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以八纲释伤寒

1963年上半年跟胡希恕先生实习时,老师经常讲:“万病不离八纲,万病不离六经。汉以前的经方,只用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时过境迁,今就《伤寒论》中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做了一个详细统计,足以证明胡老的这一论断正确无误。

宋本白文《伤寒论》398条,113方(缺禹余粮丸),计13404个字。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别单独出现867次左右。兹具体介绍如下:

一、阴、阳

《伤寒论》中阴、阳共出现311次(阴:99次;阳:212次),占八纲总数的35.9%。

“阴”:三阴病病名用65次,证候用34次。

“阳”:三阳病病名用161次,证候用51次。

“阴、阳”的脉象: “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6);“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12);“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23);“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94);“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100);“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246)。

“阴、阳”证候的论述: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131);“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病在阳,应以汗解之”(141);“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48);“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27);“若复服,汗多亡阳”(38);“若重发汗,亡其阳,谵语”(211);“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112);“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死,有阴无阳故也”(346);“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283);“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111);“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94);“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245);“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130);“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153);“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100);“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8)。

二、表、里

《伤寒论》中表、里共出现101次(表:58次;里:43次),占八纲总数的11.6%。

“表”(包括“外”)的脉象: “脉浮者,病在表”(51);“浮为在外”(45)。脉浮有22次;脉浮的复合脉有33次,即为脉浮大、脉浮而大、脉浮紧、脉浮而紧、脉浮缓、脉浮而缓、脉浮数、脉浮而数、脉浮滑、脉浮虚、脉浮虚而涩、脉浮而涩、脉浮而芤、脉浮而动数、脉浮而迟、脉浮细、脉浮弱。

“表”证的论述: “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46);“脉浮者,以汗解之”(394);“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134);“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43);“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16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234);“脉促者,表未解也”(34);“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40);“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也”(42);“仍在表也,当须发汗”(56);“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44);“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29);“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152)。

“里”的脉象: “沉为在里”(218);“脉沉,亦在里也”(148);“脉细沉数,病为在里”(285)。脉沉有6次,脉沉的复合脉有13次:脉沉迟、脉沉而迟、脉沉弦、脉沉微、脉沉结、脉沉滑、脉沉紧、脉虽沉紧、脉沉而紧、脉沉实。

“里”证候的论述: “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218);“脉沉实者,以下解之”(394);“病为在里,不可发汗”(285);“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214);“尺中脉微,此里虚”(49);“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176);“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127);“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208);“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259);“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92);“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三、寒、热

《伤寒论》中寒、热共出现403次(寒:192次;热:211次),占八纲总数的46.4%。

“寒”的脉象:“ 脉迟为寒”(333);“脉沉微”(61);“脉沉迟”(62);“脉迟浮弱,恶风寒”(98);“脉浮而迟”(225);“脉浮”(1);“脉浮紧”(16、38);“脉阴阳俱紧”(3);“脉沉”(305、323);“脉细欲绝”(351)。

“寒”证候的论述: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23);“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166)。

《伤寒论》一书,对“寒”的描述,是多么详尽:伤寒97次、恶寒29次、不恶寒13次、发热恶寒9次、有寒7次、往来寒热6次、无热无寒1次、热多寒少2次、里寒外热2次、久寒1次、脏寒1次、振寒1次、中寒2次、手足寒2次、手足厥寒1次、胃中寒冷1次、寒下1次、寒分1次、寒格1次、寒饮1次、寒栗1次、寒湿2次等。

“热”的脉象: “数则为热”(134);“病人脉数,数为热”(122);“脉浮,发热”(227)。

“热”证候的论述:“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6);阳明病“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240);“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214);“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136);“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257);“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258);“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332);“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361)。

《伤寒论》对热的描述,在“八纲”中为首位:发热51次、发热汗出9次、发热恶寒9次、发热无汗3次、无大热6次、微热8次、身热5次、潮热7次、往来寒热6次、里寒外热2次、表里俱热1次、日晡所发潮热3次、日晡所小有潮热1次、面色缘缘正赤1次、面色反有热色1次、瘀热在里3次、胸中有热1次等。

四、虚、实

《伤寒论》中虚、实共出现52次(虚:32次;实:20次),占八纲总数的6%。

“虚”的脉象:“ 脉虚”(347);“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30);“尺中脉微,此里虚”(49);“脉反微涩者,里虚也”(214);“尺脉弱涩”(286);“脉弦者生,涩者死”(212);还有细脉、浮虚、浮涩、浮虚涩、脉迟、脉浮弱、微细、微细沉、微弱细数、弱脉等。

“虚”证候的论述: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76);“虚则郑声”(210);“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375);“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33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70);“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168);“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23);“阴虚小便难”(111);“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282);“其面戴阳下虚故也”(366);“胃中虚冷故也,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194);“虚故饮水自救”(282)。

“实”的脉象: “脉实者,宜下之”(240);“脉沉实者,以下解之”(394);“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369)。

“实”证候的论述: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179);“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179);“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1);“不恶寒,但热者,实也”(70);“潮热者,实也”(104);“夫实则谵语”(210);“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135);“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141);“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令反和者,此为内实也”(105);“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324);“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245);“脉实,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115);“下之过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217);“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218);“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49)。

五、八纲在《伤寒论》中出现次数的统计表

img

注:“阴”中病名用65次;“阳”中病名用161次。

统计显示:①八纲中辨“寒热”为第一要义,占46.5%。其一,寒与热,是192 ∶ 211,《神农本草经》的草药的药性,有寒、热、温、凉,必须以草药的“寒”治疾病的“热”,草药的“热”治疾病的“寒”。其二,“伤寒”用97次强调病之始,多被“寒”邪所伤,病人来到医院看病时,已经发“热”了,故“热”用了211次,符合实际情况。其三,“寒”“热”的病情,必须反映于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如“热结在里”(136);“表里俱热”(168);“里有寒”(176);“寒在皮肤”(11);“胃中寒冷”(380)等。②八纲中辨“阴、阳”为第二位,占35.9%,若减去六经病名所用的阴与阳外,实际上寒与热是31 ∶ 54,说明《伤寒论》中阳比阴重要,故用参、草、姜、枣保胃气,存津液;用附子、干姜回阳温阳。③八纲中辨“表、里”,表与里是58 ∶ 43,说明表证比里证多。④八纲中辨“虚、实”,占6.0%,虚与实是32 ∶ 20,说明虚证比实证多。

六、《伤寒论》中有关脏腑的论述

《伤寒论》中有关脏腑的论述少之又少,细读398条,有关脏腑的论述是既零乱又不具体,并且缺少一个肾脏。“肝乘脾”1次(108);“肝乘肺”1次(109);“脾约”1次(179);“脾为约”1次(247);“脾家实”1次(278);“心动悸”1次(177);“心下悸”5次(64、82、96、127、356)。而“心下痞”“心下痛”“心下必痛”“心下急”“心下满”“心下硬”共用十九次,均指胃脘。“脾胃气”“胃气”“胃中干”“胃中冷”“胃中燥”“胃中虚”“胃家实”“胃中不和”“胃中干燥”“胃中水竭”“胃中寒冷”“胃中有邪气”“胃中有燥屎”“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燥屎在胃中”,均指消化道。

仅凭上述对脏腑的全部描述,来解释《伤寒论》的400个证候和相似症状(有效证和症状二百余个)及58种脉象(脉暴出、脉不还、脉不负等除外),无论怎样讲,都是讲不通的。

金代成无己编著《注解伤寒论》(成书1144年),为全注《伤寒论》的第一家,被誉为“以经释论”典范。其依据《伤寒论·张仲景自序》中,“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硬将《内经》《难经》的理论,塞进了《伤寒论》的临床诊治中,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1948年,经学大师杨绍伊先生论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8个字是浑说,后面的23个字是详举。在文法中,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不当浑说后又详举。上述23字为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加入。”胡希恕先生十分赞同杨氏的观点并讲:“《汤液经》见于《汉书·艺文志》,晋代皇甫谧于《甲乙经·序》中谓:‘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可见仲景著作大都取材于《汤液经》。”

20世纪70年代,《伊尹汤液》的部分内容出现了。(《汤液经》360首,《辅行诀》60首就是“《伊尹汤液》的部分内容”。)河北张大昌先生有家藏敦煌传抄本《辅行诀》,其中记载:“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大师兄冯世纶教授研究《辅行诀》多年,发现张仲景从《辅行诀》的60首方剂中,选用了36首。也就是说,张仲景撰用的《汤液经》方证的三分之二为《伤寒论》。

中医古籍文献专家钱超尘教授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无上述23字。日本古本《康平本伤寒论·序》,将上述23字改为小字嵌注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八字之下。足以证明杨绍伊先生的论述,确无疑义。

至此,成无己据《内经》《难经》注解《伤寒论》之谬种流传,终大白于天下,“以经释论”者,可以休矣。 cSbAwxWJWpWpRGUHG9NXYJp8sjKTZV4Gw1j+G3ucyLSvLnVVqptNTPb5e+xJFX7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