一些经济发达的兄弟省份相比,差距较大。2018年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广东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81%、70%、59%、55%、54% 。可以看出,江苏省的第三产业比例不仅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和天津,也低于浙江和广东。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产业升级的路径是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渐向第二产业为主,然后向第三产业为主逐步转变的。美国2018年第三产业比重高达80.6%,第二产业比重为18.6%,而第一产业极少,比例仅为0.8%

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现代化的标志,能够促进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提升工业生产的品质。第三产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就业,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发达省份,目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提升空间较大。发展第三产业,并非以减少其他产业为代价。相反,应当是通过第三产业自身做大做强,提升其品质和产值,从而提高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占比。

二、劳动和土地供给减少,生产成本优势减弱

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生产要素成本对产品的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近年来,随着本省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可使用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快速提升,这对本省商品的竞争力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接下来分别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江苏省近年来老龄化程度严重。2018年,江苏省的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05.3万人,占总人口的23.04%,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比全国平均水平大约高5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8.32%。13个设区市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5%的有6个,分别是南通、无锡、镇江、苏州、泰州和扬州 。导致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生育意愿低下,生育率不足;二是随着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劳动要素的成本持续攀升。根据上文所述,江苏省许多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劳动力成本对其产品竞争力影响很大。

其次,除了劳动力成本之外,土地成本对企业也具有重要影响。江苏省土地面积较小,仅为10.26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第24位。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人口密集度大幅增加。2018年,江苏人口密度为742人/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四。除了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之外,江苏人口密度位居全国各省第一。这意味着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江苏主要城市房价大幅上涨,带动土地使用价上涨。地价和房价的增加,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租金成本大幅提升,导致其总的生产成本增加。

总而言之,在江苏省劳动力和土地等供给缺口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成本逐步上升。因此,为了保持经济的良好发展,必须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约使用土地,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发展人工智能,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结构的调整,提升江苏商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发展尚未成熟,产出附加值处于中低阶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全国来看,江苏一直是教育大省、科技大省和研发大省。2015—201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6.14万亿元、6.71万亿元、6.79万亿元、7.5万亿元,增速依次为7.15%、8.00%和14.42%和11%。从增速来看,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值增长有所恢复,2018年增速较快,但低于上一年的增速。总体来看,江苏省制造业的产业集群还处于发展壮大阶段,区域间、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功能还未完全建立起来,行业内也缺少领导型企业,诸多企业“两头在外”,处于产业价值链底部,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较低、研发能力匮乏,这造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局面,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水平。从江苏省的钢铁、机械、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制造业来看,这些产业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缺乏以高端技术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多数大中型企业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力不强,大多还处于产业链底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

科技研发能力的欠缺和不足,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且将产业结构局限在低附加值区域;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偏低,对江苏省吸引外资、落实“走出去”战略造成障碍。最终,高新科技的发展不足,必然影响江苏省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实施,很大程度影响去产能目标的实现,对新型产业结构的形成也造成了阻碍,从而对省内投资环境、商贸环境造成损伤。目前,工业生产已逐渐进入4.0时代,但是,江苏的许多企业还处于2.0时代,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研究成果转化率偏低。

四、产业发展的环保压力增强,面临的约束和成本增加

在环保压力日益增加的态势下,江苏经济发展和商务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发展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现阶段,发展不能以污染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增强了,这对江苏省的生产和商务互动产生强有力的约束。由于江苏省的制造业处于重要地位,且产业模式偏于重工业,因此,对环保影响较大,形势较为严峻。据江苏省环保厅统计,2018年江苏省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68%,与上一年持平。环境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较上一年下降2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共发布5次蓝色预警、5次黄色预警、1次橙色预警。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为12.1%,降水年均pH值为5.69,酸雨年均pH值为4.94,与上一年相比,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下降3.5个百分点。据生态遥感监测结果显示,全省64个城市空气微生物测点中细菌含量评价为“清洁”的测点比例为76.6%,较2017年上升9.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江苏省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环境污染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工业发展一方面拉动了江苏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资源环境对江苏省商务发展的约束力不断增强。

现阶段,江苏省商务企业的发展大多是依靠资源消耗、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这种发展方式虽然曾经为江苏省的商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必须转变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在环保约束之下,为了减少污染排放,企业需要增加环保处理设施。一些不达标的粗放型经营的小企业在政府的监管之下,需要减产乃至停产。这在以前属于外部成本,现在必须将这部分成本内部化,这就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成本,影响江苏的产品在贸易中的价格和竞争优势。

五、南北差距仍然存在,苏北地区发展仍较落后

江苏省商务发展中存在明显的南北不平衡的问题。2018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占全省GDP的比重分别为58.3%、20.5%和23.1%,苏南占比先提高后逐年下降,苏中和苏北占比先回落后稳步提升。2000年以来,三大区域人均GDP之比不断扩大,2005年达到峰值4.5∶1.7∶1,随后差距比不断缩小。2018年,三大区域人均GDP之比缩小为2.3∶1.6∶1,苏南与苏北的差距比上一年略有扩大。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看,苏南是苏中的3.24倍,是苏北的2.38倍。从2018年进出口总额来看,苏南是苏中的8.56倍,是苏北的14.18倍。从实际使用外资额来看,苏南是苏中的2.89倍,是苏北的3.09倍。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经过政府的不断努力,江苏南北差距逐步缩小,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地区差距的缩小主要体现在人均地区产值方面,但是,在国内外贸易和投资方面,江苏省的南北差距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对外贸易方面,苏北地区仍然非常薄弱,仅为苏南地区的十五分之一。要提升江苏商务的总体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苏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加大对苏北地区的国内外投资,提升苏北地区的国内外贸易,最终实现不同地区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从产业转移方面来看,第二产业仍然集中在苏南地区,从而导致苏北和苏中地区的产业结构很难升级换代。受此影响,民间资本和市场热钱也不会投入到苏北和苏中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因此,和苏南等经济更为发达地区的差距一直得不到有效缩减。从政府政策方面来看,江苏省财政对苏北的转移支付和各类经济补助逐年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政府拉动对于江苏省内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但是,政府的扶持政策不仅仅体现在最直接的经济补贴上,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通过在省内经济落后地区大规模设立开发区、创新孵化池等措施从根本上推动苏北和苏中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带动经济全方位发展。

在人才转移和科技转移等方面,受地区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苏北和苏中地区一直很难留住或吸引到先进人才,区域内本来的人力资源更多的是向苏锡常宁或者向省外的北上广地区集聚。人才的流失和缺乏造成苏北和苏中地区很难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无法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更多的时候是沦为苏南地区的产品加工地,在经济发展上自然也就“低人一等”。省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制约作用,也产生了商务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六、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不足,亟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当前,江苏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首先,江苏的经济服务化水平较低,制造业中服务化的比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江苏的制造型企业集中在加工装配环节,制造品的技术含量不高,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对诸如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行业需求过高,对科技研发、品牌维护等高端服务业需求较少。同时,制造业和服务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关联,这种独立发展、缺乏联系的发展模式导致了两种产业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

其次,江苏的服务业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是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据的比重依然不高,和欧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70%的规模相比,江苏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缓慢导致服务业难以满足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最后,江苏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创新较少。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的研发、设计、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业的创新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七、缺少本地跨境物流企业,跨境电商系统不够完善

跨境电商的产品种类多、数量少,但是批次频率高,造成了通过时间较长、海关包裹积压等后果。虽然江苏省应用先进的平台技术进行了相关的整合,但仅仅针对部分重点进出口企业。众多的中小外贸企业因为资金少、人才缺乏、信息化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仍然不能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很好的对接,无法做到数据的对接和共享,从而制约了电子通关的进行。同时,部分货物依然采用灰色通关的方式,电子商务平台不能正常结汇和退税,入境货物缺少合法的身份,安全没有保障。跨境电商因为需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顾客、文化、语言和生活习惯,从而更具复杂性,对江苏省内的跨境电商人力资源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电商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对应的语言和基本的电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国外政策、知识产权、区域习惯等。跨境电商领域的人才缺失以及培养对口人才的时间周期长,对江苏省推进跨境电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当前,江苏跨境电子商务方兴未艾,还没有建立和健全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跨境电商的交易环境和国内电子商务相比要复杂得多。没有健全的法制,当跨境电商发生纠纷时,各方权益如果不能得到保障,将对跨境电商的推进带来负面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缓慢,也将影响经济效率的提升,影响省内经济的运行。长此以往,江苏省的经济活性也将受到损伤。

江苏的南通、连云港、盐城等沿海城市具有发展港口贸易与物流产业的先天条件,但这些优势并没有与跨境电商融合,产业链环节的脱节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虽然江苏物流网络、信息化建设等相对成熟,但涉及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体系并不完备。在支撑体系方面,江苏跨境物流运作模式存在不足。江苏缺少本土成熟的跨国物流企业,与领先企业的合作也相对有限。

同时,江苏电子商务因为起步晚,大型电商平台还未形成规模等原因,使得自身在物流方面受到的制约也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协同能力差。当前,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缺乏协同,两者发展不匹配。而且除物流公司外,跨境电子商务还涉及商检、海关、国税、电商、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原有电子商务平台并未将不同部门对同一跨境交易行为的服务统一到综合平台上,海关、商检、国税等政务部门相对分离,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办理进出口业务相关手续时效率低、成本高。同时,现有平台在安全认证、产品质量及知识产权保护、政府监管、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方面亟待完善,迫切需要构建一个规范、高效、便利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第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缺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跨境物流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八、面临对外经济合作压力,企业“走出去”仍需加强

江苏的经济与商务发展是外向型的,对于贸易和投资的依存程度较高。然而,近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贸易壁垒增强,贸易摩擦增加,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不平衡。2018年,中国进出口总值4.6万亿,对外贸易顺差为3518万亿美元。江苏省2018年对外出口4040亿美元,进口2600亿美元,江苏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4.4%;贸易顺差为1440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比例约为41%,由此可见江苏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由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贸易摩擦,必将对江苏省对外贸易产生不利的影响。美国近期对我国的出口开展301调查,加征关税,对江苏省的贸易出口形成了障碍。此外,从外国投资的角度来看,近期来自北美的直接投资大幅减少,表明中美经贸关系陷入低潮,对江苏省的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了负面作用。

江苏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行省份,而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江苏省对外开放的思路和产业结构需要改进创新。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美国等国家的打压,江苏省应当突破过去30多年来固有发展模式的束缚。最后,江苏产业竞争力有待加强,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尚有欠缺,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增加值率也偏低,服务业发展不完善,尚未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打造高效、有凝聚力的产业集群,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才能更好地应对来自国际的挑战和压力。 +0C8vxu4EauO9MkFmpW7TZ9Xo6CbzuxKpCduQU3lkC832vcd8XZeejgD74Fo9O3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