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蛾眉 〔一〕 ,下弦不似初弦好 〔二〕 。 庾 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三〕 ?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 〔四〕 。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五〕 。
〔一〕 诗词曲语辞汇释 卷三:“一种,犹云一样或同是也。”蛾眉:蚕蛾的触须弯曲而细长,以喻女子长而美的眉毛。此借指月弯。 南朝 宋 鲍照 玩月城西门 廨中诗 :“末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
〔二〕下弦:指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的月亮。初弦:即上弦,指农历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
〔三〕 庾 郎: 庾信 , 北周 文学家。作者自比。 宋 姜夔 齐天乐 词:“ 庾 郎先自吟愁赋。”按 庾信 著有 伤心赋 ,其序曰:“一女成人,一长孙孩稚,奄然玄壤,何痛如之。既伤即事,追悼前亡,惟觉伤心,遂以伤心为赋。”此词可能作于妻子 卢 氏死后不久,故有“未老”、“伤心”、“空房”之语。据 叶舒崇 皇清纳腊 室卢氏墓志铭 , 卢 氏于 康熙 十六年五月三十日产后病故。
〔四〕 庾信 至仁山铭 :“壁绕藤苗,窗衔竹影。”
〔五〕 宋 朱敦儒 春晓曲 :“西楼落月鸡声急。”
五夜光寒 〔二〕 ,照来积雪平于栈 〔三〕 。西风何限 〔四〕 ?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五〕 。何时旦 〔六〕 ?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七〕 。
〔一〕 黄花城 有二。其一,据 大清一统志 大同府 :“ 黄花城 ,在 山阴县 北。”其二,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 : 北京市 怀柔县 黄花城 在 城关镇 西北二十六公里。古为重要隘口。 黄花城 北一公里有 黄花城关 ,为 明 长城东关口。本书初版把词中之 黄花城 定在 大同 ,并将此词系于 康熙 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 五台山 时。或谓此注地望不切,时令亦不合,九月时 冀 中气候当不至严寒若此。并认为此 黄花城 应在 北京 怀柔 。 性德 初当侍卫时,曾司牧马之职,此词系在近郊放牧时所作。但词中有“西风何限”之语,按照我国惯例,东风、南风、西风、北风分属于春夏秋冬四季。西风即秋风。秋季包括农历七、八、九三个月。由于词中提到积雪,故定为九月,气候变化无常,偶遭寒流侵袭,九月下雪亦有可能。“自起披衣看”,正因其异于寻常。行役在外,离家千里,对此茫茫白雪,又见北雁南飞,因此引起思乡之情,是此篇主旨。若在 怀柔 之 黄花城 牧马,离家甚近,则“长叹”、“平沙雁”云云不过是敷衍成文,“为赋新词强说愁”了。或谓 康熙 帝赴 五台山 并不经过 大同 之 黄花城 。则或途中另有任务,派 性德 前往一行,或 性德 在另一次行役中路过该地,均有可能。聊备此一说。
〔二〕五夜:古时将一夜分甲、乙、丙、丁、戊五段,即五更。 文选 南朝 梁 陆佐公 ( 倕 ) 新刻漏铭 :“六日无辨,五夜不分。” 李善 注引 卫宏 汉旧仪 :“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三〕栈:栅栏。
〔四〕何限:多少。
〔五〕 世说新语 言语 :“ 卫 洗马( 玠 )初欲渡 江 ,形神惨顇,语左右云:‘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
〔六〕 春秋 甯戚 饭牛歌 :“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七〕 宋 陆游 埭西 诗:“晒翎斜日鸥来熟,印迹平沙雁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