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确切的病因不清楚。炎症是慢阻肺进展的核心机制,会导致肺结构性变化、小气道狭窄及肺实质破坏,最终破坏肺泡与小气道的附着,降低肺弹性回缩能力。
慢性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常晨间咳嗽明显。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是该病的标志性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期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和胸闷等。
早期体征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出现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胸廓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肋间隙增宽,呈桶状胸。呼吸动度减小,语音震颤减弱。肺部叩诊过清音,肺下界下移,移动度变小,肝浊音界下降,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支气管哮喘是指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多数患者在幼年或青年期发病,多反复发作,发病常有季节性。
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或咳嗽、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理化刺激、感染、运动发作等有关。严重者被迫端坐呼吸、大汗淋漓伴发绀等。症状可自行缓解或历时数小时,甚至数日。
缓解期患者无明显体征。发作时胸廓胀满,呈吸气位。呼吸动度变小,语音震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两肺满布干啰音,严重者呼吸音消失。
胸腔积液是以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临床症候。胸腔积液主要病因为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心力衰竭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肿瘤等)所致的胸膜液体生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使胸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较正常为多。此外,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和损伤等亦可引起胸腔积液或积血。
胸腔积液少于300mL时症状多不明显。但少量以纤维素性渗出为主的炎性积液,患侧胸痛,吸气时加重,常有刺激性干咳,当积液增多时,胸膜脏层与壁层分开,胸痛可减轻或消失。胸腔积液大于500mL的患者,常见呼吸困难、气短、胸闷等症状,大量积液时因纵隔脏器受压而出现心悸,甚至端坐呼吸、发绀。
体征与积液量有关。少量积液者,常无明显体征,仅见患侧胸廓呼吸动度减弱,或可触及胸膜摩擦感,闻及胸膜摩擦音。中至大量积液时,呼吸浅快,患侧胸廓饱满。心尖冲动及气管移向健侧,呼吸动度减弱,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积液区叩诊浊音,大量胸腔积液或伴有胸膜增厚粘连的患者,则叩诊为实音。积液区呼吸音和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积液区上方有时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