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 |
根据江苏省官方统计年鉴,2018年全省营收百亿以上的软件企业预计10家,亿元以上软件企业预计1070家,国家规划布统计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4家,目前已有18家软件企业在主板上市。南瑞、中兴软创、金智、润和等8家企业入围软件企业百强,苏宁、同程、艾德无线、华云数据等7家企业入围互联网企业百强,其中,艾德无线、华云数据、无锡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3家无锡企业首次入围,也是无锡市首次有企业入围百强。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248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从全年来看,虽然2018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总的增速较2017年回落1.9个百分点,有增速减缓的趋势,但总的来说,江苏省业务收入还是在增加。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大类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完成营业收入66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8%,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达51.5%,拉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4个百分点;1—9月,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986.8亿元,增长12.0%;1—9月,全省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完成营业收入830.9亿元,增长8.1%。1—11月,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完成业务收入8866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三大类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长最快,占比最高,充分说明江苏省软件产业平台化、服务化转型在加速。
表1 2011—2018年全国及江苏软件与信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与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江苏经信委、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图1、图2和图3分别是2011—2018年全国和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及占比的变化情况。2011—2012 年,全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收入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由32.4%上升到36.05%,江苏省在此期间也保持着35%以上的增速水平,但是从2013年开始,不管是全国还是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收入都呈现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在2016年,全国增速最低,下降到12.17%的水平,对于江苏省来说,在2017年增速最为缓慢,仅占7.35%。但是从图2中可以看到,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每年的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呈现微幅上升并趋缓的形势。在2014年,该占比达到近几年最大 17.29%,2018年小幅度下降至15.69%。总的来说,虽然在2011—2018年间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所波动,但在全国的地位始终保持平稳发展的状态,充分说明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步入良好发展的阶段,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关联带动作用非常稳定,经过前期政策的消化作用,其经济效果也相应有所体现。
图1 2011—2018年全国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务收入与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江苏经信委、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图2 2011—2018年江苏省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务收入与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江苏经信委、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图3 2011—2018年江苏省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务增速与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江苏经信委、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1.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95.4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41.7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41248.5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7205.2亿元,增长7.9%。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5168元,比上年增长6.3%。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平均每位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达194759元,比上年增加14247元。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4.5∶44.5∶5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8%、15.2%和39%。
2.软件产品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2018年,全行业实现软件产品收入19353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行业比重为30.7%。其中,信息安全和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698亿元和1477亿元,分别增长14.8%和14.2%,为支撑信息系统安全和工业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
2018年,全行业实现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4756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55.1%。其中,云计算相关的运营服务(包括在线软件运营服务、平台运营服务、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等在内的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0419亿元,同比增长21.4%,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比重达30.0%;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4846亿元,同比增长21.9%。
4.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平稳增长
2018年,我国全行业实现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6.8%,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14.2%;江苏省实现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1314亿元,占软件业务收入的14.88%。嵌入式系统软件已成为产品和装备数字化改造、各领域智能化增值的关键性带动技术。
表2 全国及江苏省2018年企业个数及软件业务收入
数据来源:中国工信厅及江苏省工信厅
1.江苏省成果
1月9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公布了第25批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江苏有6家企业上榜。截至目前,江苏共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17家,在全国排名第三。其中,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新增为国家企业技术分中心。
截至目前,省电信、省移动、省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均已完成LTE网络、固定宽带网络城域网和接入网、业务运营支撑系统IPv6改造,省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完成全省骨干网IPv6改造;省电信、广电网络运营企业完成大型数据中心IPv6改造,完成递归域名解析服务器的IPv6改造,完成门户网站、网上营业厅网站IPv6改造,并完成活跃用户规模排名前10位的自营移动互联网应用(APP)及相应系统服务器IPv6升级改造;全省移动互联网IPv6用户规模已超过3000万户;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软件业务收入已经达到了4600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能够超过1万亿元,其中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收入可以达到3700亿元。
转型升级趋势比较明显,软件产业向服务化、平台化转变的趋势比较明显。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省新增省级软件企业技术中心24家,累计已经达到了129家,软件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6%,全省共登记软件注册权4.53万件,有18家软件企业在主板上市。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省大数据发展办、省大数据发展联盟相继成立,南京软博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以及江苏省互联网风云人物和风云企业评选等重大活动相继举办,形成了全省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浪潮。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60.03万件、30.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9.88万件,比上年增长6.31%;发明专利授权量4.2万件,增长1.21%;PCT专利申请量达5500件,增长19.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6.45件,增长17.56%。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43.76万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2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5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746家。2018年,江苏共有50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获奖总数位列全国各省第一。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24项,省资助资金投入8.38亿元,新增总投入72.81亿元。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0家,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至1.3%,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保持在90%左右,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45家,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60个。
2.特色城市成果
(1)盐城中润普达开创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模式
2018年3月6日,盐城城南新区下发文件将中润普达纳入园区重点扶持培育的上市公司名单,积极配合进行上市培育计划,以上市的条件和政策对接中润普达需求。江苏中润普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润普达)作为2015年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园引入的园区落地的第一家大数据企业,经过近3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在北京中润普达(集团)有限公司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中,江苏中润普达作为重要的研发基地,聚焦于如何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解决中国数十万亿元的非标资产流通问题。江苏中润作为中润普达体系底层技术研发中心之一,也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关键环节,不仅聚焦于人工智能中文认知核心技术突破,也是江苏省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江苏中润普达开创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模式,即建设一个大数据流通和交易工程实验室+一个全省大数据交易中心+一个省级政务数据中心+一个关键技术研发中心+N个产业大数据创新中心+一个孵化基地(部省市共建大数据产业园和大数据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该模式正在逐步为全国其他省市所借鉴,为推动当地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南京软博会开启软件行业盛宴
9月7日,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南京软博会)开幕,持续4天。这次大会汇聚了全江苏、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软件名企,开启一场软件行业的盛宴。今年南京软博会的参展企业达1375家,达成签约项目86项、总投资337亿元,创下历届软博会之最。南京软博会的背后,是南京软件信息服务业多年来的飞速发展。2010年,南京成为中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目前南京已经拥有自然企业4100家,从业人员突破70万人。据统计,2016年南京软件信息服务业收入已经占到了江苏全省的42%。
(3)无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联动相关产业发展
9月10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开幕,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连续第二年出席“物博会”。李强在主旨演讲中指出,2017年10月,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江苏省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加速发展。以无锡为核心,苏州和南京为支撑,一体两翼、多元发展、辐射全省的物联网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无锡“物博会”组委会透露,重大物联网项目签约落地无锡的金额超过180亿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成立50亿元物联网产业基金。无锡物联网企业集中签约项目40个,签约金额8亿元。无锡“物博会”给无锡这座百年工商业名城带来另一张叫“物联网”的城市新名片。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而今它不仅在物联网的核心——传感器上有突出的成绩,在工业设计上的美名也享誉全国,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的工业设计博览会也展示着无锡在工业发展方面突飞猛进的成果。
3.特色产业成果
(1)服务型制造企业数量增加
江苏省工信厅公布2018年度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培育企业名单,遴选出2018年度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76家)和服务型制造示范培育企业(25家)。
(2)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
2018江苏省“企业上云”大会暨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年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参加会议。近年来,江苏省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应用,推进“企业上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工作指南、组织宣贯活动、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安排专项资金,省、市联动推动广大企业用云用平台。下一步,信软司将继续加大平台建设力度,推动工业企业“上云”,实施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3)以科技创新专注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兴起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稳定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和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截至2017年末,我国小微企业法人约有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截至2017年6月底,江苏省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77家,占全国正常运营P2P网贷平台的3.64%,位居全国第六。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较为稳健,市场规模稳步攀升,互联网金融业态种类齐全,部分业态引领全国,并涌现出以开鑫金服为代表的全国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截至2017年底,开鑫金服累计成交额突破976亿,成交余额365.4亿元;2017年当年成交626.3亿元,同比增长230%,稳居全国互联网金融第一梯队。
(4)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
全省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8045亿元,同比增长11.6%,科技服务业机构总数达5.59万家,从业人员数量124.6万人,机构数和从业人员稳中有增。各设区市积极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苏南科技服务业独占鳌头,服务收入占全省的76.6%,其中,南京市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均占全省总数的1/5左右,科技服务收入达3370亿元,“首位度”进一步凸显;苏北地区板块呈现提速增长态势,服务收入1009亿元,占全省比重为12.5%,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增加2万多人。骨干机构能力持续增强。全省规模以上科技服务机构共有6177家,实现服务收入6558亿元,占科技服务业总收入的81.5%,同比增长8.8%,规模以上机构平均年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规上机构从业人员达74.8万人,占总从业人员数的60%。2018年,依托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等集聚区重点支持120多家骨干机构实施能力提升,涌现出一批品牌、特色科技服务机构和小而精、创业型科技服务公司。
(5)集聚发展成效显著
积极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特色业务,持续推进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形成专业服务特色和优势。新启动筹建南京市江北新区研创园、昆山高新区等4家省级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全省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示范区)总数达20家,共拥有服务场所538万平方米,集聚服务机构1339家,拥有专职服务人员1.8万人,服务资源、服务装备原值达37亿元,年实现科技服务收入70亿元。
(6)各类服务业态特色鲜明
研发设计服务继续领跑,共有服务机构2.6万家,服务收入达3728亿元,较上年增长12.9%;创业孵化服务不断强化,新布局建设30家众创社区,各类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达1500多家;技术转移服务日益活跃,加快推进以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为龙头的全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全省建有省级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43家,各类技术转移机构近300家,2018年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152亿元;科技金融服务成效明显,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达2300亿元,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特色科技金融机构达345家;知识产权服务链条初步形成,江苏(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成立,专利代理服务机构达367家;科技咨询服务业发展迅速,全省科技咨询机构226家,从业人员达3.4万人,服务总收入超过400亿元;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稳步提升,获批的国家质检中心达51个,检验检疫系统拥有实验室超2万家;科学技术普及服务不断完善,共命名省级科普示范社区80家,认定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19家。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近日发布2018年(第17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江苏省共有8家企业入选。其中,南瑞集团已连续多年跻身前十,排在第七名,在入选的江苏企业中排名最高。科技领先是南瑞发展之本,通过持续自主创新,南瑞取得了大量高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表3 2018年江苏软件收入全国百强名单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2017年,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累计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8936.5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243.3亿元,同比增长21.2%,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3873.3亿元,同比增长3.4%,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2819.8亿元,同比增长9.8%。为鼓励全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从全省年报数据、企业资质情况、行业影响等方面综合评估产生“2018年度江苏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十强”,并予以公布。
表4 2018年度江苏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十强名单
数据来源:江苏工业与信息化部
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日前联合发布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江苏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程旅游集团、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艾德无线广告有限公司、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