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婴儿与睡眠

你坐在咖啡馆里,一边品尝拿铁,一边在手机上浏览网页,而宝宝在旁边满足地玩耍着,摆弄着他的亮橙色磨牙环,偶尔从安全座椅里往上瞥几眼。突然,你听见一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评论说:“看呀,这个宝宝多么开心、多么满足、多么机灵啊。”你微笑着回应,表示感谢。对于这样的评论,你并不惊讶。采用父母引导式育儿法的父母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本章讲的是睡眠,这些评论和睡眠是否有关系?当然,关系很大!

当你的宝宝晚上开始能睡整夜觉时,人们一定会说,“你可真幸运”,或是“你家宝宝真好带”。这两种说法其实都不对。你的宝宝能收获整夜安睡这份礼物,是因为你曾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真正值得赞扬的是你。但是也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训练宝宝睡整夜觉不是养育宝宝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睡整夜觉能为之后的一切打下良好的基础。

睡眠是珍贵的,是人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里,睡眠极为重要,因为人类生长激素是在深度睡眠期间分泌的。宝宝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同样重要,它们不仅影响宝宝的生长和健康,还影响家里每个人的幸福感,它们决定着家庭成员是精神愉快、精力充沛,还是整天疲惫不堪。

采用父母引导式育儿法的宝宝的共同特征是:情绪满足、生长健康和拥有最佳警觉度。这些宝宝的身上散发着快乐的光芒,毕竟,休息充分和精神愉快是紧密相连的。事实上,健康足月儿7~10周龄时便具备夜间连睡7~8小时的能力,12周龄时便具备夜间连睡10~12小时的能力。不过,虽然宝宝具备这样的素质,但要实现夜间连睡,还需要父母的引导,需要父母从根本上了解作息规律对宝宝的健康结果有着怎样的影响。

真的能睡整夜觉吗

为什么有的宝宝很早就能睡整夜觉了,有的宝宝却不能,这一直是人们争论和研究的热点话题。相关理论不一而足,有的解释很简单,有的解释很复杂,有的讲逻辑,有的天马行空。出于好意,一些朋友会对毫无经验的新妈妈说,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他们还会说,有的宝宝天生就是“睡神”,有的宝宝天生就是“睡渣”。新妈妈都希望自己运气好,生的是个“睡神”。

行为医学临床医生认为,孩子的天生气质类型对睡眠具有决定性影响。他们告诉父母:有的孩子性情随和,更爱睡觉;有的孩子就是不爱睡觉。更极端的说法是:有的宝宝天生高需求,夜醒更加频繁;而有的宝宝天生低需求,自然一觉睡得更久些。虽然每种说法都看似有道理,但是这些说法都已过时。放心,你可以而且也应该期待宝宝学会睡整夜觉。不过你也应该知道,如果没有父母帮忙训练,宝宝极少能自己学会这一技能。让我们来了解有关婴儿睡眠的4个事实。

睡眠事实1

婴儿还没有能力组织自己的日夜活动,以形成可预知的节律,但是,他们在生理上有规律作息的需要。所以,父母必须承担起引导作用,为宝宝和自己制订计划、建立规律。

按规律喂养宝宝对妈妈也有好处。它能改善妈妈的健康和精力状况,缓解妈妈的精神压力,这样妈妈才有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其他重要的人际关系,包括与丈夫、父母和朋友的关系。如果家里还有哥哥姐姐,宝宝作息规律能让妈妈有时间规划哥哥姐姐的亲子活动。如果宝宝的各项活动具有可预知性,妈妈心里有底,知道她能够满足宝宝的需求,这样她就可以自信地规划家里的一日活动了。父母引导式育儿法能让所有人受益。

要提高宝宝睡整夜觉的可能性,建立以父母为引导的“喂养—清醒—睡眠”周期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宝宝能睡整夜觉,关键在于白天这3项活动的顺序,首先是喂养,然后是清醒时间,最后是睡眠。这3项活动一天重复多次,但要始终保持这个顺序。周期越是稳定,宝宝就越能尽早地学会适应,并形成自己的“喂养—清醒—睡眠”节律。稳定的节律能帮助宝宝学会睡整夜觉。

睡眠事实2

每项活动的 质量 与每项活动的 顺序 同样重要。这里要再次强调涟漪效应原理,激起第一圈波纹的那颗石子,是每次喂养的质量。这意味着,妈妈必须想办法让每次哺乳都成为 饱足喂养 。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容易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只吃个半饱。这样一来,贪睡的宝宝,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营养需求就得不到满足。

如果每次哺乳都能想办法做到饱足喂养,就能提高清醒时间的质量。高质量的清醒时间能改善宝宝白天的小睡质量。睡得好的宝宝,吃得会更好。随着每项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最终促成健康的夜间睡眠。反过来,24小时内最佳睡眠质量造就最佳警觉度,最佳警觉度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认知功能,而认知功能的改善会促进大脑发育,并为神经系统的发育带来诸多好处。一切是怎样开始的?开始于第一颗石子,即高质量的喂养。

睡眠事实3

从出生之刻起,婴儿开始形成一定的饿感模式,或者逐步形成稳定的规律,或者趋向于杂乱无章、不可预知。如果按照父母引导式育儿法喂养宝宝,他的饿感模式会逐步稳固下来。原因有两个。一是,宝宝天生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够调整进食时间并形成可预知的节律。如果妈妈的喂养理念鼓励他这样做,他就能做到。二是,饿感机制(消化和吸收)会对规律喂养做出回应,形成代谢记忆。规律喂养能鼓励宝宝的饿感代谢系统形成可预知的周期节律,而密集式喂养会妨碍周期节律的形成。

举个例子,如果妈妈大约每隔3小时——7:00、10:00、13:00、16:00、19:00、22:00——哺乳一次,宝宝的饿感周期就会逐渐同步到这几个时段。喂养时间规律后,白天小睡时间就会规律起来,然后是夜间睡眠。在上面的例子里,具体时间点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们所代表的可预知性。具体时间点并没有神奇之处。如果妈妈觉得早晨6:00喂第一顿奶更适合自己的家庭,那就选在早晨6:00。这里的原则是始终保持一致,因为这样才能形成可预知性。

作为对比,喂养时间杂乱无章将会妨碍宝宝自我调整并形成固定的喂养节律,从而给宝宝的代谢记忆造成混乱。例如,妈妈信奉的是哭了就喂的理念,喂养时间可能是上午8:00喂一次;30分钟后宝宝哭时又喂一次;1小时后又喂一次;3小时后才喂;20分钟后又喂一次。第二天,喂养时间又不同了,包括间隔时长和具体时间点。如果喂养间隔不一致,这种模式持续几周,宝宝的“喂养—清醒—睡眠”周期就很难稳定下来,这会让宝宝很难学会睡整夜觉,宝宝会在夜间每隔2小时醒一次,如此反复。研究发现,这种模式可能持续到宝宝满2岁,甚至更久。 [1] 意料之中的是,如果不按规律喂养,吃配方奶的宝宝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

睡眠事实4

这个事实要格外注意:关键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什么时候吃。宝宝不能睡整夜觉,跟食物来源没有关联,也就是说,跟宝宝吃母乳还是吃配方奶并没有关系。我们的一项睡眠研究包含了520名婴儿,结果发现,采用父母引导式育儿法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开始睡整夜觉的平均时间,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是相同的,在很多情况下还要略早些。这一统计结果意味着,宝宝能睡整夜觉,原因不应该归结于吃足了配方奶。统计数据还表明,母乳或配方奶各自的成分,以及两种奶在宝宝体内的消化速度,对于宝宝建立健康夜间睡眠模式没有任何影响。

为什么夜间睡眠如此重要

一两岁的宝宝经常夜醒,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育儿建议的指导错误,二是睡眠优先顺序不当。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宝宝要被迫忍受睡眠严重不足的痛苦。这对宝宝和父母来说都不健康。想一想,如果你连续一周每晚都醒两三次,会是什么感受?有证据充分表明,睡眠剥夺会对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破坏性影响,包括运动功能减退、思维能力下降、易激惹、无法集中注意力、情绪不稳定,以及细胞破坏和组织破坏等。这些还只是部分影响而已。

现在,想象有个小宝宝,一年365个夜晚,每晚都无法一觉连睡8小时,会造成什么问题?现在的儿童普遍存在学习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源于长期睡眠不足。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宝宝的高级神经中枢仍在持续发育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夜间不能睡整觉肯定不利于日后的学习。

采用父母引导式育儿法的宝宝睡眠统计常态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宝宝的身体发育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时期。健康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还需要持续时间较长的恢复性睡眠,宝宝的生长就发生在持续时间较长的睡眠期间。

宝宝的睡眠质量,决定着睡眠的真正价值。在宝宝的睡眠中,一半是深睡眠(Relaxed Sleep Pattern,RSP),另一半是浅睡眠(Active Sleep Pattern,ASP)。研究人员告诉我们,这两种模式每30~45分钟交替出现一次。两种睡眠模式之间存在明显不同。在深睡眠期,宝宝十分平静,面部放松,眼皮合拢不动,身体也几乎不动,呼吸平缓而规律。70%~80%的生长激素是在深睡眠期分泌的,这表示健康的睡眠习惯与健康生长密切相关。

浅睡眠就没有那么平静了。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做梦都是在浅睡眠时。宝宝经常做梦吗?关于这一点,人们还不十分清楚。但是在浅睡眠时,宝宝的胳膊和腿会动来动去,眼皮一闪一闪的,面部肌肉也会动,如吸吮、皱眉或咀嚼。此时,宝宝呼吸不规则,而且频率略快。

采用父母引导式育儿法的宝宝多大能睡整夜觉

虽然我们无法做出任何承诺,但是我们可以提供下面的统计数据,让你了解采用父母引导式育儿法的宝宝的常态是怎样的。以下结论来自一项针对520名婴儿(266名男婴和254名女婴)的抽样调查,其中380名宝宝是纯母乳喂养,59名是纯配方奶喂养,另外81名是混合喂养;468名是健康宝宝,另外52名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了医学状况,这52名中有15名早产儿。所有父母采用的都是父母引导式育儿法。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规律喂养的定义是头8周里每隔2.5~3小时喂养一次。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规律喂养指的是每隔3~4小时喂养一次。睡整夜觉的定义是夜间一觉连睡7~8小时。调查对象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研究揭示了以下情况。

第一类:纯母乳喂养宝宝

纯母乳喂养的女婴,7~9周龄时86.9%能睡整夜觉,12周龄时97%能睡整夜觉。纯母乳喂养的男婴,7~9周龄时76.8%能睡整夜觉,12周龄时96%能睡整夜觉。

第二类:纯配方奶喂养宝宝

纯配方奶喂养的女婴,7~9周龄时82.1%能睡整夜觉,12周龄时96.4%能睡整夜觉。纯配方奶喂养的男婴,7~9周龄时78.3%能睡整夜觉,12周龄时95.7%能睡整夜觉。

第三类:存在医学状况的宝宝

在存在医学状况(如胃食管反流、肠绞痛、早产、病毒感染及因未说明原因住院治疗)的52名婴儿中,13~16周龄时100%夜间能一觉连睡8~9小时。

正如以上的统计数据所表明的那样,父母可以从早期开始引导宝宝的睡眠与清醒节律,方法是让宝宝的作息时间具有可预知性。此外,在我们的调查中,学会独自睡整夜觉的宝宝80%仅仅依赖规律喂养,不需要父母做出任何其他引导;其余20%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夜啼,其中大多哭了3天,夜啼发生在半夜,每次持续5~35分钟。要打破过去的夜醒模式,习得睡整夜觉的技巧,9周龄宝宝平均需要3~5天时间。

健康的睡眠模式

“你昨晚睡得怎么样?”有些夫妻常常会这样问对方。但人们从来不会问:“你今天清醒时间怎么样?”实际上,清醒期间的警觉度也是不同的。睡眠分深睡眠和浅睡眠,同样,清醒也有很多级别,从疲惫到最佳警觉度不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佳睡眠促进最佳警觉度,而最佳警觉度造就最佳学习过程。在宝宝的发育过程中,健康睡眠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证据表明,夜间睡眠质量好的宝宝,头脑更聪明。

美国芝加哥儿童纪念医院(Children's Memorial Hospital in Chicago)睡眠障碍中心主任马克·维斯布鲁斯(Marc Weissbluth)博士在他的著作《婴幼儿睡眠圣经》( Healthy Sleep Habits, Happy Child )中,引用了路易斯·M.特曼(Lewis M. Terman)博士的研究结果。特曼博士以斯坦福-比奈智商测验(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Test)闻名于世。 [2] 按照维斯布鲁斯博士的说法,特曼博士关于影响智商的各种因素的发现(发表于1925年)至今未受到质疑。特曼博士的研究包含了3000名儿童。在所有年龄组中,智商超群的儿童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从婴儿早期到测试当天,持续拥有健康的夜间睡眠。

1983年,加拿大研究人员客观地重复了特曼博士的研究,并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与睡眠不好的儿童相比,拥有健康睡眠模式的儿童智商明显更高。

维斯布鲁斯博士不仅提到了健康睡眠的积极影响,还提及了睡眠紊乱的消极影响。他提醒父母们:“睡眠问题不仅破坏了宝宝夜晚的安宁,还会干扰他白天的活动,因为睡眠紊乱会降低大脑的警觉度,让他注意力涣散,无法集中精力,或是很容易分神,还会让他在身体活动方面更加冲动、多动,或者相反,白天表现得无精打采。” [3]

婴儿期和学步期宝宝如果白天睡不好,晚上不能睡整夜觉,可能会出现慢性疲劳。疲劳是许多婴幼儿问题的首要原因,如哭闹难哄、白天易激惹、脾气坏、不满足、有类似肠绞痛症状、精神过度紧张、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进食习惯不好。作为对比,拥有健康睡眠习惯的宝宝,清醒程度更高,大脑警觉度达到最佳,能够与周围环境高效互动。这些孩子自信、快乐、需求较低,而且更善于与人交往。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长,因此学习效率更高。

哄睡

一般来说,大约在满2月龄时,宝宝就具备了睡整夜觉的能力。这是一种习得的技能,而作息规律是助推力。婴儿期和学步期宝宝存在睡眠剥夺,表示宝宝没有学会睡整夜觉的技能。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最常见的是各种哄睡依赖,也就是帮助宝宝入睡或是中途醒来后重新入睡的那些物品。

睡眠是身体的自然功能,最主要的睡眠信号应该是困倦。哄睡依赖会干扰入睡过程,取代困倦成为宝宝的睡眠信号。当哄睡依赖成为睡眠信号时,独立入睡就超出了宝宝自己的掌控范围,父母就不得不为宝宝提供哄睡依赖。

使用某些睡眠安抚物并无影响,如一块特殊的小毯子或某个填充动物玩偶。但是,有一些哄睡依赖会让宝宝“上瘾”,特别提醒要避免以下几种哄睡方式。

喂奶哄睡。 下面这个场景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宝宝在吃母乳过程中睡着了。妈妈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小心翼翼地抱着宝宝走到小床旁。她屏住呼吸,轻轻地把宝宝放在小床上,然后胆怯地露出了微笑。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她焦急地等待宝宝平静下来,然后慢慢退到房门口。此刻她心里在打鼓,不知道这次最终会怎样:是自由,还是失败?妈妈渴望解脱,因为她知道,如果宝宝哭闹起来,她就得重复刚才的程序。妈妈和宝宝谁更可怜?每次睡觉都需要喂奶哄睡,这样做对吗?当然不对!

父母引导式育儿法能够培养宝宝的健康睡眠模式。在父母引导式育儿法中,当宝宝被放在小床上时,他通常是醒着的,你不需要蹑手蹑脚,屏住呼吸,不敢出一点声音。宝宝可能会哭上几分钟,或是自己嘟囔一会儿,但是不需要父母的干预就能自己入睡。

摇晃哄睡。 在宝宝表现出困倦或是睡到一半醒来时,现代机械式哄睡设备能利用不同的刺激让宝宝安静下来,使他入睡。最常见的机械运动式哄睡设备是弹乐椅。这里要探讨的问题不是你应该不应该抱着宝宝轻轻摇晃他,我们支持你经常这么做。这里要探讨的问题是,你是否把轻轻摇晃或是各种跳舞一般的动作,当作哄睡手段?

其他类似的哄睡设备还包括振动床垫和婴儿秋千。有的父母还把宝宝放在振动的衣物烘干机上,这样做非常不安全。当然,如果所有方法都试了,宝宝还是不睡,还有一个大招:把宝宝放在汽车安全座椅里,开车出去兜一圈。马达的轰轰声,汽车底盘的振动,能把宝宝送入梦乡,至少有的时候能。虽然这些哄睡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烘干机到时间会停,汽车的汽油会耗尽,父母也会失去耐心!

从短期以及长期看来,在宝宝困倦但还醒着的时候把他放在小床上,有助于提高宝宝睡眠周期的长度和深度。不要等到宝宝睡着了再把他放在小床上。

和宝宝同睡一张床

前面提到的几种哄睡方法,哪个都不是帮助宝宝入睡和使宝宝中途不醒的最好方法,但是至少不会给宝宝带来安全风险。许多证据已经显示,有一种睡眠安排非常危险: 父母和婴儿同睡一张床 。和宝宝同睡一张床的家庭越来越多,这几乎成为一种时尚。你家可能也在考虑这样做。一些理论专家会告诉你,和宝宝同睡一张床是最好的情感联结和依恋方式,而且方便夜间喂养。但这很可能是致命的!关于和宝宝同睡一张床,有哪些事实我们应该知道?

自1997年以来,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以及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都发布医学警示,提醒父母与宝宝同睡一张床存在致命风险。一项历时7年的研究发现,500多名婴儿的死亡可以追溯到这个原因:父母和宝宝睡在同一张床上,睡眠中父母的身体完全或部分压在宝宝身上,从而导致宝宝死亡。不要被这个数字误导,美国每年因被父母压住而致婴儿死亡的案例,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美国儿科学会给出的公共政策说明是:“没有科学研究证据表明,和宝宝同睡一张床能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发生率。相反,研究显示,在某些情况下,和宝宝同睡一张床实际上还可能增加SIDS风险。” [4] 到了2005年,美国儿科学会SIDS特别工作小组把亲子同睡一张床称作是“极具争议”的话题,称这种做法是“危险的”。 [5]

因此,与婴儿同睡一张床可能是当今育儿过程中最具风险的决策。与不安全睡眠方式相关的婴儿死亡发生率正在上升,而其中每个案例本来都是可以预防的。在非科学育儿理念的指导下,因为被父母压住而致婴儿死亡,这实在是令人悲痛。安全、理智的睡眠,从把宝宝抱出父母的大床开始。

宝宝应该睡在哪儿

婴儿床或婴儿摇篮应该放在哪儿?这个问题需要在宝宝出生前解答。是放在父母的房间里,还是单独放在婴儿房里?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两三周里,让宝宝睡在父母卧室中的好处是方便夜间喂养。新生儿至少每隔3小时要喂养一次,所以,妈妈离小床近点是有好处的。但这样做的第一个缺点是,宝宝往往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让父母疑心宝宝呼吸不正常,结果是父母睡不好觉;第二个缺点是,妨碍宝宝学会睡整夜觉,4周龄后继续和父母同睡一个房间,会让宝宝具备睡整夜觉能力的时间延迟到4月龄。

如果宝宝睡在自己的房间里,你对此有所疑虑,可以购买婴儿监护器。有了监护器,宝宝有任何需求,你都会马上知道。

◎ 小结

要帮助你家宝宝入睡并且保证他中途不醒,最好和最安全的做法是采用自然方式。你不需要买昂贵的设备,不需要买新车,也不需要学习可能存在高风险的育儿理念。不要依赖哄睡手段,正确做法是培养一套基本作息规律,以此来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喂奶,轻轻摇晃他,向他表达你的爱意,这些你都可以做,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要在宝宝睡着前就把他放在婴儿床上。


[1] 这一结论来自一项基于32对母子、跨时2年的观察性研究。其中16个家庭来自国际母乳会,其余16个不是。摘自:“Sleep-Wake Patterns of Breast-Fed Infants i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Life,” Pediatrics 77, no. 3, (March 1986): p. 328.

[2] Marc Weissbluth, Healthy Sleep Habits, Happy Child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87), p. 44.

[3] Marc Weissbluth, Healthy Sleep Habits, Happy Child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87), p. 44.

[4]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Does Bed Sharing Affect the Risk of SIDS?” Pediatrics 100, no. 2 (August 1997): p. 727.

[5] American Academy of Pedaitric Policy Statement, Pediatrics , Vol. 116 no. 5 Novermber 2005, p. 1247. SQcmzFqzvcFt53wDMGrDOjGwgqhKEH9HZwQPo1X8GgaR5MHTPazvf85WkZVGqU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