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江苏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待提升的方面

在经济增长缓中趋稳的背景下,我国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更迫切的是要提高“含金量”,实现发展的提质增效。

总体上讲,服务业发展是不是高质量,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判断:一是服务业结构是否优化。要使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满足发展享受型需求的消费性服务业较快增长,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为产业升级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服务业动力是否转换。要使服务业发展从依赖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转为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三是服务业效率是否改善。要使服务业生产率拉近与标杆国家的距离,在更少、更绿色投入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可持续的产出。四是服务业企业是否壮大。要使企业基于提供质量更优、标准更高的产品或服务,获得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使一些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解决方案等,拓展全球布局,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增强自身实力。

1.产业升级相对滞后,质态效率有待提升

由新一轮信息技术驱动的“结构大调整”时期,江苏没能充分发挥之前的基础优势,在具有引领性的产业领域尚未形成领先优势。与互联网经济相关的真正起源于江苏的创新型业态并不多,现有企业大多属于被动迁入型和追随型。凭借传统产业的基础优势,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情况良好,但并没有特别突出的领域。

2.科技引领作用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服务业整体创新能力偏弱,向制造业输送技术、知识密集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发挥不够,在人工智能、基因生物、区块链等前沿科技领域缺乏前瞻性布局。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偏“国字头”,科技服务中介“小、散、弱”。

3.生产性服务业对江苏制造的支撑能力有待提高

制造业服务化存在多重制约,载体建设滞后,综合性服务平台和功能区依然稀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总体投入不足,发展速度偏慢,制造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不够紧密,自给自足能力不足。

4.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精细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能级不高,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化的服务供给不足,发展粗放,质量偏低,个性化供给缺口较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偏低,品牌企业相对较少。

5.服务业合理和科学的区域分工格局还未完全清晰

区域发展不平衡,存在产业重构现象,服务业发展内源性动力不足,基于提供中间需求的分工拓展能力不够。部分服务业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有限,尤其在高端服务业领域和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更为明显。 x4K83S5RCZ7EdpJ1ch1/D0pBA3JWdz0nTemtpxStGyVudNfjowmsBJ8KksAYptG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