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八纲释六经”解

孔孟之道易明,仲景六经难解。注释伤寒六经的学说,有近30种之多。说者争奇斗艳,学者眼花缭乱,使人看不见,摸不着,越读越糊涂,深奥费解,不知如何是好!遂介绍如下:

1.前人关于六经的认识:经络说、脏腑经络说、六气说、经界说、形层说、八纲分证说、治法分经说、正邪相争说、标本中见说、五运六气说。

2.近世医家的见解:脏腑经络气化(经络、脏腑、脏腑经络气化结合、脏腑气机升降);病证分类(六病、症候群、综合体说、病理层次、阴阳消长、邪正斗争、病证结合说)。

3.引用新说:巴甫洛夫学说、应激学说、时空概念、模糊聚类、数学集合论、神经病理单位、逻辑学推理、非特异性的时相过程。

前人注释《伤寒论》六经,多以经络说、经络脏腑说、经络脏腑气化说,详解三阴、三阳的实质,认为伤寒六经主要是经络病变。其代表医家始于宋朝的朱肱,他在其撰《伤寒类证活人书》(成书于1108年)第一卷指出:“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伤寒论》中所说的六经,即为足三阴三阳六条经络。”他往往从经络的循行部位,来解释伤寒六经的证候,并且直呼仲景的“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等,影响较大。后世进一步“把六经联系上心、肝、脾、肺、肾、胃、胆、膀胱等脏器的生理机能和病理现象”;还说“六经气化离开了脏腑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映不出其功能活动”;“《伤寒论》标本中见的气化学说,来源于《内经》的运气学说”;“伤寒六经传足不传手”。越扯越远,使人大有多歧之惑。

惜大多注家执意抓住经络不放,只要见到“经”字,就非说成经络不行。无可奈何,我们只有细读《伤寒论》有关经络的论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到经不解”(114);“发汗则动经”(67);“太阳随经”(124);“经脉动惕”(160);“附子温经”(30);“过经”(103、105、123、217)。以上10条论述,支离破碎,有经无络,互不联系,怎么看也看不出是经络。“先刺风池、风府”(24);“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142、171);“刺期门”(108、109、142、143、216);“刺之小差”(231);“可刺”(308);“关元”(340)。以上11条所列穴位,既无取穴分寸,又无实际刺法。

依据上述仲景对经络的全部论述,分析如下:

1.《伤寒论》出现这21条的“经”和“刺穴”,只占“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单个出现867次)的2.4%,既是凤毛麟角,也微不足道。

2.《伤寒论》谓六经,并非《内经》所述十二经中的“足六经”。此六经在人体无病时,没有证候(《伤寒论·伤寒例第三》)发生,则无八纲和六经可辨。也就是说,人体无病时,《伤寒论》的六经是不存在的。而彼六经在人体无病时,经气仍在运行。《素问·举痛论》谓:“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经气运行“起于中焦,出云门……至期门,(再)上注肺”,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此二者无法相提并论。

3.仲景《伤寒论》的大标题,明明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而朱肱偏把“病”说为“经”。132万字的《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针灸学》硬是讲:“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显然是在《内经》经络学说的实际运用上编著而成的,是经络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是,伤寒的六经病和八纲都是有脉象、证候、主治方证,“寒”“热”占八纲的46.5%。而《内经》的十二经或者足六经,都没有脉象和“寒”“热”。所述的是动病和所生病为痛、痹、肿、麻,并且无主治方证。具有代表性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病证是《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疼,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以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此二者有如天壤之别。

4.钱超尘教授考证:《伤寒论·序》中的“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计23字,以及“夫天布五行”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段,非张仲景自撰,而为人所增入。证明中医文献学家杨绍伊对此“两段增文”的论证,确无疑义。(《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19卷第二期、第三期)

5. 1989年,河北发现陶弘景(公元494年)手抄本《辅行诀》的传抄本,证明皇甫谧《甲乙经·序》“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王应麟、姚振宗所考“皇甫谧所云,《伊尹汤液》即《汉书艺文志》之《汤液经法》”的记载真实可靠。

基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朱氏上千年的“经络释六经”无理论根据,纯属主观臆断,造成了以讹传讹,误至今日。经络的实质至今未能探明,临床处方无法联系实际。《辅行诀》的出现,证明了胡希恕先生的“《伤寒论》六经本与《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伤寒论》属于不同于《内经》的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正确无疑。

胡希恕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结合临证实际,独具慧眼,依据“八纲”,对“伤寒六经”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诠释,看得见,摸得着,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兹介绍如下。

大凡疾病的发生,源于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97),说明人体气血不足,邪气侵入,正气奋起抵抗,阴阳失和,导致疾病发生。疾病的发生,必有证候(《伤寒论》·伤寒例第三)。证候的病情在《伤寒论》里,约有200个症状(“症”者,病人患病时所发生的异常感觉,又称症状。“证”者,指患病时出现的互有联系的一组症状,或指一个主要症状。方证者,又称汤证,指方剂的适应证)。总的来讲,病情不外有阴、阳、寒、热、虚、实六个不同类型。病情必反映于病位,病位就是表和里。有病情必有病位,有病位必有病情,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无病位则无病情,无病情则无病位。

我们说的病情,“阴”和“阳”指病变的性质,有阴性证,有阳性证,不为阴,便为阳,但绝无不阴不阳者;“寒”和“热”指症状的表现,有寒证,有热证,也有不寒不热证;“虚”和“实”,虚指人虚、正气虚,实指病实、邪气实。这六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好转、痊愈或死亡的过程中,是不断消长变化的,还可以相互结合出现,如阴虚、阴寒、阳盛(实)、阳虚、虚寒、实热等。

我们说的病位,是指“表”和“里”,在张仲景之前已有之,如发汗解表、清里热、温里寒。这个“表”和“里”是固定不变的,是绝对的,是病情反映的病位,但不是疾病发生的部位。如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地反映于表位,《伤寒论》称之为表证。“病在表”(51)“表未解”(134),治疗“当须发汗”(56),“外(表)证未解,不可下也”(44)。反之,虽病变在表,但病邪集中地反映于里位,《伤寒论》称之为里证。“病为在里,不可发汗”(285),“以下解之”(394),“此外欲解,可攻里也”(208)。在《伤寒论》里,张仲景又发明了一个病位,叫半表半里。“必有表,复有里也……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148)。现在很多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或老年慢性病,都集中地反映于半表半里这个病位。“口苦,咽干,目眩也”(263),“胸胁苦满,心烦喜呕”(96),“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103)。此证源于多食少动及一部分服西药有反应者。

我们可以这样讲,无论什么病,也就是所有发生的疾病,在出现或发生、发展的时候,绝不出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称为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若表、里、半表半里同时发病,称为“三阳合病”(219、268)。若表、里同时发病,称为“太阳与阳明合病”(32、33、36)。还有称表里证者,如“有表里证”(74),“无表里证”(252、257)。若表、半表半里同时发病,称为“太阳与少阳合病”(172)。若里、半表半里同时发病,称为“阳明、少阳合病”(256)。若前经病未罢,后经之证又起,则称为并病,如“二阳并病”(220)“太阳与少阳并病”(142、150、171),“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266)。

胡老讲,病情有六纲,病位有三纲,加在一起,按数来讲,应该是九纲,习惯上以表里包含了半表半里,故简称八纲。八纲辨证实即六经辨证。万病不离八纲,不离六经。中医辨证施治的主要精神,是在罹病人体一般规律性反应的基础上,讲求更加适应整体的一般疾病的原则性通治大法。它的程序是:罹病人体的证候反应→八纲→六经→方证,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胡老又讲,《伤寒论》的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为伤寒六经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并没有讲经络脏腑,而是发明了一个关键的半表半里。如果没有148条,有诸多脏器的广大胸腹腔的少阳病,是不好解释的,那“食即吐蛔,乌梅丸主之”的厥阴病,就更加费解了。也可以这样讲:“没有半表半里,就不能称其为伤寒六经。”

胡老关于“八纲释六经”的详解如下:

若正邪交争于人体广大体表的腠理、皮肤、肌肉、筋骨、肺泡之间,即为表证。其症状表现在“八纲”中为阳、实、热者,如脉浮、脉浮而数、脉浮紧、头项强痛而恶寒、汗出恶风、恶寒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咳、喘、咽痛等,即称之为“发作着的太阳病”(胡老用语);其症状表现在“八纲”中为阴、虚、寒者,如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心烦、口中和、咽痛等,即称之为“发作着的少阴病”。肺之吸入空气部分,其喉、呼吸道及肺泡与外界相通,寒邪、温邪同样犯肺,应属于表证之病位,同样有太阳病和少阴病之分。肺之不能与空气接触的部分,应属半表半里之病位。

若正邪交争于人体的消化道,从咽、食道、胃、肠至后阴之中,即为里证。其症状表现在“八纲”中为阳、实、热者,如脉沉、脉沉实、胃家实、腹满、烦躁、大便硬、有燥屎、身热、汗多、口渴、潮热、不恶寒但恶热、便脓血等,即称之为“发作着的阳明病”。其症状表现在“八纲”中为阴、虚、寒者,如脉弱、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脏有寒等,即称之为“发作着的太阴病”。

若正邪交争于表之内,里之外,广大的胸、腹腔之间,即为半表半里证。《伤寒论》第97条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第148条称“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其症状表现在“八纲”中为阳、实、热、者,如脉弦、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两耳无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即称之为“发作着的少阳病”。其症状表现在“八纲”中为阴、虚、寒者,如脉微而厥、脉细欲绝、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吐蛔、四肢厥逆、手足逆冷、厥而呕等,即称之为“发作着的厥阴病”。

1965年,胡老讲课中提到,临床事实证明,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致病的因素复杂。但是,大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不外八纲和六经为证的范围,可于此给出原则性的施治大法。中医恒以一法而治多病,和治一病而用多法,即是这一精神的有力证明。从整体上讲,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我们只认证候的表现,不管它是西医的什么病。在辨证处方时,只要在八纲和六经辨证的尺度准绳上,不出大的偏差,就有一定的疗效。反之,就很难讲了。 sfdYARtvV/1qSocKKYs6Gh8LJugW9UzWh3Wtd5QGopZjCXZZtDuSbkXNqzz56hQ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