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滨海生态景观营造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文化、科技等领域交流的不断扩大,滨海景观的提升改造大量运用了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计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滨海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我国滨海地区大尺度的开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对滨海自然景观要素的漠视等。滨海城市景观正在逐渐失去地域性、文化性的特色,这与我国提倡生态文明的理念相悖。因此,对滨海地区进行规范化、特色化的开发建设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华南滨海地区的园林景观,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旨在针对华南滨海生态景观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归纳营造的一般性原则,探索如何从植物配置、土壤改良、乔木移植以及养护管理等关键环节提升滨海生态景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广东海陵岛保利银滩滨海植物景观

1.滨海生态景观现状

城市滨海区作为最具活力的潜力区域,基于滨海景观营造的特色旅游业,对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带动经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环境景观特质的发展受到影响和制约。

(1)未考虑植物适应性

滨海地区气候土壤等环境特殊,在海边种植的园林植物必须具备耐盐碱、耐水湿、耐瘠薄、抗风沙、较耐旱、根系发达、易成活等特点。据调查发现,很多地区照搬内陆植物营造滨海景观的现象普遍,多数种类易遭受盐害,景观效果不持久,管理成本高。滨海地区景观营造应根据土壤和气候特点,运用合理的评价和筛选标准,优选适合该地区生长的观赏植物,才能发挥良好效益,营建滨海特色景观。

(2)植物种类单一

滨海地区应用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类较少,容易造成景观单调、植物色彩及生态功能相对单一。目前,以华南地区为例,虽然专家对滨海地区耐盐碱植物进行了调查筛选,并提出了应用方法,但尚未形成植物资源供给的产业链,部分乡土植物仍然缺乏大规模生产。

灰莉受滨海盐雾侵害后的表现

广东海陵岛滨海成片生长的厚藤

(3)植物配置不合理

所谓植物配置,就是处理好植物与各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而滨海景观的植物配置极其特殊,有很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目前,大部分滨海地区的绿化植物配置忽略了生态性原理,存在结构单一、生态功能差、维护费用高的问题,过分强调短期效果而忽略了长期规划。如华南滨海地区以木麻黄为主的沿海防护林,虽然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但由于群落结构单一、林分质量低导致林地稳定性差、林地保护功能弱等问题出现。现在广泛采用的“模纹+草坪”的种植模式,则缺少复层种植,群落结构单一、草坪面积过大,后期维护费用较高,浪费水资源。部分滨海项目过于追求景观速成,大量进行植物堆砌,没有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没有给植物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

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中信三江口滨海植物群落单一

深圳前海景观树木台风灾后情况

(4)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严重

中国地处北太平洋西岸,是遭受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滨海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区域,给该地区生态景观营造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台风对滨海绿化景观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据统计,2017年遭台风“天鸽”“帕卡”袭击后,珠海市城区范围树木倒伏超过 60 万株,江门市树木倒伏 10 万余棵,佛山市树木倒伏约 2 200 棵、树木折断约 1 300 棵。2018 年的台风“山竹”让广州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倒伏树木 7 000多棵,深圳发现树木倒伏 11 680 棵。

2.滨海生态景观营造的意义

生态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既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也是保障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生存空间和谐统一的必要方式,特别是滨海地区,随着开发建设力度加大,已出现诸如海岸侵蚀、原生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滨海生态景观营造为沿海城市生态规划提出了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是社会、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的需要。

深圳前海景观树木台风灾后情况

深圳前海景观树木台风灾后情况

①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能够更加量化地评价分析滨海地区的景观现状,总结现存问题,并加以改善。

②运用相关理论,对滨海地区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营造,合理优化滨海绿地系统大环境,保护滨海景观资源,实现滨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③通过对滨海地区系统的景观营造,探寻一种适合华南滨海区域生态景观发展的模式,为其他相关滨海城市的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3.滨海生态景观营造原则

近年来,随着滨海旅游业发展,独具特色的滨海景观成为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因而提升滨海生态景观营造技术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滨海景观应该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精雕细琢的完美结合,在进行地形设计时,全程融入当地地形、地貌的特色,结合自然条件创造出变化丰富、地域特征明显的滨海景观。

华南滨海地理位置特殊,受台风及盐雾影响较大,适宜的植物种类较少,景观效果较为单一,外来植物种类也常常水土不服,加大了景观营造成本。基于此,华南滨海生态景观营造的目标是严格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筛选适宜滨海环境的植物,采用生态低影响的施工技术,实现可持续生态景观。

(1)可行性原则

滨海生态景观营造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环境的可行性和技术层面的可实施性。环境的可行性是指滨海景观的营造是否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对环境具有改善作用,不破坏环境,不带来次生污染。技术层面的可行性是指设计合理,施工可行,工艺技术成熟。

(2)规划先行的原则

针对滨海独特的地域特征,做好景观规划,做到科学规划、合理论证,将景观项目风险降到最低。滨海区易发台风、暴雨等多种常见自然灾害,特别需要做好滨海防灾预警和紧急避难疏散规划,将灾害降到最低。

(3)生态性与景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滨海生态景观营造应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生态理念指导人工景观营造,实现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同时,在保护自然岸线的前提下,进行景观营造时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提升景观效果,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海景观,避免千篇一律。

(4)可持续性原则

构建稳定的华南滨海生态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植物作为滨海景观的主体,具有生命的动态性,景观效果也随之演变。营造滨海植物良性生境,以实现滨海景观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0dXBsHSlHvjPwqYKb6riALzb7PG9htLrtyNfn/1SIYlZHyx/WrBqhquWJh8u2t8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