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小窗幽记》(实为《醉古堂剑扫》)一书,旧题为“眉公陈先生辑”,陈眉公即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眉公是他的号,他是晚明名士,长期隐居,交游广阔,著作甚多,在当时影响很大,但本书其实并不是他所作。对于这个问题,清风先生做过精审的考证(参见其译注《小窗幽记》前言),在此只简单说说几个最重要的理由:

第一,目前见到的《小窗幽记》最早的版本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问心斋刻本,除了这种本子题名为“眉公陈先生辑”外,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陈继儒有此种作品。

第二,明天启四年(1624),陈继儒67岁,《醉古堂剑扫》问世,其书与《小窗幽记》的绝大部分内容是相同的,辑纂者为陆绍珩。

第三,在《醉古堂剑扫》的“参阅姓氏”(参阅即参与校阅,多是挂名来给书添些噱头)中,陈眉公的大名就列在首位,列出的“采用书目”中也有陈继儒的作品《眉公秘笈》《岩栖幽事》,这也能说明《醉古堂剑扫》的作者不是陈继儒。

综合以上几点,《醉古堂剑扫》的辑纂者应为陆绍珩,应该是此书刊出后在国内流布不广,而陆氏声名不显,乾隆时期书商借陈继儒之名重新以《小窗幽记》的书名刊行牟利,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误传。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在日本一直以本来面目流传,今存日本嘉永六年的刻本,更是善本。另外,在清雍正七年(1729)李家声就先盗窃此书题为《山房积玉》刊行,影响不大。

本次注译,限于丛书体例,仍题为《小窗幽记》,署陈氏之名。随着大家对《醉古堂剑扫》越来越熟悉,恢复陆氏辑纂之事实应该会实现。

根据《醉古堂剑扫》的内容,我们只知道:陆绍珩,字湘客,松陵(今江苏吴江)人,号称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的后人。他在自序中说:

昔人云:“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或曰:“尽则安能?但身到处,莫放过耳。”旨哉言乎。余性懒,逢世一切炎热争逐之场,了不关情。惟是高山流水,任意所如,遇翠丛紫莽,竹林芳径,偕二三知己,抱膝长啸,欣然忘归,加以名姝凝盻,素月入怀,轻讴缓板,远韵孤箫,青山送黛,小鸟兴歌,侪侣忘机,茗酒随设,余心最欢,乐不可极。若乃闭关却扫,图史杂陈,古人相对,百城坐列,几榻之余,绝不闻户外事,则又如桃源人,尚不识汉世,又安论魏晋哉?此其乐,更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第才非梦鸟,学惭半豹,而一往神来,兴会勃不能已,遂如司马公案头常置数簿,每遇嘉言格论、丽词醒语,不问古今,随手辄记。卷以部分,趣缘旨合,用浇胸中傀儡(块垒),一扫世态俗情。致取自娱,积而成帙。今秋落魄京邸,睹此寂寂,使邓禹笑人,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因共友人问雨花之址,寻采石之岩,江山历落,使我怀古之情更深,乃出所手录,快读一过,恍觉百年幻泡,世事棋枰,向来傀儡(块垒),一时俱化。虽断蛟剸笔之利,亦不过是。友人鼓掌叫绝曰:“此真热闹场,一剂清凉散矣。夫镆邪钝兮铅刀割,君有笔兮杀无血,可题《剑扫》,付之剞劂。”予曰:“一编自手,率尔问世,得无为腹笥武库者嗤乎?予笥不能尽书,余目不能尽笥,余手不能尽目,安用此戋戋者?”友曰:“不然,清史浇肠,筏言洗胃,片语只字,皆可会心。但莫放过,何以多为?”余唯唯,搦管书之,以识予逢世之拙,聊以斯编寄趣云。时甲子重阳陆绍珩题

这里的甲子,正是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结合他的自序与每一集前的小序来看,陆氏是一位胸有不平之气却无法有所作为,只好寄情于山水笔墨的士人,他生当晚明国事难为之际,平日就有心收集一些名言警句,最终编成了这样一本集子。

本书为辑录其他作品中的文字而成,在辑录的过程中或有改易。作者自己列出所采书目如下:

史记 汉书 渊明别传 唐书 唐语林 唐世说 鲁望集 欧阳漫录 东坡外稿 山海经 博物志 苏米谭史 古逸史 世说新语(补正) 皇明 通纪 明世说 太平广记 玉堂闲话 见闻纪训 杨升庵丽句 尧山堂外 纪 冷斋夜话 挑灯集 初潭集 唐伯虎集 祝枝山集 遵生八笺 眉公秘 笈 松窗杂录 国史 婆娑园语 何氏语林 岩栖幽事 倩园快语 王百谷 集 招隐集 清适编 芸窗清赏 小窗五纪 舌华录 白氏长庆集 骆宾王 集 汉武内传 青楼韵语 李氏藏书 徐文长集 焦太史集 三袁文集 漱 石闲谈 闲情小品

实际采录的,应当还不止上述作品。这些作品中,有的作品本又抄录了其他作品中的文字,加上陆氏有意无意的改动,故而考索《醉古堂剑扫》书中条目的出处也就变得格外艰难。根据许贵文先生的研究,本书采录得最多的有洪应明《菜根谭》(120余条)、吴从先《小窗自纪》(120余条)、陈继儒作品(数十条)、屠隆《娑罗馆清言》与《续娑罗馆清言》(40余条)。(参见许贵文《醉古堂剑扫研究》)

本书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共十二集,收录历代格言警句1500余条(具体数字因各本分段不同而略有出入),内容十分丰富,所以有人称它为晚明清言小品集大成之作,不无道理。它具备清言小品的优点,那就是言简意丰,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心宜的句子,获得高级的审美体验。当然,它也具备一般清言小品的缺点,那就是刻意标榜,流于做作。这些,相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有判断。

有人将本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合称为“处世三大奇书”,这个说法,可说有一定道理。《菜根谭》胜在深刻,《围炉夜话》胜在平实,本书则胜在多姿多彩。十二集其实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出世、入世、情爱,这也是许多人的精神发展历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三类问题。三书合读,相信读者对于明清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选择会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我们今天为人处世也会有参考价值。从文学层面来说,本书旁征博采,文采可说是最突出的,在阅读过程中,不时就会出现精妙的语句,让人眼前一亮。

因沿用《小窗幽记》之名,本次译注,以乾隆三十五年刻本为底本,以日本嘉永六年(1853)刻本《醉古堂剑扫》(常足斋藏板)参校。限于丛书体例,各条一般不注明出处(对理解原文有帮助的除外),陆氏所辑之文,或有改易,能说通的保留,不轻易改字。实在不通的,查对原文校改,不出校记。前面出现过的典故,后面不再详注。

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尽量简约落笔以保持原文味道,有些浅显的条目,不译或改动一两字,是谓“以不译译之”。有的内容,辑者编入两处,也能见出辑者的趣味,不做特别说明。

本书在译注过程中从许贵文先生的著作《小窗幽记译注》与《醉古堂剑扫研究》受惠特多,对清风先生的著作也有所参考,在此对二位前辈表达由衷的敬意。注释时使用的工具书主要为《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本人才疏学浅,勉力译注此书,必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方家读者批评指正。

要说明的是,本次限于丛书体例,出版的只是全书部分原文及注释,全集之梓,留待来日。 vUccj75EOEnEplcmE+iemdU6Bqi6G8NbErTx/n02cMbU8tdmdt7MOgaL1tqa3z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