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衰文弊, 老子 之徒 庄周 唱为太古之说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公于 原道 篇既详辨而排之矣,至是又作 本政 云。〔补注〕 吴汝纶 曰:奥衍深博,突兀峥嵘。 韩公 少时固已蹴蹋 孟坚 ,陵轹 子云 如此。
周 之政文,既其弊也 〔一〕 ,后世不知其承 〔二〕 ,大敷古先,遂一时之术以明示民 〔三〕 ;民始惑教,百氏之说以兴 〔四〕 。其言曰:天下可为也。彼之政仁矣,反于谊;此之政敬矣,戾于忠。何居?我其 周 从乎 〔五〕 !曰: 周 不及 殷 ,其 殷 从乎?曰 夏 ,曰 虞 ,曰 陶唐 ,曰三皇氏,曰遂古之初;暴孽情,饰淫志 〔六〕 ,枝辞琢正,纷紊纠射,以僻民和,以导民乱。呜呼,道之去世,其终不复矣乎!
〔一〕“其”,或作“有”,或无“其”字。今按:犹言既而弊矣。“既”字又似“及”字。
〔二〕〔补注〕 沈钦韩 曰:言后人不知 周 之所承受者本于 商 ,而大布四代之善,其致太平之由,但循衰 周 一迹也。
〔三〕“遂”,或作“逐”。
〔四〕〔补注〕按: 周 末文弊,易之以质,宜也。而 老 庄 之徒,不知其所以承之之道,生今反古,明示斯民以违背当王之政教,而众说滋兴。此启乱之源也。
〔五〕“何居”,或无“何”字,或无“居”字。“我”,或作“吾”。今按:“何居”,准 檀弓 ,音姬。大率此篇僻涩,必其少作,今或有所未通,阙之可也。
〔六〕“孽”,或作“泰”。“孽”,鱼列切。
长民者发一号、施一令,民莫不悱然非矣 〔一〕 。谓不可守,遽变而从之。譬将适千里,及门而复,后虽矻矻,决不可暨 〔二〕 。原其始,固有启之者也 〔三〕 。闻于师曰:古之君天下者,化之不示其所以化之之道;及其弊也,易之不示其所以易之之道:政以是得,民以是淳 〔四〕 。其有作者,知教化之所繇废,抑诡怪而畅皇极 〔五〕 ,伏文貌而尚忠质,茫乎天运,窅尔神化,道之行也,其庶已乎!
〔一〕或无“然非”二字。“悱”,芳尾切。
〔二〕或无“后”字。“暨”,或作“洎”。“矻”,苦骨反。
〔三〕〔补注〕按: 秦 患天下之民是古非今,因谓先王之法不可守,遂焚烧 诗 书 。 汉 虽矻矻修补,终不可复。原其始,皆倡于儒者之好为高论,激成此祸。 子瞻 之论 荀卿 本此。
〔四〕〔补注〕按:三代质文改革,何尝生乱?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者化之易之也。 昌黎 所闻于师者若此,观 周 末放言以导民乱之祸,然后知圣言不可及已。
〔五〕“怪”,或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