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看动画,学语文

二年级(上)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1

一、设计意图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曾经被拍摄成动画片。比如:《小蝌蚪找妈妈》《曹冲称象》《坐井观天》《雪孩子》《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阅读,不能强迫,要适当引导。教师要用动画片“做媒”,吸引学生去读绘本,去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激发学生阅读绘本《小蝌蚪找妈妈》的愿望。

2.在师生、生生的讨论中,梳理《小蝌蚪找妈妈》的线索,指导学生掌握复述方法进行复述。

3.激发学生阅读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热情,分享预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

在讨论中,梳理《小蝌蚪找妈妈》的线索,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四、教学难点

梳理故事内容,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分享预习的方法,与学生一起经历预习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蝌蚪找妈妈》绘本。

学生:翻一翻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读一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猜猜动画片名

1.9月,开学了!伴随着明媚的阳光,我们又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四张图片,你们猜猜是哪四部动画片?猜得准,老师播放一部动画片给你们观看。

2.老师每出示一幅图片,如果你们猜到了,请举手来抢答。

3.这一幅幅熟悉的图片,让我们想起了一个个生动的经典故事:刻舟求剑、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小蝌蚪找妈妈。

设计意图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充满形象、动感的画面,喜欢观看动画片。因动画片引发学生内心强烈的阅读欲望,他们继而翻开绘本,开心读图,最后翻开课本,阅读课文。引领学生走近动画片,正是学生阅读的开始。

(二)欣赏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1.《小蝌蚪找妈妈》是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现在,让我们一起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梗概

春天到了,小蝌蚪孵化出来了,它们在水里快乐地游呀游。看到岸边的小鸡跟着它们的妈妈很亲热,小蝌蚪们十分羡慕,于是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妈妈。它们先是遇到了虾公公,忙向虾公公打听妈妈的长相,虾公公告诉它们,它们的妈妈长有两只大眼睛。小蝌蚪们看到金鱼有两只大眼睛,便高兴地喊金鱼“妈妈”,但金鱼说小蝌蚪的妈妈有个白肚皮。小蝌蚪们继续寻找,见到有白肚皮的螃蟹,又对螃蟹齐喊“妈妈”,但螃蟹说它们的妈妈只有四条腿。小蝌蚪们见乌龟正好是四条腿,又以为乌龟是自己的妈妈,但小乌龟却说这是它的妈妈,因为它与乌龟妈妈长得一样。后来,小蝌蚪们遇见鲶鱼,觉得它与自己长得很相像,应该就是妈妈,结果差一点被鲶鱼吃掉。这时,青蛙妈妈赶来相救,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过了不久,它们也终于长成了妈妈的样子。

2.同学们观看的时候非常专注!在这部动画片中,都有哪些角色?

3.小蝌蚪和它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4.青蛙妈妈产下蝌蚪卵后离开了,蝌蚪卵们慢慢长出尾巴变成一群小蝌蚪,在虾公公描述了它们母亲的特征后,它们决定去寻找妈妈。一路上它们错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作了妈妈。最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设计意图

开学第一课上,学生不仅了解了一部动画片,更亲身感受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的魅力。观看动画片之后,师生一起讨论动画片中的角色,以及小蝌蚪与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观看之后的讨论,满足了学生分享的欲望,更激励他们养成专注“阅读”的习惯。

(三)阅读绘本《小蝌蚪找妈妈》

1.你们知道吗,有一本绘本,它的名字也是《小蝌蚪找妈妈》(教师边说,边举起这本绘本)。让我们轻轻地翻开书页,静静地听老师讲这个故事。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一边看书页,一边听。

2.再一次阅读了这个故事,你们觉得这是一群______的小蝌蚪?说说你们的理由,这样表达才有理有据。

3.下节课,我们将一起阅读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可以比较一下,动画片、绘本中的内容与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期待下一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在语文课上,教师将听与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听,听故事;说,说感悟。如何指导学生说得有条理,这是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先说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再说自己的理由。这样的表达,不仅有条理,而且有理有据。每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抓住表达训练点,持之以恒,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质的提高。

(四)真诚提出学习希望

1.语文书中,有很多像《小蝌蚪找找妈妈》一样的经典故事,比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坐井观天》。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请爸爸妈妈帮助搜索它们的动画版本,看一看这些经典故事的动画片。如果你们喜欢上了这些故事,还可以阅读这些经典故事的绘本,再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看动画片,读绘本,再学课文,这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

2.大约30年前,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阅读经典故事。在开学第一课上,老师想给大家推荐几个自己喜欢的中国经典故事。希望在课余时间,你们也能找到这些经典作品的动画片看一看,捧起这些经典的作品读一读,感受老师童年时的那份快乐与幸福。

设计意图

教师给学生介绍自己小时候阅读过的中国经典故事,这让很多学生对故事的内容产生了好奇,也是激励学生阅读的一条策略,轻而易举地让学生心中充满了浓浓的阅读期待。

八、素材链接

1.推荐书目。

2.巧学巧记。

怎样读准音:认声母,辨韵音,读准调,直呼出。

怎样记字形:依部首,辨结构,想画面,多比较,善归类,勤查典,易错字,重点记。

怎样理解字义:理解字,不忘词。认部首,识大意。善比较,明意思。

查字典歌一

字不明,义不清,查字典,能弄明。知拼音,查音序;晓字形,查部首;形难辨,查难检。

查字典歌二

学查字典并不难,偏旁部首细端详。

没有部首查起笔,形声字儿查形旁;

头底两层是部首,要让字头当偏旁;

左右两边是部首,取左去右有保障;

内心外壳是部首,舍去里边查外框;

整个字儿是部首,此字本身是偏旁;

字头上面生“两角”,应取下底把“角”砍;

下底如果不成部,左上角当此字旁;

有些生字较特殊,顶天立地当偏旁;

多查多想抓规律,相同部首不能忘。

3.拓展资料。

盲人摸象

五个盲人摸一只大象,摸着象牙的盲人说:“大象好似一根大萝卜。”

另一个说:“哪像萝卜!像个大簸箕。”原来他摸的是大象的耳朵。

第三个人摸的是象腿,他大喊着:“大象跟大圆柱子差不多!”

“你们说得都不对,大象就像一张平坦的床。”摸着大象后背的盲人说。

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象尾巴,他说:“我可摸了好一阵呀!大象确实像一条又细又长的绳子。”

几个盲人争论了半天,谁也没有弄清楚大象是什么样子。 1Mc3/uj1UfGydtYBrv22Z6V/HeogajP3N6JLwKjcVfTVtGCH86X9hkjbIgUI1X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