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纸

书法用纸,原本很丰富,发展到今天几乎一提到纸,大家就不由自主地想到生宣,生宣几乎成为学书者用纸的首要选择。这对学书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的确,在生宣上写字,白纸黑墨,墨色层层晕化,自有其独特的艺术美感。不过生宣不是唯一的选择,学书者万不可执着于“生宣就是最佳的书法用纸”这种观点。

就墨汁的晕化效果来说,生宣最佳,半生半熟宣次之,最后是熟宣。在“生宣家族”中,晕化层次感是否强,墨干后色泽是否鲜亮,是评价宣纸质性好坏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但是判断一张纸是否适合写字,晕化如何不是主要标准。在晋唐人的书法用纸中,“硬黄纸”为常用者。“硬黄纸”纸性偏熟,但不近于今天的熟宣,而是近于今天的手工毛边纸。因此,一个初学者学习晋唐人尺牍,如果用生宣,那么穷一生之精力,也只怕是在晋唐书法门外徘徊。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所用纸张,纸性也偏熟。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东晋书法真迹——王珣《伯远帖》,纸性也是偏熟的,开头“珣顿首顿首”几字落笔时笔头饱含墨水,却并没有晕化成一团。总体来说,清代以前书法用纸,纸性偏熟。

古代书家的书写载体,除了硬黄纸、宣纸,常见者还有绢、竹纸、各式笺纸等。今天常见的有价廉物美的毛边纸,不仅可以用于练习,也完全可以用于正式创作。 nfkpe3Qp0eLX/ufA09etdfFS9sdRifPLYaeNTvHqO3qBohrMzUuEVkbHtV120va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