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水调歌头
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笺注】

〔多景楼〕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镇江府甘露寺在北固山上。江山之胜,烟云显晦,萃于目前。旧有多景楼,尤为胜览之最。盖取李赞皇《题临江亭》诗有‘多景悬窗牖’之句,以是命名,楼即临江故基也。……自经兵火,楼今废。近虽稍复营缮,而楼基半已侵削,殊可惜也。”《文集》卷四十三《入蜀记》:“登多景楼。楼亦非故址,主僧化昭所筑。下临大江,淮南草木可数。登览之胜,实过于旧。”

〔江左〕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

〔形胜〕《荀子·富国》:“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古徐州〕谓镇江。徐州为古九州之一;东晋南渡,置侨州侨郡,曾以徐州治镇江,后又称南徐州。《文集》卷十七《镇江府城隍忠祐庙记》:“府当淮江之冲,屏卫王室,号称大邦。”

〔缥渺著危楼〕杜甫《白帝城最高楼》诗:“独立缥缈之飞楼。”

〔鼓角句〕杜甫《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

〔孙刘〕谓孙权、刘备。《文集》卷四十三《入蜀记》:“至甘露寺,饭僧;甘露盖北固山也。有狠石,世传以为汉昭烈、吴大帝尝据此石共谋曹氏。”

〔万灶宿貔貅〕苏轼《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诗:“野宿貔貅万灶烟。”

〔使君〕谓方滋。方滋,字务德,桐庐人。《宋史》无传。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二十一《方公墓志铭》谓其“平生三为监司,五为郡,七领帅节;二广则皆任经略,建康兼行宫留守,鄂州亦特置管内安抚使处之”。时知镇江府事。乾道改元,除两浙转运副使。

〔不见四句〕《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羊祜,字叔子。……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太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山也。’……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汉江〕即汉水,流经襄阳。

【编年】

宋张孝祥《于湖居士文集》卷二十八《题陆务观多景楼长句》:“甘露多景楼,天下胜处,废以为优婆塞之居,不知几年。桐庐方公尹京口,政成暇日,领客来游,慨然太息。寺僧识公意,阅月楼成,陆务观赋《水调》歌之,张安国书而刻之崖石。”按《文集》卷二十四《镇江谒诸庙文》:“某以隆兴改元夏五月癸巳,自西府掾出佐京口;明年春二月己巳至郡。”是年八月,方滋再知镇江府事(据卢宪《嘉定镇江志》卷十五)。乾道元年三月,方滋除两浙转运副使,离任。词云:“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当是隆兴二年秋,方滋到任后月余,邀客游多景楼时,务观所赋。赋成寄毛幵,幵有和作,见《樵隐词》。

【附录毛幵词】

水调歌头 次韵陆务观陪太守方务德登多景楼

襟带大江左,平望见三州。凿空遗迹千古,奇胜米公楼。太守中朝耆旧,别乘当今豪逸,人物眇应、刘。此地一尊酒,歌吹拥貔貅。楚山晓,淮月夜,海门秋。登临无尽,须信诗眼不供愁。恨我相望千里,空想一时高唱,零落几人收。妙赏频回首,谁复继风流。 kZBLOdWPXr6W/7Q2qQLFP1m6R/Em2imWxuXL7L3/Es3FZgDRTPBSmtQuKvaNDkB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