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逻辑及解决方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政治判断、理论判断和理论创新。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部署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方略,不断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逻辑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总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由于主要矛盾“管”着其他矛盾,因而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就至关重要,只有找准主要矛盾,才能有针对性地为解决矛盾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判断,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找到主要矛盾和问题所在,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前提。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接着出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地深刻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不断修正错误,不断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90多年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判断准确,什么时候就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什么时候对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判断错误,什么时候就会犯右倾保守和“左”倾冒进的错误,革命和建设就会遭受挫折与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曾经有过沉痛的经验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党中央就开始分析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要矛盾。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里提到的“基本的矛盾”就是社会主要矛盾。1953年12月,在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沿用了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提法。后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还分析了过渡时期国内主要矛盾两方面的关系性质、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及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个国内矛盾的可能性。

过渡时期就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侧重于从国内阶级矛盾的角度来认识。这种认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956年9月,党的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整个八大决议内容都是围绕实现工业化、推进经济文化建设而展开的。

尽管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在表述上还不尽完善,但在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论断突出了实现工业化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历史已经证明其基本思想是完全正确的。这一论断把握住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为其后的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并未能坚持多久。1957年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说法在第二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被正式确认,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则进一步被系统化,并提出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主要矛盾,只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和判断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重要依据,也是毛泽东晚年所犯“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思想理论根源。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重新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解放了思想。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之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沿用了这个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已经大大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财富更加丰富,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要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是数量的简单增加,而是质量和层次的不断提升,新旧更替频繁,个性化突出。从生产关系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制度、经济体制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对生产力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又会促进分配和消费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需求层次和结构。可见,我国目前的社会生产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些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大超出需求,社会生产供给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衡将成为长期困扰我们的大问题,量变引起质变,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定义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唯物史观认为,社会主要矛盾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和矛盾两方面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历史逻辑。这一历史逻辑就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

还有一个历史逻辑必须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尽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具体来看,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在总体上依然处于中等水平,人均国民收入还没有突破1万美元,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表现在落后地区、农村发展不充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而且表现在一些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高质量的医疗、教育和养老资源与服务等供给不足,有的城市还存在不少“城中村”;生态环境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准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逻辑,既要深刻认识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历史必然性、连续性和渐进性,又要深刻认识“两个没有变”,准确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才能牢牢把握“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才能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历史大逻辑。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逻辑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既是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科技进步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国际化和现代化等新特点。

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看,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仅是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信仰和精神追求、生活环境改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需求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之所以出现幸福感下降、不满意增加,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需求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元。现代社会人们的很多需要既非“物质”也非“文化”,又超越物质和文化,如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需求;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向往自由、平等,参与社会治理,获得被尊重感、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和获得感等精神追求与政治诉求等已经涉及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反映在需求端的现实状况和现实逻辑。

新时代,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发展速度迅猛、新旧更替频繁、横向日趋多元、纵向逐渐高端、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从需求的层次看,过去我国消费需求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渐成主流,需求已不是简单的数量增长,而是质量和层次的不断提升,高、中、低层次的需求叠加突出;从需求的演变发展特性看,需求发生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发展不平衡性突出。可见,随着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日渐更新,我国社会需求的结构、层次、内容、形式和内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还将在更快的速度和更深的层次上继续演进。

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实情况看,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非均衡发展、粗放式高速发展造成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是发展不充分。“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我国当前的客观实际是,经济社会已经发展起来了,但发展又不够充分,在不科学的发展理念、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驱使下,就会产生发展不平衡、加剧发展不平衡。例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产生的基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充分,在整个社会资源过度向城市倾斜的制度安排下,引发和放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平衡”会反过来加剧“不充分”。由于发展不平衡,处于发展强势一端的社会主体会过多占用发展资源,从而加剧处于发展弱势一端的社会主体不充分乃至稀缺的感受。例如,“僵尸企业”占用了本来就稀缺的生产要素,其他企业当然就更感到发展环境困难;教育、医疗资源大幅向城市倾斜,本来薄弱的农村地区会更加困难。这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现实逻辑。

从全球化视野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也具有国际化新特点:一方面,全球化发展导致我国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特点,世界上好的物质、文化、精神产品和服务,以及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环保理念等现代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也日益影响与改变着中国人民的需要;另一方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手段也可以通过进口和出国消费来实现。这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现实条件和现实逻辑之一。

从现代化视野来看,新时代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步伐加快,其结果是:一方面,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日渐更新,社会价值多元化,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多层次;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互联互通的发达交通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手段也日渐丰富。从供需两端的现代化特点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都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现实条件和现实逻辑之一。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逻辑和新判断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重大判断的基本思想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到“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判断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已经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理论逻辑和重大意义在于:

第一,“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内涵更加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实际生活需求,还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更具主观色彩的精神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高级需求。 原来的实际生活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呈现出升级态势,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生的精神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高级需求则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方面,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共同富裕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相应要求。“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宽泛的表述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分析和把握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人民需要,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指导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与时俱进地研究分析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演变发展规律,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判断,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的主要问题,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问题,这种结构性失衡不再主要是绝对短缺背景下的“社会生产落后”,而是相对短缺背景下的发展不平衡与发展不充分。从供给端来看,一方面是低端产能的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是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优良的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有效供给相对不足;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工荒等。从短期看,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而供给不足只是相对不足,而非绝对不足,在总量上某些领域某些产品供给过剩,某些领域某些产品供给相对不足,“供求结构性失衡”的特点非常显著。从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需求结构将不断发生变化,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将不断涌现,而供给并未有效适应发展变化了的需求,导致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这是发展中的供求结构性失衡。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不断涌现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供求结构性失衡”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旧的结构性失衡解决了,新的结构性问题将会出现。

第三,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作出的历史性重大判断,关系全局的历史性政治判断、重大理论判断和理论创新。 这是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一个重要判断,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不断变化的发展实践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和现实种种情况深刻表明,要进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大幅调整,就必须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一个准确的理论判断。长期以来,我们党就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科学制定党在各个时期的纲领和路线的。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作出的判断,事关对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事关科学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

第四,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要想回答好这些时代课题,首先要对这个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作出正确判断。这个判断是否正确,事关对基本国情的准确认识和把握,事关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作出的历史性重大判断,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路线、政策和战略的基本依据。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准确判断与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是一个国家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化解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前提,是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完全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新论断可以看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首先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党一切事业的出发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是持续的、动态的、变化的、开放的,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主要因素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因此,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就是我们党下一阶段工作的着力点,新论断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不断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方略

研究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逻辑,目的是不断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8个明确和14条基本方略,是指导我们不断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指南和基本方略。如何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方略紧密结合起来,如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基本方略研究阐释如下。

第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为不断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方法论。 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以五大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到完善宏观调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到明确科学工作策略和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既有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新总结,又有对新时代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更有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部署,形成了一个具有原创性、突破性、时代性的科学系统的经济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要不断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要继续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新发展理念等主要思想贯彻到经济工作各领域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过程,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首先是满足人民需要的发展,就要着力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变成现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高质量发展就是不断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题,优化和改善供给结构与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供给侧将提供满足人民需要的更多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更加均衡更加协调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和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减少,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第二,继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建设现代化强国注入新活力与新动力。 从根本上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过去几十年长期非均衡发展、高速发展积累形成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只有深刻理解这个根本要求,才能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才能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式。新时代继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就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各级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检验发展质量和效果的试金石。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效果导向,把实干出成效作为干部考核目标,在“落地”上务求实效,在增强群众获得感上谋实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一种享受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出来。新时代依靠人民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美好生活,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路线,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美好生活创造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主力军。这就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勤劳致富理念,提倡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对一切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思想和行为;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劳动技能,这无疑也是更高层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三,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一切矛盾的运动过程中,任何矛盾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也不能平均看待。矛盾的两个方面,必有一方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成为主要的矛盾方面;而另一方则居于被支配的地位,成为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研究分析和准确把握主要的矛盾方面十分重要,把握了主要的矛盾方面,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主流和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就能有效地化解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就要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矛盾主要方面入手,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是走回头路,不是不计成本、不讲条件乱发展、粗放式发展,而是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更高质量效益、更高水平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时代。

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注重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 创新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约束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约束条件日益严峻。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在于创新。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各类创新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创新。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跨越关口,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依靠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

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从发展现实看,我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发展不协调、存在诸多短板也是难免的。因此,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期望的善于“弹钢琴”者,关键在于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要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努力在薄弱领域增强发展后劲,尽快形成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新格局。

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就要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区域整体平衡发展;要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必须清醒认识到,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的明显短板,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要加快建设若干个生态环境主体功能区,要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要大力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动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要加快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和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好发展内外联动协调发展问题。 今天的中国,已经深深地与世界紧密融合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互为机遇、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既要协调好自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平衡,也需要通过开放发展,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促进发展内外联动和平衡,促进中国经济更加充分发展,为中国和世界赢得更加充分的发展机遇。

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就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坚持把深化沿海开放与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结合起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打造陆海内外联动、推进双向开放,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拓展未来中国发展的战略空间,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注重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共享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切实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在各项工作安排和发展计划中,更加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时刻装在心上,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不断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改善等各种需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才能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充分保障和发挥人民群众在各方面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第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主要着力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通过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不断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是供给相对不足和供给结构性失衡。解决主要矛盾,就要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依靠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切实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使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新业态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落后产能的淘汰;加强现代服务业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精确匹配差异化服务和个性化需求,带动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形成与消费有效匹配的生产服务导向,从根本上扭转供需错配现象,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在赶超型旧体制下形成的速度、数量偏好的粗放型发展特征,才能使供给结构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和不断升级的趋势,才能真正地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经济杠杆,加快振兴实体经济,才能有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才能在符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和新增长点,才能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均衡发展,才能使发展的平衡性、发展的充分性有坚固基石,才能使发展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

第五,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新判断短短的几十个字,闪耀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光辉,彰显了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思想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保障和实现条件。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坚持执政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紧密结合起来。抓住这个根本执政规律,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化对党执政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规律性认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坚持从严治党,这是不断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保证。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长远发展奠定更好的制度基础,为不断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战略布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在继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只有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只有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才能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只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提出了“十四条坚持”,其中五条坚持是对“五位一体”的深刻阐述,必须全面贯彻。经济建设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政治建设方面,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文化建设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社会建设方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才能不断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共同致力于全面提升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统一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 uAyI1GGt1wptR75s3aSC+vpOElPiDhE24vO6sgy/BkOZEKU4J38DJnOn5zwSxB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