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三、存粮的秘诀

二十三、存粮的秘诀

作为台湾的父母官,陈瑸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老百姓有饭吃。粮食问题历来是敏感问题,历朝历代都是缺乏或极度缺乏。

刚好相反,台湾的粮食不是少了,不是缺粮,而是多了,过剩。由于台湾地区雨水丰沛,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很好,自古台湾“野沃土膏,物产利浦”,粟米充足,清初台湾岛上人口不多,故台湾粮食一直有富余。

台湾粮多既伤官又伤农。

伤官是台湾官府因为粮多仓储吃紧。就台湾一县而言,监、积等仓粟现存三万余石,每岁额征田园正供粟四万六千六百石;除支放各营月粮外,每岁贮仓尚余二万数千石。存粮要仓库,年年要新建仓库,官府拿了此事一直头痛。

台湾的气候特殊,阴凉潮湿,雨水频繁,岛上建筑用料无非木石砖瓦,有石灰粘合,苦受鼠患,不仅如此,更麻烦的是隔湿防潮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建仓储通风设备、降温条件、抑霉杀虫水平都相当落后,根本达不到长年存放粮食的要求,每年既要被老鼠消耗不少,又要霉烂大半。粮食一多,好事就办成了坏事,无辜耗损的就大。“粟贮在仓,热湿交攻,势必浥烂;浥烂日甚,势必亏空;亏空发露,势必参追。”

县衙的知县也好,县丞也好,都为粮食之事烦恼。每每收上来的粮食不是被老鼠吃了就是白白烂掉了,普通百姓也要跟着倒霉,许多人被虎狼官吏逼倒在粮食霉烂上。何以此说?因为所有的钱财都由百姓所出,而最后倒霉事也归于百姓:“起盖仓廒,必费民财;盘量仓粟,必劳民力”。

粮食不断烂掉,官府就不断盖新仓,建仓要钱,钱从何来,只能取之民间,因此,台湾百姓挥汗如雨劳神费力每每粮食丰收了,麻烦也来了,交了粮食还要交建仓的摊派,官府盖新仓另交租税,百姓怨声载道。

陈瑸抵台后百姓对此普遍反映强烈。

民脂民膏,百姓不堪重负,百姓就指望陈青天帮忙解决。

陈瑸接手了不能再走丰收了多收了再建仓储的老路,他痛斥过去之做法:“今岁盖来岁之仓、来岁又盖来岁之仓,民财有限,奚堪年年刮取!岁终有盘、署印有盘、新任有盘,官官盘仓、日日供役;一盘动辄数阅月,一役不下数千夫。民力几何,何堪此重困?”

怎么办?

这一天,李县丞来请示陈瑸,说全县的粮仓都已经满了,是不是该着手盖新仓了?

陈瑸没有回答李县丞盖还是不盖,却给李县丞说了个典故:

以前,有户人家有块菜地,离家门不远,在去菜地的路上有一块石头立在路的中央,家里的大人孩子要去菜地,一不小心就被石头绊倒了,时常摔得皮开肉裂。有一次主人的小儿子又被摔倒了,小儿子就对父亲说爹,为什么不把这块石头搬走?父亲说要是能搬走还等你说,你爷爷手里就搬走了,还等到现在?搬不动的,还是绕着走吧。

小儿子也无奈,只好绕着走。走到自己大了,娶了媳妇,媳妇又去菜地摘菜,一不小心又被石头绊倒了,就又跟丈夫说把那块石头搬走吧,害人。丈夫说要是能搬走我爷爷手里就搬走了,搬不动的。媳妇不信,自己去搬,石头一动不动,看来真是搬不动了。可有一天,媳妇提着一桶水去浇菜,急急忙忙走着,不小心又被石头搬到了,一桶水全都浇到石头上了,水沿着石头慢慢流了下去,媳妇坐在石头上喘气,歇了一阵,口里还在骂这块鬼石头,真是害死人,末了,还使劲踢了那块石头一脚,她这一踢不要紧,那块石头居然动了,媳妇傻了,那么坚固的石头怎么会动了呢?是不是自己眼睛看花了,就再摇一摇石头,果然,石头动了,媳妇赶紧用锄头来挖,石头底下的土以前她也挖过,从来都是挖不进,那土质坚如磐石,可今天一挖,过去的硬土现在一下子都松了,终于,媳妇把石头底下的土都掏空了,再使劲一推,石头终于滚开了,滚到了路边,从此,这块挡住这家几代人的石头最终被他们家媳妇搬走了。

妻子跑回家告诉丈夫,丈夫根本不相信,说不可能!

“你自己去看看吧。”妻子说。

丈夫就跑去看,一看,傻了,这怎么可能?这块石头立在这个路中间不知有多少年了,他们家祖祖辈辈的男人都曾经挖过,谁都没有把这块石头挖走,今天怎么就被自己的媳妇挖走了?

“你怎么挖走的?”丈夫问。

“我就这样挖的。”妻子就把自己挖走石头的过程说了,现在她终于明白,不是她比丈夫家祖祖辈辈的男人都厉害,而是因为有了那桶水把石头底下淋透了,石头才松了,以前,丈夫家祖祖辈辈挖石头都是在石头底下的土结成坚固的板块才去挖的,而且每每都是天晴的时候才去挖的,怎么能挖动石头?只有当这桶水把石头底下的坚实的土层松动了她才挖动了石头……

典故说了,李县丞还是不太理解这跟要不要盖粮仓有什么关系,就问:“陈大人,您说的典故很精彩,可这跟眼下盖粮仓有关吗?”

陈瑸说也许什么关系都没有,但什么时候都别把话说死,那家人的媳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可就是她发现了挖走石头的秘诀,我们现在也是要找到解决存粮的秘诀,显然,再加盖粮仓不是办法,每年都加盖,何日是个头?

“可是……”李县丞根本就没有想过还有别的办法,就像那个媳妇的丈夫、公公、爷爷,还有前面的祖祖辈辈,谁都没有发现原来石头遇水就会松动,只有当这家的媳妇无意中一桶水浇上去问题才突然得到解决,现在,陈瑸正是想找到那桶水。

陈瑸之所以是陈瑸,就因为他当官肯动脑子,有办法,到了他手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显然,他不可能再建仓了,不建仓怎么办?拿仓库里的那些发霉的谷子怎么办?他想出了一招:让仓库里的谷子流动——敛散仓粟、出陈易新!

具体做法就是:“每年三、四、七等月,每每青黄不接之际,此宜散仓粟出粜时”。

每年春夏青黄不接、百姓手中无粮之际开仓济民,或借或卖或赊,随市散集,粮食都出去了,官府存在手中的是钱或借据;到了每年秋成后于十二、正、二等月,此宜“敛粟入仓时也”借的归还,卖的买回,秋收以后就会有源源新粟补仓。当时就有官吏说,百姓买去还好,借去赊去不还又如何是好?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陈瑸说首先要相信百姓,一般情况有谁不还?真有困难不还也行,人吃了总比老鼠吃了要好,比霉烂要好,我就不信都会不还!结果并非那些官吏所预料,百姓个个都守规矩,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年年都可如此,这样,既保存了一定的仓库储存,又解决了仓粟年久腐烂的问题,同时还解除了青黄不接时台湾市场对粮食的急需,一举三得!

那桶水终于找到,石头低下的土就松了。

此举实施之后解决了台湾粮食存放的一大难题。 +I3v07vPiwVKOTn6mEkykfKvruE+X4qDr5wAjetMjaZgKB2/lwn09jWDRKO+y5R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