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曰:“麟,麕身牛尾、一角。”获麟事,见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 元和 七年,麟见 东川 ,或疑公因此而作解。然 李翱 尝书此文以赠 陆傪 曰:“ 韩愈 非兹世之文,古之文也。其词与意适,则 孟轲 既没,亦不见其有过于斯者。” 傪 死于 贞元 十八年,则此文非 元和 间作也。今按:此文有激而托意之词,非必为 元和 获麟而作也。〔补注〕 刘大櫆 曰:尺水兴波,与江河比大,惟 韩公 能之。 曾国藩 曰:麟,自况也。圣人知麟,犹云唯 汤 知 尹 也。出不以时,犹云处昏君乱相之间也。 张裕钊 曰:翔蹑虚无,反复变化,尽文家禽纵之妙。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 诗 ,书于 春秋 〔一〕 ,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一〕“书”,或作“载”。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一〕 ;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一〕“马牛”,或作“牛马”。“鹿然”,或作“鹿之状”。或无“之”字。皆非是。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 〔一〕 ,惟麟也不可知 〔二〕 ;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一〕“鹿”下,或有“也”字。
〔二〕〔补注〕 张裕钊 曰:奇纵。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 〔一〕 。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二〕 。
〔一〕“形”下,或有“也”字。
〔二〕“宜”下,或有“也”字,或有“哉”字。 宋远孙 曰: 关雎 之应,实无麟而若麟之瑞; 春秋 之作,实有麟而非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