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名 翟 , 宋 大夫。 汉 艺文志 云:著书“七十一篇”。今存者十二篇。有 节用 、 兼爱 、 尚贤 、 明鬼神 、 非命 、 尚同 等诸篇。 明鬼神 在 尚同篇 中,无别篇也。世之学者,因 临川 王氏 诗有“ 孔 墨 必相用,自古宁有此”之语,意谓 孟子 排 杨 墨 ,公排释 老 ,自比 孟子 ,不当有相用之说。然学者必知 孟子 “归斯受之”之意,然后识公 读墨 之旨云。 伊川先生 曰:或问 退之 读墨 一篇如何?曰:此一篇意亦甚好,但言不谨严,便有不是处。至若言 孔子 尚同、兼爱,与 墨子 同,则甚不可也。〔补注〕 沈钦韩 曰: 墨子 书 宋 时所存尚有五十三篇,与今本同。
儒讥 墨 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 〔一〕 ,而 孔子 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 〔二〕 , 春秋 讥专臣,不“上同”哉? 孔子 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 孔子 贤贤,以四科进褒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 孔子 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
〔一〕“上”,或皆作“尚”,从 阁 本云。考 墨子 本书及 汉 艺文志 ,当作“上”。
〔二〕 荀子 : 子路 问:“ 鲁 大夫练而床,礼欤?”子不答。以告 子贡 , 子贡 曰:“汝问非也,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
儒 墨 同是 尧 舜 ,同非 桀 纣 ,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余以为辩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然也。
孔子 必用 墨子 , 墨子 必用 孔子 ;不相用,不足为 孔 墨 〔一〕 。
〔一〕 列子 云:“ 孔丘 、 墨翟 ,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古语云:“ 墨翟 突不及黔, 孔丘 席不及暖。” 孟子 以前皆以 孔 墨 并称,则 墨 亦大贤。 孟子 特以其非中道,其流不能无弊,故辟之耳。 艺文志 曰:“ 墨 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尚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此其所长也。” 退之 读墨 ,盖出于此。 庄 、 孟 、 荀卿 之论,皆斥其所短也。又 严有翼 曰: 墨子 之书, 孟子 疾其兼爱无父,力排而禽兽之。其言曰:“ 杨 墨 之道不熄, 孔子 之道不著。能言距 杨 墨 者,圣人之徒也。”今 退之 谓 孔子 必用 墨子 , 墨子 必用 孔子 ,抑何乖剌如是耶?若以 孔 墨 为必相用,则 孟子 距之为非矣。其 与孟简书 则又取 孟子 距 杨 墨 之说,以谓“向无 孟氏 ,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推尊 孟子 ,以为其功不在 禹 下,意以己之排佛 老 可以比肩 孟氏 也;殊不知言之先后,自相矛盾,可胜其说哉。〔补注〕 卢轩 曰:公极尊 孟子 ,此篇何其刺谬也?乃知古人读书,不肯雷同附和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