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格之养成
1916年12月15日在上海青年会之演词

题解:1916年12月15日,梁启超在南洋公学讲演后,晚上又到上海青年会(梁为该会会员)作讲演,听讲对象主要为青年学子。讲演辞后发表于16—18日《时事新报》。这篇讲演辞初步阐发了梁启超的人格主义哲学思想。这一思想初步形成于1910年代,192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此讲演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人”学概念,即人是合神格和兽格二者而成者:所谓神格主要指人的精神、理性,所谓兽格主要指人的生理、欲望。但二者常常矛盾,主要表现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现在与未来的矛盾、个性与群性的矛盾。如何调和这些矛盾,使人格得到发展、完善?梁启超提出了具体的修身工夫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达身体,注意兽格;二是当兽格和神格相冲突时,服从良心之第一命令;三是扩充自己的人格,使个人人格与社会人格相一致,合小人格为大人格。其中,后二者乃是儒家工夫的具体运用。

启超为会员已四年,愧无所尽,今晚得与一堂相会,极以为幸。今所欲言者,或者诸君以为太迂远,但启超常以为不从改良社会下手,则中国决无可为。但言改良社会者甚多,而可观效果甚少,推求其故,则中国一般对于高尚理想,不能听受故也。此种风气不先改造,则社会改良亦为无根。所以改造之者,则输入与时势相应之学说,且使人人对于此种学说,发生信仰,然后空气一变,根本已定,而枝叶处自易易矣。青年会于改良社会最为尽力,故极愿以青年会为机关,而传布一己所怀抱。虽今晚所言,为不成系统之论,然启超所以尽力于中国之理想,即在于是,故以今晚为发端,而与诸君讨论之。

讲演之题,为“人格之养成”。“人格”二字,蔡公松坡于云南誓师时,尝有“为国人争回人格”之语,诸君当知之。故近来“人格”二字,为社会流行语。然此二字作何解释,法律学者、哲学者,千言万语,尚不能尽,以启超学力,何足以当此?且亦决非一场演说所能尽,故但就所想到之一部分而略言之。人格者,简言之,则人之所以为人而已。中国先贤有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然则先贤之意曰:若何若何则为人,否则非人,其限界虽严,而差别而甚微。究其所以为人之处安在?启超尝为杜撰一名词 ,曰:人者,合神格与兽格二者而成者也。昔人有言“与天地合其德”,此为神格;人生不能无男女饮食之欲,此为兽格。夫神与禽兽,两不相容,如何合在一处?而不合则不成人,何也?但有皮骨固不可,而但有灵魂,又安在其可?若是乎,取此二者而合之,亦大不易,故为诸君论人格之调和发展。一人身上,矛盾处极多,现实与理想相矛盾,现在与未来相矛盾,个性与群性相矛盾。譬如四肢五官,因生理作用之冲动,有不能不听其所至之时。饥则不能不食,学则非休息不可,受人怒骂非生气不可,见奇象非战栗不可,皆生理上之冲动也。

自生理言,则人与禽兽无异。然有不同处,则禽兽有食即食,其为他兽而设与否不问也。惟人不然,其饥而求食也同,但下手之前,常先自问曰:此食究属我欤?非为他人设欤?食而过多,不能无病欤?食后不至生后患欤?凡此种种,不以求食之故,而忘社会中人我之界。此外,若男女、财产,无一而不经此阶级 。此何物乎?曰理性是也。有理性然后能判断研究,而人之所以为人者,于是乎在。然一人之身,理性与生理常起冲突。譬之人当饿时,不至任意夺人之食;然饿至不了时,常人耐四五时之久,再上者耐至七八时,再上者耐至十二时、二十四时,谓自甘坐毙,不思得粒食以自饱,世间决无此理。此现实与理想之矛盾者一也。为将来饱食暖衣计,则目前不能不操作;为将来学问大成计,目前不能不勤苦。如是欲求将来安乐,则现在不能不劳苦;现在不劳苦,将来必有受苦之日。如是将来乐,现在苦;现在乐,将来苦。此现在与未来之矛盾者二也。人与禽兽〔不〕同,爱己而外,则爱人。爱己不学而能,爱人亦不学而能。老母之爱子也,可谓至矣、尽矣,此爱人之超乎其极者也。其他若爱夫妇,爱亲戚朋友,推而广之至一乡一村、一县一省、一国一世界,程度有浅深,范围有广狭,要其为人,则一而已。然常人因一己之故,至于排斥他人,此则一时间人己之冲突;而为永久计,势不能独爱己而不爱人,或爱人而不爱己。此个性与群性之矛盾者三也。夫一人之身,备此种种相异之性,此为一种不可解之秘密。而为人之道,则取此不相容者而调和之耳。调和则人格完全,不调和则为人格分裂。诸君闻分裂之说,当以为奇闻。昔人有五马分尸之说,既无五马,既非尸,何得谓分裂?应之曰:不然。人身之矛盾性质,若是其多,苟非有以调和之,则偏轻偏重,莫知所向,而心境之不安,莫此为甚,故曰分裂焉。譬之有人刻意求作坏人,则不过一坏人耳,而人格不为分裂。抑知人总是人,求为一完全禽兽而不可得。当其重现实也,则理想扰之;当其重现在也,则未来一念扰之;当其重个性也,则群性扰之。此憧憧往来之状,天下痛苦莫甚焉,虽不谓为人格之分裂,安可得乎?考中外古今之学说宗教,不外二者:其一重现在实际,譬诸伦理中之功利主义,政治学上之多数幸福,此为乐天主义,此偏于兽格之学说也。其二则以现在为污浊,为苦恼,为过渡,而究竟则在将来,死后则升天国,此偏于神格之学说也。两者均不免有弊。盖人自比于禽兽固不可,然不顾血肉之躯,而但求灵魂之超脱,是否可能,原属疑问。即能矣,而谓人生在世,专为受苦,必到天国,乃有乐境,则人世之无意味,莫过是矣。夫所以为世界者,求人类之安全,求文明之进步,必焉锲而不舍,然后有日新月异之象。如其不然,离人事而讲超脱,则世界安有进步可言乎?由此而知,所以贵有人格者,则将理想施之于现实,将未来显之于现在,将个性充而至于群性,此其要义也。

然诸君必问曰:此工夫之下手处若何?则我以为人而无肉体,其精神亦无所附丽。此在上帝容或能之,非所语于人类也。故为人者,第一贵在发达身体,注意兽格一方,简言之,则成一强而善之动物而已。既言动物,则动物之所能者,当尽力学之。譬诸动物学者,谓动物平均寿命,视长成期加四倍。如马之长成为两年,故其寿命为八年。人之长成期,或云二十岁,或云二十五岁,如是人之寿命,应为百岁。伍秩庸 自言必活至百余岁,此并非奇论,乃人类当然之权利也。然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则以用力、用脑之处,有所偏胜,乃致夭折,不独己也。先天之传授有厚薄,因而身体有强弱,又不独一家以内已也。或以瘟疫而死,或以战争而死,此则意外之事,非人所能用力。人所能用力者,则本身范围以内而已。然公众之责,亦不能不尽,如防疫、卫生之类是也。一己方面与社会方面,既做了若干年,则以后数十年平均寿命,必从而增进。欧美人寿命,较中国长,现在欧美人寿命较二十年前长,其效大可见矣。故兽格之不可抹杀有如是者。若就反面之神格言之,其理正与此同。今有人焉,专重精神,而不知身体之可贵,不特身体不保,且精神受亏。譬诸讲演,讲与听皆精神事业也。若无此健康之躯,安从而听而讲?且有时因生计不足,而精神痛苦而人格不保者有之矣。如是不独身体,即家计亦不可不管。然既有身体,既有精神,而二者常相冲突,或以现实害理想,或以现在害将来,或以己害一群,则如之何而可?启超有一简单之语告公等,则在服从良心上之第一命令而已。诸君知良心为物,时时对于诸君而发言,即诸君不愿听,而良心之发言自若。而第一句大抵真语也,第二、第三则有他人为之代发言者矣。譬诸父母病则之良心第一语必曰:君非回去不可。而第二句则曰:奈我外间妻子之乐何,奈我海上逍遥之乐何;第三、第四句或者曰:父母虽亲,奈路上辛苦何,奈归而无益何。此皆自行掩盖之语,非真语也。听第一语,则精神安而身体必不痛苦;听第二、第三语,则身体受亏,而精神永无安宁之日。又如与外国战争,第一命令则曰:汝非去不可;其第二、第三语则曰:路上辛苦,性命宝贵。然当知人孰无死,死又何足惜!或者临阵而逃,则刑罚随之,其痛苦为何如乎?由此言之,良心之第一命令出于天然,本于公理,有归束,有折衷,而人格调和之大方针也。所谓调和发展者如此。次论人格之扩充普溥。

人之在世,惟其有我而又有人。我之外,则以与我同者,谓之为人。如是,一世之内,不能但有我而无人,灼灼然也。我固当重,而人亦不可不重,故尊重自己者,非尊重他人不可。人与动植物异者,以凡称物者,其本身无价值,必有人用之,而后价值乃生。譬之狗之为用广矣,可守夜,可为猎狗,故有人出重金以购之者,如广东人之嗜狗者,则杀而食之而已。又如一完具之茶杯,当其供饮也,则用为杯;忽而需杯之磁片,则惟有碎之而已。故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夫上帝视人,或者与人类之视禽兽同,吾侪不得而知之。但以物与人较,则物者,人类之器械,而非有自觉者也。至于人则不然:以身为人用固不可,以他人为我用亦不可;以身为人有固不可,以他人为我有亦不可。今论至此,则蔡将军所谓“争人格”之语,可得而明矣。袁世凯以金钱、以权力奔走一世,视天下人若器械,视天下人如妾妇,视天下人为奴隶,苟有不从者,则从而驱除之。蔡将军之所争者,即争此物也。夫所谓不可为人所有者,则以中国伦理,有子为父有、妇为夫有之说。此非孔子之真学说,后儒附会,乃生此谬论。夫人而可以为人所有,则人可以为货物,岂不与人格之说大相冲突乎?此义既明,乃可语人格之扩充。孔子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尽其在我,更推我之所有者以及乎人,则人之天职尽矣。故人既不可自贬以与物同,亦不可贬人以与物同。不自贬、不贬人固善矣,更推而上之,求所以立人达人,则社会道德有不进于高明者乎?夫袁世凯之可恶,固尽人而知之矣,然诸君当知今党派之现状,正与袁氏同。甲持一说,乙持一说,对于反对之见解,则唾骂其人,视为大逆不道,则以去袁为心者,孰知其不能尊重他人意思,与袁氏等乎?夫人各有一意思,此何奇之有?我而欲强人从我,则劝导之而已。一次不从,则再劝导之。若曰:不准不从,不从不可。则天下宁有此理乎?如启超之讲演,以吾之意见与诸君相交换,一次不足则二次,二次不足则三次,如是方得谓为尊重他人人格也。如骗钱者,乘他人精神上之不防备,从而有所取盈。人知骗钱之为可耻,抑知不尊重他人人格者,亦无非强夺巧取而已,而世不以其事为可耻,抑亦奇矣。第一段中既言一己之当修养,惟一己不能独存,必赖他人维持,故人格之扩充尤为可贵。今欠钱而不还,或受恩而不报,人必曰此人无人格。然诸君亦知,吾侪人人对于社会,乃一大债务者乎?惟社会有无穷恩典与我辈,而我辈乃得生存。诸君读《罗滨生漂流记》 ,罗氏以一人开辟荒岛,作舟则采木,求食则自耕。故无社会之境,非人人自为罗滨生不可而已,用刀非先开矿不可,捕鱼非先结网不可,结网非先求麻不可,如是尚可以为人乎?吾侪出世以后,有室可居,有路可走,皆先辈心血所造成,传于吾辈之遗产。而生斯世者,则日取此公共遗产一部而消费之。专为己而不为社会者,是专以浪费为事者也。家中子弟,专以嫖赌为事,遗产荡然,则家不能存,而国亦犹是耳。常人常曰:此物是吾所有。而实则可以为一人所有者,亦仅矣。譬诸衣服,则原始以来,以有养蚕者、种麻者,乃得而成,无养蚕,无种麻,则衣服何由而来?然则所谓自己所有者,实皆社会之赐也。吾著一书,曰梁启超之著作,此皆无耻之言也。何也?使中国无文字,则书何由成?无尧、舜、禹、汤、周公、孔子之思想,则书何由成?又如新学家读了外国书,受了外国教育,乃有种种新著作。然则大圣、大贤与夫大思想家、大学者,皆吸尽社会精华,占尽社会便宜,多分了此社会公共社产,乃以有成者也。诸君既明此义,则知非有社会,一人不能造成。然则人之所尽于社会者,宜何如耶?夫取产业一部而消费之,此本无伤。然一方消费遗产,而他方则发达之,乃为尽一身之天职。况以四千年古国如中国社会,皆圣贤、豪杰心力所造成。则今日中国人所以增加此遗产之义务,为何如耶?过去之人而无此义务心,则社会已早消灭;现在之人而无此义务心,则社会早晚间必归于尽。可不惧哉!欧美义务心强,故遗产厚;中国义务心弱,故遗产薄。今后而不想增加,不想报答,则中国之遗产其殆矣。如是人格之溥遍云者,当知一人不能离社会而独存,而二者一体者也。有社会的人格,有法律的人格。地方团体,法律上之人格也;社会者,事实上之人格也。二者皆合无数小人格,乃造成大人格。大而不发达,则小不发达;小而不发达,则大亦不发达。一人为我,而与我相关者,有县、有省、有国,故以启超言之,则为我新会,我广东,我中国。我固当重,而凡可以与“我”字相联属者,不可不同时使之发达也。此之谓人格之扩充、溥遍。

现在社会风气日坏,非人人心目中有高尚理想,则社会无由改良,而青年为尤要,故略述所怀,使启超所言,有一二语可以为诸君受用者,启超之幸,何以加之! TZyI1AAafN//hvsicXX+1k1/lbhbLTkSYBhH8Ex7LBR6EO5BiJdNjuBfoyeYQyR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