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三个层面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新时代特征

根据中国新时代新特征新形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性地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我们党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的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制度性安排。如何深刻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阐释的三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分别提出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相比较,内涵更为丰富、更加科学,具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丰富内涵和新时代特征。

一、微观层面:要素现代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微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要素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第一,质量变革强调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高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提高效率效益是发展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企业生产经营和整体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目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超过90%,重点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在6%以上,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相当突出。质量变革关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质量变革意味着提供更多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的质量标准也能让消费安全更有保障,衣食住行用都更放心;质量变革意味着单位GDP的能耗降低,污染减少,天更蓝、水更清、大气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质量变革意味着更加均衡更加协调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和城乡的发展差距不断减少或消除,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第二,效率变革强调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导向,以往的高速增长往往容易掩盖经济发展中的低效率。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增加投入产出比,使经济增长往潜在产出水平靠近;必须打破能源、交通和金融等重点领域的行政性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扭转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必须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激发要素资源的生产潜力,带动产出效率的提高。

第三,动力变革要求创新驱动和发挥人力资本质量优势。随着中国人口红利被削弱,投资和外贸对于经济的拉动相对乏力,过去依靠成本优势和政策刺激的粗放式发展已不合时宜,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变革,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技术、管理和创新驱动的过渡。动力变革要求以质量效益作为目标导向,以创新性主体作为支撑;动力变革要求打造人力资本的质量优势,全面提高各领域各层面的教育质量,切实增强劳动者综合素质;动力变革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充分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动力变革要求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托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动能。

第四,要素现代化的落脚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微观层面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要素投入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等方式提高。这是因为,以往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和条件正经历重要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所塑造的比较优势将不复存在;基于投资和外贸需求的拉动效果也难以为继,全面刺激政策边际效应明显递减;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体量差距依旧悬殊,旧增长点的退出是波动性的,新增长点的发力也不平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三大变革”导向的自然结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也要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不断推动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二、中观层面:产业体系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产业体系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第一,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生产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是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和内核。现代化产业体系由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高附加值、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组成,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代表着未来产业升级和消费结构转变的方向。这就需要将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的主体,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通过金融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供血,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充分提高劳动、资本、技术三要素协同投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

第二,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正面临着中高端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分流、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向虚拟经济倒流的“三重挤压”。实体经济中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要素配置失衡,遭遇债务风险累加、转型困难的经营困境。这就需要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把握好全球制造业处于调整失衡结构、重塑竞争优势这一关键时点,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第三,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中国的科技发展成效卓著,但科技创新能力仍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不相匹配,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强,科技资源分配不合理,科技创新激励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仍不明显。这就需要依靠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第四,现代金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血脉。仅就金融资产规模来讲,在某些指标上,中国甚至超过了美国,但金融竞争力却和美国相去甚远,中国金融现状是大而不强,看似庞大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资金供给受限和配置扭曲问题。巨额资金长期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而实体经济投资严重不足。银行信贷沉淀于有政府隐性担保的国有企业,甚至被过剩产能行业和“僵尸企业”大量占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长期得不到缓解。因此,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将现代金融从服务业中凸显出来,上升至产业体系中重要的协同部门。这就要求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原,加快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脱“虚”向“实”,切实降低企业杠杆,化解金融风险,让金融体系提供合理高效的融资服务,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

第五,人力资源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宝贵的资源。中国劳动者群体规模庞大,但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转型的生产创新要求脱节,形成“高精尖”的科技人员和技能人才的供给缺口。经济与社会待遇差别的客观存在,也造成人力资源领域的“脱实向虚”。这就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创新,以产业转型的趋势为导向培育专业性和实用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壮大高素质劳动者的队伍,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多层次要求。

三、宏观层面: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宏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经济体制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有力激发和释放了市场活力。同时,宏观调控方式不断创新,实施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等措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微观宏观经济体制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与建设现代化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匹配的经济体制,必须摆脱对过去赶超型旧体制的路径依赖,对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大胆革新。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充分激发出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搭建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框架。 DX3wZc7OtNTPwKZ+hLPPTP8X6qfUeHZoPHOf5O7wnF+oqVr7XoeCHfEFGYYckmU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