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喂养理念

一天,我正坐在宁静的湖水旁,突然发现三个小孩子在做一件很有趣的事:他们在打水漂儿。三双小脚丫哒哒哒地跑来跑去,他们在寻找最适合打水漂儿的小石子。谁小时候没玩过打水漂儿呢?抛出小石子,让它在平滑如镜的湖面上跳跃;或是往水池里扔一块石头,看着完美的同心圆从中心慢慢向四周扩散。小石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击破了水面,部分能量发生转化,推动波纹向四周扩散。但是,让波纹扩散的能量,最初的源头是孩子的决定——捡起石子并扔进水里。

这个隐喻中暗含着一个育儿原理: 我们做出的每个决定和采取的每个行动,都源自我们心中的个人信念和假设,而这些决定和行动会激起一系列涟漪效应,表现为相应的结果。这些结果与我们心中信念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的行为不仅会影响我们看得到的事物,也会影响我们看不到的那些事物,并由此引发未曾预料的后果。比如,石子打在水面上,可能会惊扰到藏在水面下的小乌龟。小乌龟一害怕,就拼命往深水里游,这样一来,没准就会撞上捕食者。水花飞溅的声响也可能会惊起岸边的某只水鸟。水鸟受了惊吓,慌忙飞离熟悉的栖所,把一切都抛在身后。这些连带行为都可以追溯到我们最初的行为,一切都源自当初扔石子的决定,源自那一瞬间的小小决定。

宝宝喂养的涟漪效应

你可能会认为,在婴儿护理中,建立良好的喂养习惯可能是最简单的部分,因为满足饥饿需求的本能冲动是生命中最强烈的内驱力之一。一切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宝宝饿了就喂,还有什么可了解的呢?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在怎样喂养宝宝、何时喂养宝宝这些基础问题上,涟漪效应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本章和后面的章节中,你将会看到,父母决定采用哪种喂养理念,将会激起一系列不断扩散的涟漪,它会影响宝宝生活的每个方面。每种喂养理念都有一套自己的观点,会把父母引向不同的方向,并带来不同的结果。哪些事情最重要?对于这个问题,每种喂养理念都有不同的优先考虑。怎样做对宝宝最好?每种喂养理念的意见也都不同。可是,什么叫最好,怎样做最好,并没有统一标准。你心中的优先事项,取决于你的整体世界观和信念,也就是你对于宝宝、个人出身、自然和基本需求等这些问题的想法。父母对优先事项的认识不同,采用的养育方案必然不同,也就会相应地引发不同的结果。

遗憾的是,每种喂养理念看上去都很科学,很有说服力,但是,采用不同喂养理念所产生的结果却有优劣之分。父母对各种喂养理念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做出有利于宝宝的决定。让我们来仔细审视当今最流行的几种喂养理念,看一看会有哪些新发现。

喂养理念的历史演化

在儿童早期生命的各种相关理论兴起之前,父母利用一般常识和合理思考来引导自己,结果往往也是可以预知的。妈妈何时哺乳,看的是宝宝的饥饿信号,还要与她的日常家务错开。她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于是规律喂养成为宝宝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情形就复杂多了,父母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喂养理念之间进行对比和选择,而且每种理念都有自己的特点。

例如,在你怀孕期间,可能有人鼓励你要 按需喂养(demand-feed) ,警告你不要 按固定时间表(schedule)喂养 ,特别是如果你打算母乳喂养宝宝的话。也许你还听过 需求式时间表(demand schedule) 或是 自我调节式时间表(self-regulating schedule) 。也许还有人鼓励你考虑采用 自然喂养法(natural feeding) ,避免 完全按时间表(hyperscheduling)喂养 。当然, 完全按时间表喂养 是僵化的, 僵化喂养(rigid feeding) 不如 宝宝哭了就喂(cry feeding) 好。但是宝宝哭了就喂又比不上 信号式喂养(cue feeding)。信号式喂养 类似 顺应喂养(responsive feeding)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 配方奶喂养(bottle feeding) ,它适用于哪些地方呢?现在,让我们回到20世纪,看一看各种喂养理念的历史起源,这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上述各种术语。

行为主义育儿理念:按固定时间表喂养

儿童发展理论兴起于19世纪,但是直到20世纪出现两大对立学派时才引起大众的关注。这两大对立学派各自持有不同的理念。

第一种理论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者强调,环境刺激是人类行为的首要影响因素。他们轻视情绪、意愿和天性等内在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们相信,如果你控制了环境因素,你就能培养出完美的孩子。

20世纪20年代,不断壮大的妇女解放运动助长了行为主义学派的势头。当时妇女运动的典型特征是女子留短发、穿短裙、避孕、吸烟,用配方奶喂养代替母乳喂养。 婴儿配方奶的发明 使得配方奶喂养代替母乳喂养成为可能。既然配方奶随时都可以喂,一种新的喂养方法应运而生,即 按固定时间表喂养

当时人们认为,严格遵照时间表每隔4小时喂养一次,这种方式对宝宝最好。每个“好妈妈”都应该一分不差地遵照执行。如果宝宝不到4小时就出现了饥饿表现,那就让他哭个够,因为决定何时喂养的是时钟,而不是宝宝的需求。宝宝的急迫需求,以及妈妈想要干预的自然冲动,几乎被完全无视了。 [1]

新原始主义育儿理念:宝宝主导式喂养

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种理论开始占据上风,它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理论的改编版。它的兴起,逐渐把僵化的行为主义育儿理念挤出了中央舞台。一些弗洛伊德追随者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分娩过程给宝宝带来了先天的心理创伤。当时的科学发展程度有限,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们猜测,宫缩和分娩对子宫中的宝宝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以至于未来的所有心理失衡和不安全感,都源自出生过程。

奥地利心理学家奥托·兰克(Otto Rank)被视为 出生创伤 理论的创立者(1929)。虽然这一理论并没有马上流行起来,却激励了儿童发展研究中新原始主义学派的诞生。新原始主义学派的支持者包括里布尔(Ribble,1944)、奥尔德里奇(Aldrich,1945)、弗兰克(Frank,1945),以及特雷恩汉姆、皮拉费安和克拉夫特(Trainham, Pilafian, and Kraft,1945)。“新原始主义”一词并没有贬低的含义,只是反映了这个思想学派的观点。他们假设,分娩时的母子分离瓦解了孕期亲子关系的和谐,因此,早期养育的首要目标是在 重新构建(re-establish) ,或者叫 重建依恋(re-attach)

这一理论建立在一种奇特的双重假设之上。首先,它假设子宫里的宝宝享受着与妈妈的完美“情感”联系,但是在出生过程中失去了这一情感依恋。这就导致了第二层假设:每个新生儿在潜意识层面上都渴望回归母亲安全的子宫。宝宝当然不可能真的回去,但是在宝宝出生后,妈妈可以创建一种模拟子宫环境,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维持这一环境。妈妈应该致力逆转出生创伤给宝宝造成的 心灵震荡

从这一理论中衍生出了非常具体的重建依恋方案。重建情感依恋需要妈妈日夜守候在宝宝身旁,随叫随到。这一理论敦促妈妈采用“原始”育儿方式。 [2] “应该时刻把宝宝抱在身上,和宝宝一起睡,坚持母乳喂养2~3年。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家中的所有活动都要服务于宝宝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消除宝宝的焦虑。” [3]

由于缺少客观、可证实的数据,到了1949年,出生创伤理论就受到强烈质疑,遭到摈弃。在同一时期,当时仍然很强势的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力也开始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一位后起之秀冲击的结果。这位后起之秀是一名儿科医生,他的第一本著作在他有生之年销量已高达5000万册。他就是本杰明·斯波克(Benjamin Spock)医生,他的著作就是《斯波克育儿经》。如果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斯波克医生属于温和派。他最著名的理论是常识育儿(common-sense parenting),他强调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规律要有灵活性,不能遵照固定的时间表。他不走行为主义学派的极端,反对从喂养时间到大小便万事都搞“一刀切”;他同时摈弃了另一个极端的新原始主义学派,因为该学派不接受任何计划和规律,完全以宝宝为中心。 [4]

到了20世纪80年代,斯波克的影响力逐渐开始衰减。社会保守主义者认为,他的观点对宝宝太纵容了;而社会自由主义者又觉得,他的育儿建议操控性过强。随着斯波克观点的两极化及其影响力的日益衰减,出生创伤理论卷土重来。

与20世纪40年代的老版本相比,新版出生创伤理论的基本信条并没有改变,但是叫法不同。今天,人们称其为 亲密育儿(attachment parenting) ,它与 婴儿依恋理论(infant attachment) 在英文名称上很类似,但其实几乎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十分重要。婴儿依恋是一种公认的理论,它认为身体接触对新生儿的存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为作者,我们相信,身体接触是婴儿的第一语言,能够通过感官通道传递爱和安全感。身体接触和适当营养同等重要,缺少哪一个都可能导致生长迟缓。

父母应该满足宝宝的真实需求,认识到婴儿的脆弱性,但是,也应该谨防任何过度宣扬或夸大宝宝脆弱性的育儿理论。不要让健康的保护变成不健康的过度保护,因为过度保护会对宝宝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20世纪80年代亲密育儿理论的拥趸,借用了婴儿依恋理论名称中的“attachment”这个词,但是在婴儿依恋的新瓶下,装的仍然是旧酒,是一种早已被摈弃的过时理论。真正的婴儿依恋理论,背后是有真实科学依据的。

不管现在使用的名称是什么,亲密育儿还是重建依恋式育儿(re-attahcement parenting),背后的理念是相同的,源头仍然是旧时的出生创伤理论及其相关假设。出生创伤理论的创始人是奥托·兰克(1929),后来由里布尔医生(1944)加以发展。亲密育儿理论现代版的育儿方法仍然很累人,它着重强调让妈妈模拟子宫环境。首先,妈妈要日夜守在宝宝身旁——白天用背带把宝宝背在身上,晚上和宝宝睡在一起;然后,妈妈需要频繁、长时间地哺乳,这等于用乳汁来代替脐带。 [5]

正因为上述原因,亲密育儿理论的拥护者过度强调哺乳的意义,抬高了母乳的营养价值。同样出于这个原因,亲密育儿理论认为,母乳喂养再多、再久、再频繁,也不过分;相反,妈妈怎么努力都不够,即使这是她在30分钟里第三次哺乳了,出于恐惧,采用亲密育儿法的妈妈还是会哺乳。因为这一理论假设,宝宝一哭,如果不是饥饿信号,就是依恋失败的潜在标志,于是,这一切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遗憾地说,虽然亲密育儿理论的初衷是培养“安全依恋型”宝宝,但它推荐的方法造就了完全相反的结果:一方面,宝宝焦虑、高需求、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妈妈整日疲惫不堪。

妖魔化出生过程

出生创伤理论的相关假设至今都是推测,没有找到确凿证据,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相关科学研究支持。而现代亲密育儿理论就建立在出生创伤理论的假设前提之上。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开始驳斥出生创伤理论,尤其是科学研究证实了大自然中存在的这一事实: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命形式,不管是简单生命还是复杂生命,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其后代会自愿地回归原始状态,寻找某种过去的依附

遗憾的是,只要妖魔化出生过程,让人们认为分娩给无助的宝宝造成了创伤,作为弥补方案的亲密育儿理论就始终会有固执的追随者。但是,新生儿真的寻求回归子宫这个“昔日乐园”吗?在当今的科学时代,为了证明亲密育儿理论的正当性,拥护者们继续使用恐怖、悲惨的语言向毫无戒备的新父母描述出生过程。他们说,无助的婴儿感觉遭到了父母的遗弃和背叛,而要建立真正的情感依恋,就必须帮助婴儿克服这些负面感受。

在科学世界里,这叫 幻想性错觉 (试图构建实际上不存在的关联)。他们说,宝宝出生时真切地感知到出生过程中的创伤性剧变,他被强行从温暖和安全的子宫中推挤出来,完全暴露在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他必须自己费力地获取食物,必须自己为生存拼搏。

真是这样吗?出生过程的威力如此巨大?其实,可以从更加实际、理智的角度来看待分娩,把它看作赋予生命的过程。恰恰是因为分娩,宝宝才能真正从极度束缚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子宫中,宝宝无法表达自己,无法与人沟通自己最基本的需求。他住在黑暗的世界里,被束缚在空间狭窄的子宫中。在那里,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他的体液混杂在一起。在那里,他什么也触摸不到。出生过程是神奇的、美丽的,它把宝宝从束缚状态中解救出来,让宝宝获得了自由。在这个自由的世界里,宝宝可以体会各种不同的感受。他第一次感受父母慈爱的抚摸,第一次看到他们的笑容,他还能感受到光线中各种不同的色度,之前他在子宫里可感受不到这些。他可以自由地大笑,自由地挥动四肢,尽情地去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这一切能够成真,唯一的渠道是出生。出生的时刻是值得庆祝的,宝宝“乘”着出生的“翅膀”来到这个世界——而不是回归到束缚和捆绑中。

最后,如果出生真的给宝宝带来了心理创伤,那么是由哪些神经负责这一过程的?想一想这个事实: 新生儿对出生的记忆是零,他更加没有能力回忆起出生经历造成的焦虑。

记忆功能和神经突触的发育依赖于大脑能够获得富氧血,而富氧血的获得是呼吸的结果。呼吸始于肺扩张,而肺扩张发生在出生之后,而不是出生过程中。在出生时以及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控制记忆的高级神经中枢仍在发育过程中。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呢?

行为主义强调外在结构性,而不是内在个性;新原始主义强调内在个性,却忽略了外在结构性。我们认为,这两种方式都走了极端,不利于实现健康的养育结果。一定还有更好的方式,它就介于两者之间。

父母引导式育儿

有些妈妈的确能从亲密育儿法中获得享受,但大多数女性不是。有一种更为实用、不那么累人的方法,就是父母引导式育儿法(Parent-Directed Feeding,PDF)。父母引导式育儿法是一种婴儿管理策略,能够让妈妈与宝宝,以及宝宝与家里所有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得更加顺畅。

父母引导式育儿法处于完全按时间表喂养和亲密育儿这两种方法的中间点。它的规划性足够强,能给宝宝的世界带来安全感和秩序;同时,它的灵活性也足够大,能让妈妈拥有在任何时候满足宝宝任何需求的自由。这是一种由父母掌握主动权的养育方法,致力于促进宝宝的健康生长和最佳发育。例如,要保证学习效果,需要宝宝达到最佳警觉度;而要达到最佳警觉度,需要先有最佳睡眠。最佳睡眠与白天小睡质量高和夜间睡整觉密切相关。只有喂养时间相对固定,才能获得较高层次的睡眠质量。要让哺乳时间相对固定,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规律。父母引导式育儿法是激发涟漪效应的那颗石子,涟漪效应引发了上述所有结果,包括真正的婴儿依恋。

在父母引导式育儿法中,有关婴儿养育的各个方面里,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那就是父母的判断。父母获得了敢于自主思考和评估的信心,能够基于本能学会解读宝宝的需求,并学会在具体时刻去满足宝宝的具体需求。父母引导式育儿法的优势何在?下文对比分析了三大常见喂养理念的优缺点,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对比分析三大喂养理念

三大常见喂养理念如下。

宝宝主导式喂养 (即信号式喂养、按需喂养、顺应喂养、哭了就喂、自我调节式喂养)。

按固定时间表喂养。

父母引导式育儿法。

对比三大喂养理论的实践方法

宝宝主导式喂养 。喂养时间由唯一 变量 严格把控着,即宝宝的饥饿信号(包括吸吮的声音、小手往嘴里填、哼哼唧唧或是大哭)。饥饿信号被视为变量,按照这种方式,喂养时间随机,无法提前预知。例如,这次喂养间隔3小时,下次可能间隔1小时,再下次是20分钟,之后是4小时。也可能是“密集式喂养”,比如3小时内哺乳5次,然后间隔很长时间不喂。在这种理念看来,喂养间隔并不重要,因为它坚持要求父母关注所有疑似饥饿的信号,而不是看间隔时间长短。

按固定时间表喂养 。喂养时间由唯一 常量 把控,即时间,而衡量时间的标准是时钟。时钟决定着什么时候喂养,多久喂一次,通常喂养间隔是固定的。在这种理念看来,关注饥饿信号并不重要,因为喂养时间总是可以预知的。时钟代替了父母(以及宝宝)的思考,父母的任务是服从时钟。

父母引导式育儿法 。把饥饿信号这个 变量 和时间这个 常量 同时作为必要的判断工具。

变量与常量的矛盾

这三大喂养理念最突出的矛盾在于使用哪种喂养指征——是饥饿信号这个变量,还是时钟这个常量。标准的亲密育儿或国际母乳会理念,坚持完全以宝宝为主导进行喂养,也就是说,饥饿信号永远占主导地位。而完全按时间表喂养的父母,把固定时间看作喂养的决定性指征,因此,时钟占主导地位。如果用等式来表达这两种理念,它们在逻辑上的薄弱点就显露无遗了。

宝宝主导式喂养 的等式如下。

饥饿信号+0=喂养

在这个等式中,“+0”表示,在决定什么时候喂养这件事上,除了饥饿信号之外,不需要考虑任何其他因素。虽然乍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样的养育方法存在几个问题。

实践中的缺点

(1)宝宝主导式喂养的假设前提是饥饿信号永远可靠,但这个假设是错误的,事实并非如此。也正是因为这个错误的假设,宝宝主导式喂养存在危险性。只有存在哭闹等饥饿信号,才能依赖饥饿信号的指导。可是如果宝宝身体虚弱、生病或是贪睡,可能连续几个小时都不会发出渴望食物的信号。因此,这种喂养方法存在使宝宝无法获得足够营养的风险。宝宝如果不及时发送饥饿信号,就吃不到奶。

(2)纯信号响应式喂养容易导致婴儿脱水、体重增长不足、生长迟缓,还会给宝宝和妈妈同时带来挫败感。

(3)如果宝宝总是不到2小时就发出饥饿信号,会造成妈妈的疲劳。疲劳被公认为导致妈妈放弃母乳喂养的头号元凶 [6] ,因为她们太累了!

(4)密集式喂养毫无规律,这会导致意料之外的后果,包括宝宝过度哭闹难哄、睡眠不规律,以及睡眠/清醒周期不稳定。这些都会导致婴儿睡眠剥夺。

按固定时间表喂养 的等式如下。

时钟+0=喂养

这个等式里的“+0”意味着,除了时钟,没有其他因素能决定何时喂养。

实践中的缺点

(1)按固定时间表喂养有一个假设,那就是上一次喂养总是成功的,这个假设可能导致忽略宝宝的正当饥饿信号。同时,这种喂养方式没有把生长高峰期考虑在内。在生长高峰期里,妈妈需要在一天或更长时间里增加哺乳频率。若采用按时钟喂养方式,即使宝宝2小时后发出饥饿信号,也得等到时间表上的下一个喂养时间才能吃到奶。在推延的这1小时里,宝宝通常会哭闹,而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2)完全按时间表喂养无法提供乳汁分泌所需的足量刺激,从而易造成母乳不足。母乳不足是妈妈放弃母乳喂养的第二大元凶。 [7]

不管是宝宝主导式喂养,还是按固定时间表喂养,两种方式中的变量和常量之间都存在矛盾。这一矛盾既是理念层面上的,也是生理层面上的。不管家长关注的是宝宝饥饿信号还是时钟,在实施这些育儿理念时,他们无形中变成了某个具体方式的奴隶。不管他们接受的是哪个唯一的喂养指标,都会让宝宝充满焦虑,甚至影响宝宝的健康生长。

父母引导式育儿法

父母引导式育儿法消除了前两种喂养方法之间的矛盾,既不完全依赖宝宝饥饿信号这个不可靠的变量,也不完全依赖时间这个不够科学的常量。在父母引导式育儿法中,变量和常量并存,两者相辅相成,而不是水火不容。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父母引导式育儿法的等式,它把父母判断(Parental Assesment,PA)包括在内。

饥饿信号+时钟+父母判断(PA)=喂养

按照父母引导式育儿法,一方面,在宝宝饥饿时哺乳;另一方面,作为保护性措施,它设定了上下限时间,既不会哺乳过频(如每隔1小时喂一次),也不会哺乳过少(如每隔4~5小时喂一次)。父母引导式育儿法还包含了“父母判断”这个关键工具。父母判断指的是父母评估宝宝需求并适当回应的能力。父母判断让妈妈能在必要的时候利用饥饿信号这个变量,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利用时间这个常量。父母引导式育儿法的部分优势如下。

(1)父母引导式育儿法以父母判断为引导,它承认宝宝喂养中存在以下两大潜在问题,并利用父母引导式育儿法的工具对其进行评估。

a. 如果母乳喂养宝宝频繁进食,比如每隔1小时吃1次,可能是没有获得充足的营养。利用“父母判断”这个工具,妈妈不仅能够通过哺乳来响应宝宝的饥饿信号,还能意识到潜在的喂养问题。

b. 当不存在饥饿信号时,时间成为指南,这样可以确保哺乳间隔不会过长或过短。这也为身体虚弱和生病的宝宝提供了保护,因为他们可能无法通过哭闹来有效发送饥饿信号。

(2)当存在饥饿信号时,时间让位于饥饿信号,因为决定是否喂养的因素应该是饥饿信号而不是时间。

把父母判断放入等式中,可以避免喂养方法走向极端。

父母引导式育儿与婴儿依恋

除了作为判断工具外,父母引导式育儿还能增进婴儿依恋。因为父母引导式育儿为宝宝打造了有序的家庭环境,而这样的环境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宝宝的生长和发育。宝宝的生理需求和神经需求与他的自然能力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意味着,没有什么在阻碍 全面依恋 的建立。“全面”指的是涵盖生长和发育的方方面面,而评价生长和发育的标准是,宝宝是否达到在各个发育阶段应该具备的能力。6月龄内未能具备这些基本能力的宝宝,在其他发育方面的表现往往也会不尽如人意,而这些方面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健康依恋的建立。因此,我们说父母引导式育儿能增进婴儿依恋。

宝宝天生具备七大能力,达到这七大能力就是实现 全面依恋 的客观指标。七大能力包括:“喂养—清醒—睡眠”周期进入可预知模式;不需要摇晃或喂奶哄睡就能自己入睡;夜间一觉连睡8~10小时;白天小睡有规律,具有可预知性;清醒时间里情绪满足,能够适应一定时间的独自玩耍;具有自我安抚能力;与其他看护人相处得也很开心,如爸爸、哥哥姐姐或祖辈。

宝宝出生后的前6个月非常重要。在这个时期里,判断宝宝是否处于持续压力和焦虑状态,主要看宝宝是否逐步达到各个依恋的指标。作为对比,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时,夜间不能睡整觉,白天小睡不规律,无法自我安抚,独自一人时焦虑不安,无法自己玩较长时间的宝宝,往往存在依恋焦虑。上述压力指标与能力发育滞后存在关联,表示存在依恋缺陷。

幸运的是,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父母引导式育儿法有助于协调宝宝的依恋需求和能力发展需求,从而实现真正的全面依恋!


[1] 鲁珀特·罗杰斯医生(Rupert Rogers)曾撰文评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母乳喂养问题。他提醒妈妈们要采用传统方式。他说的传统方式是什么呢?他说要恢复从前的哺乳时间,即6:00、9:00、中午、15:00、18:00、22:00,然后宝宝夜间醒来时再喂一次。这种喂养方式也是按时间表喂养,但是他并没有这么说。当时“时间表”指的是一种喂养方法,而不是有固定规律的意思。资料来源: Mother's Encyclopedia (New York: The Parents Institute, Inc., 1951), p.122.

[2] Ribble, Margaret, The Right of Infan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3).

[3] McCandless, Boy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w York: Holt, Reinehart and Winston, 1961), pp. 13-14.

[4] Spock, Benjamin, M.D. Baby and Child Care (Pocket Books/Simon & Schuster Inc, 1996).

[5] William Sears, M.D., & Martha Sears, R.N., The Baby Book (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1993), p. 343.

[6] 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 , Volume 14, Number 2, June 1998, p. 101.

[7] 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 , Volume 14, Number 2, June 1998, p. 101. vjErmy7yZ+RbhQvPYnRsqygRObWlnIThSkMKgSYs9qKEabUN4LN1bF5k7TQ+mh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