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3 “摧毁者”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在讲述“摧毁者”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相关的技术背景,然后逐一讲述吸附方法、吸附探测器、爬行方法以及摧毁方法的技术讨论和技术选型。

3.3.1 背景技术介绍

作为“摧毁者”,它必须具有吸附能力和进行具体“摧毁”操作的能力,因此良好的技术方案原型就是壁虎机器人。

做壁虎机器人的机构比较多,目前比较成熟的是斯坦福大学的Stickybot III以及波士顿动力的RiSE。Stickybot III是在Stickybot平台上发展起来的,它有4条腿,每条腿有4个自由度,其中包括在垂直墙上进行攀爬的主要部位——腕部。

由于壁虎可以沿着垂直墙面进行爬行,也自然被拿来作为仿生的对象。壁虎机器人能吸附在墙上的主要原理是,在每个吸力手上,都有数百万根由人造橡胶制造的毛发,每根毛发的直径大约只有500 nm左右,长度则不到2 μm,毛发和垂直表面分子之间会产生分子弱电磁引力,也叫范德瓦尔斯力,这个力可以使壁虎机器人吸附到垂直面上。

Stickybot III体长36 cm,速度5 cm/s;RiSE体长25 cm,速度30 cm/s。壁虎机器人可以吸附在墙上行走,因此可代替人类来执行反恐侦查、地震搜救等高难度的任务。

3.3.2 吸附方法的技术选型

对于不同的故障机器人表面,我们将采用不同的吸附方法,具体如表3-3所示。

表3-3 对于不同的故障机器人表面所需吸附方法的分析

实际上,可以做成接插组件,机器人可以接插毛刺吸附触手,或者接插吸盘吸附触手。

粗糙表面的吸附原理如图3-4所示。

图3-4 粗糙表面的吸附原理

通过对粗糙表面进行放大观察,我们会发现粗糙表面存在很多细微区域,如图3-5所示。这些细微区域有不同的大小颗粒、倾斜角度,当我们使用不同大小的毛刺去刺向这个粗糙表面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图3-5 粗糙表面

试验证明,只要毛刺尖端的大小和粗糙表面细微区域的大小接近,就能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我们采用坚硬的金属制造毛刺。图3-6所示为一个单根毛刺,具有极高的支撑能力。其中,左图是一个毛刺的结构;中图是毛刺的弹簧阻尼器连接模型,其中1、2为结构件,弹簧3和4平行于墙体,弹簧5垂直于墙体,标号为6的是支点,用以支撑整个机器人;右图还是这个毛刺,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材质和尺寸。

图3-6 毛刺

经过测试发现,使用10根类似毛刺,就可以支撑起一个成年人,如图3-7所示。

图3-7 测试示意图

为了操作这些毛刺,我们设计了以下控制机制。

一般来说,利用真空吸盘抓取制品是最廉价的一种方法。真空吸盘品种多样,橡胶制成的吸盘可在高温下进行操作,由硅橡胶制成的吸盘非常适于抓住表面粗糙的制品;由聚氨酯制成的吸盘则很耐用。另外,在实际生产中,如果要求吸盘具有耐油性,则可以考虑使用聚氨酯、丁腈橡胶或含乙烯基的聚合物等材料来制造吸盘,如图3-8所示。通常,为避免制品的表面被划伤,最好选择由丁腈橡胶或硅橡胶制成的带有波纹管的吸盘。其具有较大的扯断力,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真空吸持设备上。

图3-8 吸盘

平直型真空吸盘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真空吸盘通过接管与真空设备接通,然后与待提升物如玻璃、纸张等接触,起动真空设备抽吸,使吸盘内产生负气压,从而将待提升物吸牢,开始搬送提升物。当提升物被搬送到目的地时,向真空吸盘内平稳地充气,使真空吸盘内由负气压变成零气压或稍为正的气压,真空吸盘脱离提升物,从而完成提升搬送重物的任务。

它的特点如下。

□ 易损耗。由于它一般用橡胶制造,直接接触物体,磨损严重,所以损耗很快。

□ 易使用。不管被吸物体由什么材料制成,只要能密封,不漏气,均能使用。电磁吸盘则达不到此要求,它只能用在钢材上,其他材料的板材或者物体是不能吸附的。

□ 无污染。真空吸盘特别环保,不会污染环境,没有光、热、电磁辐射等产生。

□ 不损伤工件。真空吸盘由于是橡胶材料所造,吸取或者放下工件不会对工件造成任何损伤。而挂钩式吊具和钢缆式吊具则不然。

3.3.3 吸附探测的技术选型

为了感知是否触碰到故障机器人表面,我们需要传感技术。尤其是通过“观察者”下放缆绳,“摧毁者”需要通过触碰探测来执行一系列快速操作。因此,我们使用“顶针”来作为吸附判断,具体方法如图3-9所示。

图3-9 吸附探测方法

图3-9中,“按钮帽”一旦触碰到故障机器人表面,就会接通开关,引发GPIO中断。因此,我们的芯片需要设计GPIO来进行吸附探测。

3.3.4 爬行方法的技术选型

我们将按照爬行机器人的方式,设计6个脚,具体如图3-10所示。

这些脚可以上下运行,即开合操作。通过开合操作可以找到适合触点(力度足够牢固地支撑自己),然后稳稳地形成着力点。再加上一个前后运行的身体,即可交替把触手伸向前方,如图3-11所示。

图3-10 “警用机器人”的爬行方法设计

图3-11 “警用机器人”身体设计

图3-12所示为一个身体骨干的前后运动模式,即身体不断地往前探,然后把处于身体后端的触手张开并运送到身体前段,再做闭合动作。

图3-12 “警用机器人”身体骨干的前后运动模式

动作次序如表3-4所示。

表3-4 “警用机器人”身体骨干的前后运动次序

当处于后端闭合的触手张开并运送到前端,就可以形成连贯的爬行动作。

3.3.5 摧毁方法的技术选型

作为摧毁故障机器人的手段,我们的优选方案如表3-5所示。

表3-5 摧毁手段的优选方案

以上实施手段做成可选项,依据具体故障机器人型号,可以现场装配。 pUL0i3fugfBW+WIJ8ogjtmvet9rVwB/nPFnwDokXHgy9JHptmvrHLzVXIeyt1uX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