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用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语言告诉我们应该相信什么,需要怎么做,大家都在怎么想的时候,我们要小心不要被对方诱导性的语言错误引入相反的方向。时刻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清晰的思路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你一旦走神就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掉入对方为你挖的“深坑”。
如果一个人对你使用诱导性的语言技巧,那么他无非是想混淆视听,扰乱思路,将你的思维带入他设计好的“圈子”中。要不就是企图掩盖一个不想被你知道的事实。正因如此,诱导性的语言充满了“虚张声势”的特质。
大家都在网络上看过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连××都开始养生了,你还在等什么”“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恐怖了,连著名主持人××都转发了”,这些所谓的标题党用一些带有明显诱导性的词语引得一些人纷纷“上当”,使得这些毫无根据的说法、论述、传言一直活跃在互联网中,至今不曾消停。
而那些本意是回避某些问题的人,通常会采用一些“连小学生都知道”“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再简单不过了”之类的措辞来展开谈话,误导你一步步走入思维的盲区,直到他成功回避掉不愿面对的问题。
通过诱导性暗示,让人得出错误的结论
不要轻易被谈话对象那些诱导性的语言所误导,不要轻易变成谈话中的应声虫,当对方看着你的眼睛,无比“真诚”地问出“难道这种说法不对吗?”“你不觉得这个假设很有可能会实现吗?”“你不认为这个很便宜、很实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时候,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对方轻易迷惑,走到对方的语言陷阱中去。
法庭中经常会出现这种诱导性的问题,一般律师会试探性地向原告或者是被告抑或是证人问一些听起来不那么明显的诱导性问题,试图引导对方的思路,若提问的律师经验丰富、技巧老到,而被询问的对象相对来说性格软弱一些,就容易被对方律师所误导,说出对律师有利的答案。此时,己方律师一定会抗议说:“这是一个诱导性的问题。”可见,诱导性的问题在法庭上是不被允许的。
比如,若原告律师问道:“你现在还会打儿子吗?”被告律师一定会向法官提出抗议,因为面对这样一个诱导性问题,无论被告回答“是”还是“不是”都相当于默认了殴打儿子这一行为,这就将原告律师口中假定的行为变成了事实。
很多人都不清楚诱导性的语言能够产生多大的效果,而语言逻辑高手们却能清楚地分析出其中的利害关系,并游刃有余地将这一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袁是一位在校大学生,有一次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坐在不远处有个长发披肩的女孩侧影很美,不知怎么的,小袁一眼就喜欢上了她。为了接近那个女孩,小袁假装无意中坐到了女孩的对面,弯腰捡起一支笔,向女孩搭讪道:“请问这是你的笔吗?”
女孩摇了摇头,小袁趁机与她攀谈起来。原来这个女孩叫吴湘,跟小袁来自同一个系。两人小声聊着天,极其投缘。并肩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小袁突然问道:“明天见面的时候,我能约你看电影吗?”吴湘愣了愣,点了点头,又迅速地摇了摇头。小袁乐了,笑着说:“那明天见面再决定,我们明天中午见吧!”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袁提出了一个问题,却故意回避掉了另一个问题。前者是吴湘答不答应与他看电影,后者是吴湘答不答应再与他见面。实际上,狡猾的小袁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预设好吴湘答应跟他见面的前提了,而性格温和的吴湘不管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和小袁一起看电影,都已经给了小袁再次相见的机会,这就是小袁的聪明之处。
提问者在提出诱导性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提前设定答案,再采用心理暗示等技巧让对方更倾向于自己设定的所谓“正确”答案。采用诱导性的语言技巧,目的要么是回避某些问题,掩盖事实情况,要么就是误导对方的思维,让对方暂时变成自己思想上的“傀儡”。
李菲菲与丈夫王明步入婚姻殿堂后,生活一直过得平静而幸福。直到一年后的某一天,李菲菲无意中打开了丈夫的QQ空间相册,发现他把其中的一组照片锁了起来。女人的第六感提醒她,这里面绝对有猫腻。她想了一会儿,在密码那一栏尝试着输入了几个数字,居然成功地解了锁。出现在李菲菲眼前的是几张旅游照,照片里的男女李菲菲分外熟悉,一个是丈夫王明,另一个是他的前女友。望着照片里笑容灿烂的女孩,李菲菲心里涌起了一股怒火。
王明在上大学的时候交了一个女友,和很多大学情侣一样,毕业后他们就分了手。李菲菲一直以为,丈夫早已经和前女友断了联系,想不到他们却瞒着自己暗地里偷偷地见面。照片里出现了A市的地标性建筑,日期刚好是前天。A市离他们居住的城市特别近。李菲菲立马便想起最近王明一直借口加班,经常深更半夜才回家。就在上周末,王明消失了一整天,回来后却对李菲菲说自己临时去了公司处理事情。
一想到丈夫对自己撒谎,李菲菲便心如刀绞,她按捺住了情绪,准备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晚上王明回到家,李菲菲表面上不动声色,还和往常一样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两人吃过饭之后,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李菲菲淡淡地问道:“听说上周末A市下了好大的雨,温度大降,道路都淹了……”
“怎么可能,”王明心不在焉地回答道,“周末那天A市明明是个晴天,温度特别高,穿着薄薄的衬衫走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
“哦?你怎么知道?难道那天你去A市了吗?你不是说去公司加班了吗?你去A市做什么?为什么要瞒着我?”面对李菲菲一系列尖锐的问题,王明猛然醒悟过来,涨红了脸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菲菲是聪明的,她在面对说谎的丈夫时,并没有大吵大闹,而是通过诱导性的语言引出了丈夫嘴里的实话。这种在话语里埋下陷阱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上当。
为了在面对这种诱导性语言的时候不被忽悠,我们要仔细揣摩对方的话,注意对方话里是否存在某些暗示或假定,始终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误导。
一个瘦得像麻秆一样的人问一个胖得像气球一样的人:“你怎么会变得这么胖?”胖子无奈地叹口气,回答说:“因为我每天都在吃,我吃得太多了……”话没说完,瘦子就大惊小怪地说:“你为什么要吃那么多呢?”胖子翻了翻白眼说:“不吃饭没有足够的热量,我不就饿死了?”
上面这段话里的逻辑是不是很熟悉?再来说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的段子:“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当然是先有鸡了,没有鸡下蛋,哪里来的蛋?”“那这只鸡又是从哪里来的?难不成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那,那估计还是先有蛋吧。”“没有鸡下这只蛋,这只蛋难不成是土里长出来的?”
互为补充条件的套套逻辑
无论是胖子和瘦子的对话,还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所反映的都是同一条逻辑,那就是所谓的“论证循环”,又被称为“套套逻辑”。“套套逻辑”是逻辑谬误的一种,当论述者为了论证自己的某项主张,提供了看起来新颖实则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的证据,就是在利用“套套逻辑”将对方逼入一个无从反驳的境地。
辩论赛场上的辩手们在关键性的时刻经常会使用“套套逻辑”来回避一些尖锐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成功绕过对方的追问。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被“套套逻辑”所忽悠,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对方设定好的逻辑怪圈。
老方在一所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已经有很多年,尽管有着多年教龄,老方的教学方法却经常被学生指责。这是因为,每次在讲解新课文的时候,老方只是一味地将辅导资料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黑板上,叫学生背熟,却从不加以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在讲解选择题的时候,老方只会念答案,从来不跟学生解释对错背后的原因。
一次,一个好学的学生忍不住当堂问了一句:“请问老师,为什么这道题要选择C?”只见老方顿了一下,慢条斯理地回答说:“因为A、B、D都是错误的,所以C才是那个正确的答案。”学生愣住了,只觉得荒谬至极,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反驳的话。
老方堂而皇之地用“套套逻辑”忽悠学生的发难,实在不值得提倡。
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在一些琐事上犯“套套逻辑”的错误,陷入怪圈中无法挣脱。
当我们一不小心陷入“套套逻辑”的怪圈中的时候,言语上吃点亏还是小事,怕就怕被强行洗脑,挣扎在思维的泥泞中逐渐失去自我,到时候,你将很难预料到迷失了的自己会遭遇些什么可怕的事情。
媛媛在上段恋情无疾而终之后,很难走出失恋的打击,也很少产生再谈恋爱的兴趣,直到遇到李杨,她才改变了想法。从见到李杨的第一面起,她心里就莫名觉得,这次自己终于遇到了对的人。在媛媛的主动追求下,李杨终于变成了媛媛的男朋友。从此以后,两个年轻人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成为彼此的依靠。
李杨心里知道,他的确很喜欢媛媛,但是这种喜欢算不算爱情,他却分辨不清楚。之所以答应和媛媛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媛媛的感情太炙热叫人无法拒绝,另一方面是因为媛媛对他实在是太好了,而他也习惯了这种好。自从与李杨在一起后,媛媛虽然感觉很幸福,却总有点患得患失,也许是因为上段失败的感情给她留下的阴影太深。
媛媛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问李杨:“你爱我吗?”李杨也总是习惯性地回答:“当然了。”听到这个回答,媛媛并不满足,她会继续追问:“你为什么会爱我呢?”李杨微笑着回答:“当然是因为你值得我爱了。”通常李杨话音刚落,媛媛便立即接道:“那我究竟哪些地方值得你爱呢?”每当媛媛问出这句话,李杨便会回答:“在我爱你的那些地方。”
李杨并不清楚他对媛媛的感情是不是真正的爱情,所以他从不正面回答媛媛的问题,而是通过“套套逻辑”去回避她那一系列的提问。将“套套逻辑”运用到日常对话中,我们会发现,即使我们说的话并没有表达明确的观点和态度,甚至出现了空洞无物,却让人无可辩驳,无话可说。甚至可以说,巧妙地夹杂了“套套逻辑”的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错。
“套套逻辑”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欺骗性,在于它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但是这一套听起来无法辩驳的逻辑并不能证明什么,它只是一种常见的回避问题的方法,和一种普遍的忽悠人的方式,只要你能厘清思路,坚决不上“套套逻辑”的当,就不用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个怪圈里。
我们经常会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这样一些新闻,大大的标题叫人触目惊心:“中国人出游不懂礼貌,公众场合言语粗鲁”“中国游客不遵守交通规则,大摇大摆横穿马路”“中国大妈不遵守公共秩序,肆意插队”。这些新闻往往发生在黄金旅游周期,经由别的国家传回国内。
国内外的“键盘侠”们看到此类新闻不由得义愤填膺:“中国人素质太差,干脆别出去丢人现眼了。”“中国人的劣根性真是改不掉啊。”
看到这些指责和抱怨,又有另外一些人会站出来说:“这只是一部分人的不礼貌行为,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的整体素质。”“不要因为一小部分人的行为,就给所有中国人都贴上标签。”
的确,“一些”不能代表“所有”,因为一部分人的行为,就一记闷棍想将整个族群都“打死”,未免太不讲道理。很多人看事情并不能站在大局的角度上高瞻远瞩,反而瑟缩在逼仄的井底,“盲人摸象”“坐井观天”般地欺骗自己,盲目地告诉自己,手摸到的那一块就是大象,眼睛看到的那一片就是天空,实在是太可悲了。
小罗是市重点高中普通班里的一名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她所在的班级一个学期内换了好几任班主任。这种频繁更换班主任的情况使得学生们的心乱了起来,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也与日俱下。最近,小罗和她的同学们又迎来了一位新的班主任,对方是一个刚从名牌师范学校毕业的小伙子,并没有多少教学经验。
新的班主任接手小罗所在的班级后,立马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虽然年轻,为人却极为严肃认真,不管是早自习还是晚自习从不迟到早退,一旦逮到偷懒的学生便严厉批评,丝毫不留情面。小罗和同学们都很不适应,渐渐地对这位新班主任有了抵触情绪。
期中考试的时候,新班主任抓住了几个作弊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一顿狠批,将那几个学生说得面红耳赤。小罗正好有事去办公室,只听班主任怒声道:“你们简直道德败坏。作为学生,平时不好好念书,居然在考试中抄袭,简直丢尽了我的脸。表面上看起来你们班这次总体成绩还不错,谁知道是不是抄袭来的。”
“您这样说就有点过分了吧!”小罗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反驳道:“这只是一些人的行为,跟整个班级有什么关系?”
班主任怒气冲冲地说道:“看看这几个人就知道你们班总体是什么水平。”
小罗也气红了脸:“您这样说太偏颇了,对于班里其他的学生来说也有失公平!何必将一些人的错误扣到整个班级的人头上。”
的确,“一些”并不能代表“所有”,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的人并不太懂什么叫作公平公正,什么叫作客观理性。
而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你不去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全局思维,不去增强自己的逻辑,就会轻易地被对方的“一些”事实所欺骗,当成“所有”的真相般供奉在心里。
谈话高手们将“一些”当成“所有”来宣传,是一种将论证不当周延的行为。尽管这些论证在明白人听起来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对于一些耳根子软的人来说,却很有说服力。谈话高手们一旦将这种“不当周延”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就会在心理上给人一种强烈的暗示。
比如,在这个年代,出门尽量骑自行车的人大都有着环保和节俭的意识,某市长总被媒体拍到骑自行车出门办事,所以这位市长的环保和节俭意识一定很强。
上面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却存在着明显的谬误。我们并不知道市长出门骑自行车的真实原因,也不知道为何他总被记者拍到此类行为,仅仅因为骑自行车的人大都是节俭和环保的人这句话,就得出市长也是此类人这一结论,是很没有道理的。
佳佳和小华共同参加了校辩论队,两人同时成为两支辩论队里公认的最佳辩手,经常打擂台赛。别看辩论场上两人总是你来我往用话语当作攻击对方的武器,生活中他们却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充满了逻辑学中的专业术语和典型的逻辑,叫外人疑惑不解,他们却乐此不疲。
这天,他们提到了“不当周延”的谬误,便深入地讨论了一番。佳佳首先举例道:“有些西方人特别有趣,而有些喜欢赌博的人却特别无趣,所以有些西方人不是赌徒。”小华刚想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他搔搔头,发现佳佳的话听上去有点道理,却又很无理,主要是佳佳话里提出的条件和结论实在是无法验证,所以他一时也找不到有力的反驳点。
其实,佳佳这个论证反映的是“不当周延”的谬误。逻辑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周延词”,它是涵盖整个类别术语的学名。而“不当周延”的谬误则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可靠信息的前提下,企图用一个论点将整个类别都包含在内,而由于信息缺失,你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对此进行验证。辩论场上经常会运用到“不当周延”的技巧,它要求辩手们在使用之前做足准备工作。
德国政治家、演说家保罗·戈培尔说:“谎言被重复了一百遍就成了真理。”意思就是说,如果将一些并不是事实的事件或者是有失偏颇的观点、主张不断地重复,人们就会像迎接真理一样接受这些事件、观点和主张。实际上,大名鼎鼎的戈培尔亦犯了重复谎言的谬误,只因为,重复了一百遍的谎言依旧是谎言。
1922年6月,戈培尔在听了独裁家希特勒的一场演讲后,惊叹道:“现在我找到了应该要走的道路——而这是一个命令!”从那以后,戈培尔就通过各种渠道不遗余力地宣传着“纳粹主义”,成了纳粹的狂热追捧者。
戈培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断替纳粹做宣传,此事被希特勒知道后,特意提拔戈培尔进入了纳粹的高级领导层。戈培尔为希特勒的赏识欣喜不已,精心调动纳粹宣传机构的各路人马,成功举办了一场场极具规模的宣传运动,将希特勒成功推上了台。1953年,希特勒任命戈培尔为德国国民教育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
戈培尔一上任,就采取了各种手段,让希特勒的独裁纳粹统治更深入人心。戈培尔在国内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疯狂的“焚书”运动,还煽动学生扰乱社会秩序。戈培尔更建立起新的德国文化协会,只招收狂热于纳粹主义的人,同时对新闻、报刊、广播等媒体实施了严格的监管,以便控制舆论蛊惑人心,散播谎言制造谬论。
戈培尔信奉重复会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要想将谎言变成真理,只要将其重复一百遍就可以。所以他不停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不停地给谎言穿上真理的外衣,拿血腥残忍的纳粹主义遮盖着大众的眼睛。这种行为一时起了效果,短时间内,谎言的确被误认为是真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戈培尔的谎言逐渐露出了真实的面目,人们看清了纳粹独裁专制、冷血无情的本质,戈培尔的谎言也随之破碎,而他“谎言被重复了一百遍就成了真理”的说法被人们批驳得一无是处,再也没有人相信他的话。可见,无论谎言重复多少遍,即使它能够在短时间内蒙蔽人们的双眼,却不能维持长久。
谎言哪怕被重复一百遍,依旧是谎言,其本质并不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相信了变成“真理”的谎言,我们要么被一时迷惑了眼睛,要么就是享受上当的过程,心甘情愿地被欺骗。如果是前者,被蒙蔽的你我总会有清醒的那天;如果是后者,就算是表面再怎么相信,骨子里依旧清晰地知道,那不过是谎言。
谎言哪怕是重复一百遍,依旧是谎言,把持住这个逻辑,坚定地相信它,这种敏锐而真实的逻辑就会变成你的有力武器,成功为你拨开生活的迷雾,成功为你辨明所有的谎言与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