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文字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实体(何九盈,2016)。在世界文明史上,诞生过无数文字,然而“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古至今追随中华文明,被传承、沿用至今”(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李学勤语)。汉字是中国人为人类文明创造的伟大财富,从汉字诞生伊始,这一东方文明古国的神秘文字就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而绵延不断,并早早超越了民族、地域、国别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亚洲最成熟的文字之一,汉字在古代“曾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形成了由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的越南等国家构成的“汉字文化圈”(洪仁善,2011)。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全面崛起,民族走向复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汉字更是伴随着中国的影响进一步走向世界,可以说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开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明符号。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表音两大文字体系,而汉字则属于表意文字,是世界上现存唯一仍在使用的高度发达的表意文字体系。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只是表示一个音节,不能明确表示读音,但一个字本身就能表示一个意思。汉字的表意特点使其在含义上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可以超越音声的界限,成为汉字文化圈共同的精神图腾。比如,诞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诸子百家经典著作今天读来依然朗朗上口,任何接受过基础语文教育的中国人都不需要借助专门的训练即可理解其大致含义,并对其精神感同身受。又如,中国各地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们也许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在汉字书面语上却毫无隔阂,甚至说着日语的日本人,对很多汉字字词的理解都与我们基本一致。可以说,汉字起源于象形,成熟于表意,跨越了时空,在今天依然直击我们的灵魂,成为我们与过去对话的重要工具。“以中国之人读中国之字,而高下轻重徐疾,已各自成音,赖有象形、会意等义相维持,故数千年后犹得以考证古训也。外国文字仅知谐声,以口相传,久而易变。”(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第660页,岳麓书社1985年版)这是汉字同其他文字相比的传承优势,也是汉字研究的魅力与意义所在。

表意文字的特性使得掌握汉语所需要的字数远超其他文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字成为世界性通用文字。但作为一种从上古创始以来一直绵延到今天的文字,汉字中大量保留了先祖们在创字伊始对原始社会的认识,是我们理解上古社会实相的文字密码,这是其他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借助对汉字的研究可以对上古时代的历史文化进行精准的了解,并同考古学、民俗学等互为佐证,相得益彰。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开始,一直到19世纪末甲骨文惊现于世,再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历代学者在研究、揭示汉字原始意义以及含义变迁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且成果丰硕。我国学者自撰著《尔雅》开始,就注目于“文字字义”(汉字训诂)的研究,从汉代许慎撰著《说文解字》以来,开始了“汉字本体论”(形声义)的研究,以其业绩而言,世界无出其右者(严绍璗,2013)。众所周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在文字方面推行以原来的秦国字体统一全国文字的政策,并取得成功。“随后汉代的人们,对先秦时期秦国以外的字体已经不能尽识”(李学勤,1990),为此,东汉时期学者许慎作《说文解字》,对所收录的9353个汉字逐一加以说明解析,使人们重新认识汉字,成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由此奠定了汉字文字学的基础。由此可见《说文》一书在汉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而北宋以降,以青铜器铭文和石刻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起,更是为汉字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力的文物文字佐证,拓宽了汉字研究的领域。不过,由于受过去有限的研究条件以及思想的局限性的影响,前人的研究中也不乏一些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注解,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裨补阙漏,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随着近现代人类文明的不断融合、相互影响,汉字研究也早已超越国别的局限,成为全世界文字学者为之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汉字文化圈诸多国家的文字学者,乃至近代以来的欧洲文字学者,都不断提出观点和学说,丰富和完善着汉字的研究,使汉字不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独秀于世界文字之林,犹如封窖陈酒,历久弥香,亦如合贝珍珠,愈经磨砺,愈发熠熠生辉。其中,日本学者的研究无疑是颇值得关注且具有借鉴意义的。这不仅缘于日本语言文字(假名)完全脱胎于汉字,更在于日本人使用汉字记述语言甚至远早于假名,汉字不仅早于日语扎根日本列岛,更是在日语形成后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伴随着日本文明的发展一路使用至今天。虽然明治维新以来有过短暂的汉字存废之争,但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汉字在日语中的地位不降反升,有愈发活跃之势,日本甚至制定汉字编码国际标准,为汉字规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人民网日本频道(2017年12月25日)报道,日本信息处理推进机构(IPA)发布消息称,已经完成了约6万个汉字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将可以处理约6万个汉字,汉字在日本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日本远离大陆的岛国特性,使得日语中的诸多汉字字词时至今日依然保留了汉字传入时的原始含义。比如,日语中的“走”字指跑,而“行”字则指走,日本料理店常见的“丼”字就是“井”的金文写法。此外,日语里的“舅姑”指公婆,“兄弟”一词包括姊妹在内,这些含义同古汉语大同小异,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万章上》)。可以说,汉字(词)在传入日本时的大量含义原封不动地保留到今天,这为日本人研究汉字提供了感性认识,也是研究汉字天然的第一手材料。因而,日本人在日本语言文化视域下对汉字文明世界的探索,对于究明汉字本义来说尤为难得,也对中国人了解自己的文字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白川静先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汉字学家,在汉字文化圈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是汉字文化研究界公认的大儒。他尤擅于将考古学与民俗学、神话、文学等学问同汉字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从不同维度旁征博引,在宏观视野下对汉字文化进行解读。在本书中,白川静先生通过对卜辞、金文的研究,对汉字的体系与文化源流系统性、独创性地提出了丰富又生动的见解,在日本汉字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本土的文字学研究者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他山之石。

汉字的世界亦即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汉字的原始含义之中蕴含着华夏先民对宇宙洪荒最朴素的认知。究明汉字的文化内涵,从学术研究层面上说,可以为历史、考古、文学等研究提供支持,从社会现实层面上说,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对于中国的文字研究者和日语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明确指针,对《汉字的世界》一书的翻译出版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鼓舞。

汉字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全人类的财富,我们研究汉字文化,也应该海纳百川,广泛汲取海内外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全面客观地研究汉字,不断完善研究成果,为扩大汉字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添砖加瓦。

陈强 VoWRHXnv/EMqmAbNK98l5ry45kh6KtqDUwzPQegorMxLkceEFYkuyc4QQPXV0g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