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牧童画家

你可能没有亲眼见过名画。其实,很少有人亲眼看过。只有到国外或我们国家 的几个大博物馆里,才能看到那些珍贵的名画。大多数人只见过名画的图片,就像我们只见过印有尼亚加拉瀑布的明信片,却没见过尼亚加拉瀑布一样。但是,图片至少能告诉我们瀑布是什么样子。同理,名画的图片也能促进我们对名画的了解。当然,图片和名画本身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假如,你看的是名画的黑白照片,那你可要发挥想象力,才能还原它的本来面貌。

古希腊绘画之父名叫波利格诺托斯。两千年后一名叫契马布埃的意大利画家成为意大利绘画之父。契马布埃生活在意大利中部城市佛罗伦萨——一座享有“花城”美誉的城市。契马布埃的作品存世不多,那些所谓他的画作里有许多是伪作。从流传下来的画来看,我们很难相信他是位伟大的画家,按现在的标准,他可算不上伟大。可在他生活的年代,他比两千年以来的所有画家都有成就。他曾画过一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人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好得不能再好了。于是,人们像过节一样,敲锣打鼓,举着彩旗,把画像从契马布埃家里迎到教堂里。

《方济各修士》是契马布埃的一幅名画。修士是终身行善的圣徒。方济各会是方济各创建的修士组织,也叫小兄弟会。所有会员加入时都要对上帝发誓要像耶稣那样救苦救难。他们不能有私有财物,不能娶妻,必须一心一意做好事。他们自己种地,盖房子,而且他们的头顶上不能有头发,这样大家一眼就能分辨出他们的身份。这种剃光头发的做法叫剃度。修士一般着棕色粗布带帽长袍,腰间系着一根粗绳子。

在读下文前,我事先声明,别指望能看到漂亮的图画。因为下面这幅画画得非常难看,你看了后一定会说:“这人长得真丑!”那人就是方济各,他头上画着一个叫光环的圆圈。画里的圣人头上都有这样一个光环,表示他们是圣徒。方济各手上的小黑点不是画家无意间画上去的。传说,方济各一直希望自己像耶稣那样受到磨炼。于是有一天,天使在他的手和脚上钻了许多洞,就像耶稣受难时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些洞。后来这些洞被称为“圣痕”。

《逃亡埃及》右一为方济各——乔托作

事实上,契马布埃之所以扬名后世,倒不是因为他的画,而是因为他的一个学生。这名学生成为了一名大画家。传说,契马布埃有一天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乡间散步,无意间看到一个牧童在一块硬石板上画自己家的羊。他十分吃惊那个牧童的天赋,于是,他询问男孩儿的名字。男孩儿答道:“乔托。”契马布埃问乔托是否愿意跟他到佛罗伦萨学画画。小男孩儿自然十分愿意,男孩儿父亲也同意了契马布埃的请求,这样小男孩儿就和契马布埃一起到佛罗伦萨学习画画。乔托画了许多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但其画作中最多的是他老师画过的方济各。方济各住在离佛罗伦萨很近的小镇安西路。这个镇子为方济各修了一座教堂。教堂由两座小教堂组成,一座在山上,一座在山下。在山上教堂的墙壁上,乔托画了许多有关方济各生前故事的图画。人们传说方济各布道时能引来许多鸟聚在他身旁。

在乔托生活的时代,画画用的颜料和今天的颜料不太一样。我们这个时代的画家用彩色粉和油脂勾兑出来的颜料(这种颜料就是油彩)在画布上画画。而以前的画家没有油彩,也不在画布上作画。他们的颜料是用彩色粉和水搅拌制成的,“画布”是新刷了石灰的墙壁,这种画叫湿壁画。不难理解,它是画在潮湿墙壁上的画。

另一种画叫蛋彩画,画家把彩色粉和黏性物质——蛋清或胶水——混合起来,然后在干净的石灰墙、木板或铜板上画画。相传,教皇想找画家作一幅画。他派使者找乔托,想要幅画做样品作参考。乔托随手用笔在一块木板上画了一个规则的圆,并让使者带着这个木板回复教皇,看他是否满意。如果是你,不用圆规,能画出一个规则的圆吗?你可以先用铅笔试试,再用画笔画一下。你画不好吧?不过,能画规则的圆,并不意味你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

临摹一幅画很容易,即便是看着一个东西画也难不到哪儿去。能临摹一篮水果、一个花瓶、一处风景的人成千上万。有的人临摹大家的画作,甚至能以假乱真。但是,靠自己的能力把各种纷繁的信息整合到一起,独立创作的人却不多,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已经是个了不起的天才了。 sDbxK7AssEARrdeIWs3ctLSS3P5lEKjyHE2ZSApGjjK32DqAQOmAPzE/LStYPy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