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执笔姿势

写书法,首先要学习执笔之法。

书法史上提到的执笔法有多种,如五指执笔法、撮管法、单钩法、揸管法、回腕法等。我们向大家推荐的是“五指执笔法”:擫、押、钩、格、抵(见图1-7)。

擫字是说明大拇指的用场的。大拇指指肚前端用力紧贴笔管的内侧;好比吹笛子时,用手指擫住笛孔一样,但是要斜而仰一点,所以用这个字说明它。

押字是说明食指的用场的。押字有约束的意思。用食指第一节斜而俯地出力贴在笔管外方,和大拇指内外相当,配合起来,把笔管约束住。

钩字是说明中指的用场的。大指、食指已经将笔管拿稳了,于是再用中指的第一、二两节弯曲如钩地钩着笔管外面。

格字是说明无名指的用场的。格取挡住的意思。无名指指甲根处紧贴着笔管,用力把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而且向外推着。

图1-7 五指执笔法

抵字是说明小指的用场的。抵取垫着、托着的意思。因为无名指力量小,不能单独挡住和推着中指的钩,还得要小指来衬托在它的下面,去加一把劲,才能够起作用。

五指互相配合,互为作用。苏轼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不论用哪种执笔法,指与腕均需放松、自然,不能拘谨、僵硬,手上要有“虚”与“宽”的感觉。

其次要注意腕法。

写书法主要凭借腕力。手指执握在笔杆的位置,通常以中上部为宜。如果是写更大的字,则可稍高。如果是写小楷,则可稍低。写行草书,则不仅要悬腕,更要悬肘,甚至悬臂。因为写行草书,速度较快,章法变化多样,腕与臂凌空后,毛笔运行时更加灵动流畅。写小楷一类的字(包括小楷大小的其他书体的字),则可“枕腕”(右手轻轻倚靠在左手背上),有助于书写时毛笔运行过程中细微笔法的精准把控。

最后要掌握身法。

身法有两种,一是“坐势”,一是“立势”。

写字时,坐势要做到:头正、臂开、身直、足平。

头正:头部保持正向,不歪斜,眼和纸保持一尺左右距离。

臂开:两臂自然地开张,两肩齐平,右手执笔,左手按纸。

身直:身体坐得正而直,离开桌沿二寸左右。

足平:两足自然安放于地,不交叉,不跷二郎腿。

立势要注意:头与身体略向前倾,与桌子保持一拳左右距离;两臂如坐姿一样自然舒展开张;两足自然摆放,与肩同宽。 k14iVP+fTFo0KpNMwtHTv2CdyO4EHwkus2ta4oE2j920ybjl3XhHxVDK7Wbycc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