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新学期,不做马大哈

细心主题

活动背景

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粗心的毛病,做事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究其原因,他们还不明了细心的重要性,不知道粗心将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不知道如何去做一个严谨的人。因此,作为教育者,需要让学生懂得细心的重要性,明白细心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行动力和意志品质的表现,是成功必备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细心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通过发现身边丢三落四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感知粗心的危害,懂得细心的重要性。

(2)例举粗心对生活、学习、生命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生远离粗心的坏习惯。

(3)通过活动和训练,让学生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活动准备

收集学生粗心的事例,录制视频,制作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认识“马大哈”

1.初识马大哈

师:同学们,新学期,我们要学会一样新本领,什么新本领呢?老师先请你们看几张漫画,看看它们都反映了什么问题。

(出示图片:◇车门没锁,小偷光顾。

◇交警查询,驾照过期。

◇军官查看前方,望远镜的盖子没有取下来。

◇家长给孩子喂奶,结果把酒倒进奶瓶。)

生:他们太粗心了。

师:粗心的人,我们有时叫他们“马大哈”(板书:马大哈)。

2.我的“马大哈”

师:那么你们粗心吗?你们都做过什么粗心的事?

生:暑假里,我把水杯落在教室里,忘记带回家。

生:我好几次把“9”看成“6”。

生:早上穿衣服扣错纽扣,一直到了教室,经同学提醒,我才发觉。

师:老师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同学做的粗心事,看看图片中的哪个是你?

(出示图片:◇到了学校才发现,家庭作业落在家里了。

◇放学了,回到家里发现,书包落在出租车上了。

◇一个学生的数学试卷上,有一排题目没有做。

◇体育课回来,发现衣服落在操场,没有带回教室。)

(对应图片,学生讲述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粗心事。)

引导小结:很多人都会发生“马大哈”的事情,我们每天忘这忘那,都是“马大哈”在搞鬼。

设计意图

幽默的漫画导入,让学生不反感不排斥,乐于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马大哈”事件,并很好地理解什么是“马大哈”,通过对照图片,发现自己也有“马大哈”的毛病。这样的引入能让课堂更生动,更直观,也更易走进学生的内心。

二、创设情境,再识“马大哈”

1.从生活中寻找“马大哈”

师:有个同学叫小马,我们先来看看发生在小马身上的一些事。

早晨起床,小马看了看手表,呀,快迟到了!他急忙背上书包打算冲出门,突然想起红领巾没有戴,找了一番终于找到了,就在穿鞋子时又将红领巾随手一放,背起书包赶紧往学校跑去,妈妈在后面喊道:“下课后别忘吃药。”课上大家认真写生字,可小马却东张西望,写字时少写了一笔。下课了,他只顾着和同学一起玩,完全忘记了妈妈的叮嘱。放学后小马随手拿了几本书往书包里一塞,却把语文书落在了桌子上。晚上回家做完作业他也不检查,落了一道题没有做。

师:同学们发现小马有哪些粗心的表现呢?

生:红领巾乱放,最后忘戴了。

生:忘记吃药。

生:字少写了一笔。

生:做完作业没有检查,漏做题了。

师:看完小马一天的学习生活,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粗心,马虎,丢三落四。

2.交流“马大哈”现象

师:你们觉得小马这样丢三落四的好吗?

生:不好。

师:谁来劝劝小马?

(出示资料)

忘戴红领巾会——

忘吃药会——

写错字会——

书本落在教室会——

生:忘戴红领巾会使班级扣分,拿不到“优胜”锦旗。

生:忘记吃药会让病情更加严重,可能会住院打针。

生:少写一笔没有及时订正,在考试时就会被扣分,以后这个字可能都会写错。

生:书本忘记带回家的话,万一遇到不会的题就不能在书本上找答案,也不能预习书本上的内容。如果书本丢了,第二天就没得用了。

3.领悟“马大哈”的危害

师:可是小马不这么认为,听他怎么说。

(播放小马的观点:不就是粗心了点吗,没有什么了不起。)

师:你们觉得小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做粗心人,不能做马大哈。(板书:跟马大哈真正告别)

(学生齐读课题)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小马一样的“马大哈”,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马大哈”行为会带来什么危害。

新闻1:中新网2014年4月17日报道,英国的英格兰地区,一名女子因医生的粗心大意,手术镊子被遗留在其腹中而突然死亡。

新闻2:2009年9月27日,美国一位医生因粗心大意,把试管婴儿的胚胎放错了,导致一位母亲怀了别人的孩子。

新闻3:2018年2月15日,一位医生过于粗心,将一个婴儿的头骨夹碎了。

新闻4:1988年7月6日晚,派珀阿尔法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平台,因一个夜间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检查就启用了一个压缩泵,结果引发爆炸,导致220名机组人员中的165人死亡,遇难家属的赔偿金额高达14亿美元(98亿人民币),给英国的保险公司造成了毁灭性灾难,无数保险公司倒闭。石油公司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历史资料: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介石联盟,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驻扎在河南的蒋军。谁料想,冯的参谋在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泌阳”,正巧河南南部有“泌阳”这个地方,与“沁阳”相隔百里。结果冯部误入“泌阳”,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阎、冯联军处处陷入被动,导致联合作战的失败。

师:大家看了以上的新闻及历史资料,还认为粗心没什么大不了的吗?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引导小结:从小时候的少写一笔画,到长大后的一个错误,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设计意图

生活中粗心的人无处不在,用贴近学生形象的小马来引入话题,能引起学生共鸣。从身边的小事初步了解马虎和粗心是一种坏习惯,感受粗心带来的坏处。这个环节利用一个个真实案例,让学生看到“马大哈”不仅会害了自己,而且会给他人带来灾难。

三、告别“马大哈”,分享有效方法

1.作好准备,整理收拾

师:我们现在不得不承认小时候的小“马大哈”长大后会变成大“马大哈”,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朋友小宇。

(播放视频:大家好,我是小宇。闹钟响起,小宇有条不紊地穿好昨晚准备的衣物,佩戴好红领巾准备出门。放学后小宇收拾书包,把当天的书本整齐地放进书包,回家后小宇按照自己罗列的清单有条不紊地写作业。)

师:同学们,小宇是怎么做的?

生:细心,仔细。

师:是呀,专注一件事情,做事不马虎,这就是细心。那么你们更喜欢跟谁做朋友呢?

生:小宇。

师:为什么选她?

生:因为她很细心。

师:她有什么细心的方法?下面请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做事前要准备好所需要的物品,要细心,事前要作好准备。)

引导小结、板书:想要细心,要先作好准备,学会整理收拾。

2.作业分类,罗列清单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记住这些作业呢?

(出示:作业单词3遍,语文作业本第15页,回家查字典,背诵古诗两首,读课外书,数学口算第10页,朗读英语第二课,做数学练习卷1张。)

生:我会把作业写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

师:昨天,有一位同学漏写了一项作业,可他明明写了作业清单,为什么还是漏写了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

(出示作业清单图片:一个写得非常潦草;另一个把各项作业分类抄写,一目了然。)

引导小结、板书:作业分类,罗列清单。

3.认真倾听,学会检查

师:除了以上的两点小秘诀,你还有什么金点子能帮帮这些“马大哈”解决或者预防粗心的问题吗?请看情景剧表演。

上课了,老师在报生字听写,小芸认真地倾听,绍良却手托着腮帮子。

师:这节课,我们来报听写,请同学们准备好听写本。第一个词语“坪坝”。

绍良边哼着歌:“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这节课的时间怎么那么长”,边写下“评价”。

师:第二个词语——蝴蝶。

绍良把“蝴蝶”写成“胡蝶”。

师:时间到了,请同学们认真检查后上交。

小芸仔细检查后上交,绍良却是自信满满地随手合上听写本。老师批改完发放听写本,小芸得了满分,而绍良得了0分。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的情景剧,我们想变得细心还要怎么做呢?

引导小结、板书:认真倾听,学会检查。

4.抓紧时间,远离磨蹭

师:小马学了大家的方法,也立志要成为一个细心的孩子,你们瞧!

(出示视频:小马,一个为了告别“马大哈”而变得磨磨蹭蹭的孩子。如:书本放进书包后,又反复取出、放进;带了红领巾,反复去镜子前查看;背了书包出教室,又反复去查看抽屉里的东西有没有整理好。)

师:小马怎么做的?

生:他为了告别“马大哈”,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书本是否带齐,一次又一次地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红领巾有没有戴上。

师:这是好方法吗?

生:太磨蹭了,浪费时间,不是告别“马大哈”的好方法。

引导小结、板书:抓紧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告别“马大哈”的方法呢?

(板书)

设计意图

这是本课最重要的环节,利用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再现,先让学生去观察,再进行小组讨论,在此过程中,找到告别“马大哈”的方法,不由自主地产生不做“马大哈”的强烈愿望。

四、放眼生活,告别“马大哈”

1.顽强的“马大哈”

师:小马学习了如何告别“马大哈”的方法,之后会变得怎么样呢?

生:小马同学已经远离“马大哈”了,他肯定变得很细心。

生:他肯定变得跟小宇一样。

生:每次做事都非常仔细。

师: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录音旁白:小马也想向小宇学习细心的好习惯,他回家后立志要挑战“马大哈”,第一天,第二天,小马都能非常细心地按照几个步骤完成;可到了第三天,又忘记带语文作业了;第四天,红领巾又乱丢了;第五天,错别字又变多了,数学计算又出错了……)

师:小马告别“马大哈”了吗?

(学生纷纷表示,小马只有前两天好一些,没有真正地打败“马大哈”。)

2.打败“马大哈”,下挑战书

师:你想提醒小马什么?

生: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彻底打败“马大哈”。

生:要懂得克制自己,不能让自己已经拥有的好习惯远离自己。

师:对,坚持下去。听了大家的建议,小马为自己量身定制了一张“挑战书”以打败“马大哈”。

(出示:表格分20天,每天都有五颗星,每颗星都代表一件事,每做一件事就给自己打上一颗星。挑战内容:每天早上佩戴好红领巾,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做作业,细心检查作业,抽屉物品摆放整齐。)

不做“马大哈”挑战书

师:这是什么?

生:“不做‘马大哈’”挑战书。

师:对,想要跟小马一样彻底打败“马大哈”的同学,请你在挑战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写上挑战的时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自己能否挑战成功。

(学生填写)

师:同学们,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今天做到就行,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一定能告别“马大哈”。大家还记得打败“马大哈”的好方法吗?我们再来一起拍手读一读。

(学生拍手,有节奏地朗读板书。)

设计意图

将打败“马大哈”的方法进一步落实,让学生能落实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下“不做‘马大哈’”挑战书,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坚持每日记录,正所谓“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将20天“不做‘马大哈’”的活动常态化,让学生将“不做‘马大哈’”的行为一直延续下去,培养并巩固好习惯。 F+3kWEKq8mEcJDG0lFgHlMk+kpiG+XwQ/C0XcGo5eu/8014bfP0Zj433cTruqms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