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医生治病首先要明确诊断,而要诊断正确必须进行鉴别诊断,才不会或者减少误诊。为达到此目的,西医有临床检查、检体检查、化验检查、细菌和病毒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这些检查对于严重疾病、专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病,是很有必要的。总之要尽最大可能找到“敌人”,而“歼灭”之。

如此先进的诊断方法,用于中医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却深感“英雄难有用武之地”。其一,如西医认为感冒是一种病,由病毒或细菌引起,中医则认为感冒可不是一种病。有发热的,也有恶寒的;有不出汗身疼的,也有出汗怕风的;有头痛恶心不欲食的,也有腹胀数日不大便的;有学生、战士的感冒,也有患各种慢性病病人的感冒;还有经期感冒、产后感冒、手术后感冒等。其二,现在的科学技术,可以化验出一味草药的有效成分,可是,几味或十几味草药放在一起煎煮,再加上各味药用量不同,是否可以治病就不得而知。只有通过大范围人群试用,才能找到其适应证,这是个既费力又耗时的工程。两千多年的“经方”,是拿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千锤百炼,可靠有效,拿来就可用。其三,西药是药厂加工制造的,有效成分精确,直达病所,但没有药性药味。中草药所含成分复杂,我们只能根据其药性药味针对证候进行治疗。

而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诊疗方法,并且是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同时进行,患者不需去进行各种检查、化验,西医的检查结果只能作参考,胡希恕先生称其为“辨证施治”。

中医明确诊断靠“辨证”。《伤寒论》十卷用“辨某病脉证并治”10次;《金匮要略》三卷22篇用“某病脉证并治”11次、“某病脉证治”7次、“某病证治”2次、“某病脉证”2次。即两部经典所有篇题,离不开“证”。王叔和《伤寒例》讲:“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从以上可以看出,证即症状,证候包括证、脉、声、色,即病邪侵入人体的异常反应。若证前有名,证属名义,如:寒证、热证、虚证、实证、表证、里证、少阳证、阳明证、方证、桂枝证、柴胡证、四逆证等。

我曾在就读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期间,有机会跟随胡希恕先生临床见习(1961年)与实习(1963年),胡老在家中讲课(持续到1966年),我也坚持现场听课。前后我跟师胡希恕先生学习经方五年多。

遵胡老“读《伤寒论》要上下联系、前后对照,要以论释论,用仲景的话解释仲景的论”的指导原则,我在几十年的临床中不断按照胡老的教导进行总结,对《伤寒论》的40个证候和10个证治,进行了归纳、分析和鉴别,以冀初学者对《伤寒论》所述的“证”有所了解,有利于认识疾病和明确诊断,从而达到辨证准确之目的。纵观近年来的中医临床著作,绝大部分与仲景学说有关,可见其重要性和实用性。近五六年,全国各地“经方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你方结束我登场”,10月6日“伦敦世界经方大会”也刚圆满落幕。沧海横流,方显经方本色。为此,笔者编写这本关于证与方的书,供初学经方时参考。愚已耄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若对大家学习《伤寒论》有所裨益,笔者甚慰。

本书引证条文甚多,统计、打印、校对,费时费力,幸有规培学生加班加点,确保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另外,笔者年迈,不会使用电脑,能制作成纪念胡希恕先生诞辰120周年的《满江红》视频,全凭学生努力,方可仰慕成颂。在此,一并致谢!

医道无边,方寸之间,一孔之见,是为序。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客座教授 陈雁黎(时年八十)
2018年10月28日于昌吉市家中 2hlwuzqeq3jFcKRRqrt9B6m3KZ+QJFy8lRlS0Tgia6zQA01sIqMl7QZNFGmUtV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