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江苏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制造业服务化。随着产品复杂程度提高、用户需求日趋个性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推下,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当今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从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制造业服务化正在推动“工业社会”向“服务社会”转型。(2)服务业制造化。服务业制造化是指服务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以实体产品为载体,进入制造业领域,生产相应产品,完成向制造业企业的转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正在引领“服务业制造化”的发展潮流,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促使服务业企业向制造业领域拓展。服务业企业通过在传统制造业的上中下游深度嵌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传统制造业的现代化升级:初级的上游原材料供给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升级成为智能仓储物流,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向工厂输送原料;中游生产环节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成为先进的智能工厂,能够高效、智能、定制化地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也有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产品本身,使之升级为智能产品;下游的销售和售后等相关服务环节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销售和在线服务。此外,互联网企业还会把自己专长的服务业管理方案运用到制造业中,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3)服务外包化。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外包强调技术,更多涉及成本和服务,如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强调业务流程,解决有关业务的效果和运营的效益问题,如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知识流程外包是服务外包的高端部分,解决的是发包企业依靠自身技术无法实现的服务,如数据分析服务、市场情报服务、专业技术服务。(4)全球价值链分工促使服务业和制造业分离。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服务的可贸易性大大增强,这诱使企业按照各地的要素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服务环节。全球价值链分工将会促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聚地,而高端人力资本丰裕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地。

目前,全球产业结构正向“服务型经济”加速转型,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和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态势日益明显,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多方位的贡献价值。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制造业强省的目标坚定不移,因而对于以现代服务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路径和方式的认知更应摆上新的高度。江苏服务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新引擎作用正在持续释放,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争创创新发展新优势,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行动,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

(一)高质量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高质量,涵盖了供给、需求、配置、投入产出的高质量,以及收入分配的高质量,乃至国民经济循环的高质量。推动高质量的供给,就是要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牵头召开服务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强调要从深化改革、培育品牌、鼓励创新、分类引导、扩大开放等五个方面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发展要把握“高质量”的根本要求,以保持服务业较快增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化服务业高水平全面开放、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和消费满意度为着力点,推动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台阶,以此巩固经济“稳”的基础和增强“进”的动力。2018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深化部署,并明确提出全省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围绕重点打造的制造业集群着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江苏省产业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二)创新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要求“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其中列举的重点领域大多与现代服务业息息相关。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提出要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江苏省进一步聚焦产业前沿,鼓励积极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以新需求、新趋势、新基础、新生活为方向,大力培育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着力形成以创新驱动为内核的服务经济体系,把服务业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新动能发展的先导型引领型力量。

(三)跨界融合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跨界融合是新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产业边界日益模糊,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产业跨界融合是以创新供给为导向,以新科技和新平台为依托,以现有产业类别和资源要素的相互渗透、融合或裂变为形式,重新整合利用,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或突破。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产业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在跨界融合发展思维的引领下,不断依靠市场机制改革和市场主体创新来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以一、二、三产业和服务业内部融合渗透发展为主线,营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推广“互联网+”“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着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和高效化转型。

(四)扩大开放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重新调整其全球产业布局,发起新一轮服务业产业转移,服务业开放发展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江苏以制造业开放为重点构筑了开放型经济优势。“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是江苏省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顺应国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和国际服务贸易跨国转移加速的趋势,把握发展新机遇,逐步扩大江苏省服务贸易比重;另一方面要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尤其是以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为重点推动制造业全球化布局,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推进江苏省质量提升行动,努力打造更多走出国门的“江苏制造”“江苏建造”“江苏服务”“江苏创造”品牌。 QsdWXeM8Ec/mbMc/P2U1SZf4tMDo8sA0vloiiI+okaXS1OJCETJpZSogyMyCENz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