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听老师讲故事吧

一年级(下)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1

一、设计意图

讲故事是大人小孩都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它包罗万象,能开启人们的视野,展开想象的翅膀。没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没有故事的课堂也必定是缺少活力的课堂。让故事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鲜活起来,让学生爱上阅读。

二、教学目标

1.和学生分享《狐狸和葡萄》,在比较中感受阅读的趣味。奖励学生印有故事情节的书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鼓励学生续编故事,将阅读引向深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阅读到的精彩故事,鼓励他们在假期中坚持阅读,同时给他们搭建展示平台,培养他们乐于分享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续编故事,将阅读引向深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引领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阅读到的精彩故事。

四、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续编故事,将阅读引向深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印有故事情节的书签。

学生:和大家分享假期阅读到的精彩故事。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画,预测故事情节

1.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又重新回到了课堂。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喜欢读故事,听故事。其实,老师也喜欢读故事,讲故事。在这个寒假,老师阅读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想听吗?

2.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呢?(出示图片)谁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

4.请猜一猜:狐狸在葡萄架下,会发生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请静静地想一想,一会儿交流。乐于参与故事讨论的同学,会获得一枚印有主人公和葡萄架的书签。读书的时候如果没读完,就可以把书签夹在没读完的那一页。

5.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大家静静地听——《狐狸和葡萄》。三个作家都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但是他们的说法不一样。让我们比较着阅读,听一听同一个故事的不同说法。

设计意图

预测故事的情节,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为后面的学习设下悬念。更有意思的是,同一个故事竟然有三种不同的说法,这更激起了学生倾听的兴致。

(二)讲述故事,感受阅读趣味

1.请同学们倾听《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

狐狸和葡萄

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还是酸的。”

2.请同学们继续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狐狸和葡萄》。

狐狸和葡萄

狐狸看到了成串成串熟透了的葡萄,它在想怎样才能吃到它们。

它跳了半天,但总不能吃到葡萄。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太难过,它说:“葡萄是酸的。”

3.请同学们最后听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创作的《狐狸和葡萄》。

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越过果树园的墙头,看到了丰盛的成串成串的葡萄。狐狸的视线一落到葡萄上,眼睛和牙齿都发亮了。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惟一的遗憾是葡萄都挂得高高的,狐狸无论怎样也挨不近抓不住。眼睛看得见,牙齿可咬不着!

狐狸白费了一个钟头,它只好走了。它愤愤地说道:“算了!虽然看上去挺好,实际上却都没有成熟!没有一颗不是酸的!我又何必叫我的牙齿酸得咯咯地响呢?”

4.同学们,听完了这三则故事,你们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5.你们吃到的葡萄中,有没有非常甜的?你们觉得狐狸头顶上的葡萄都是酸的吗?会不会有甜的?狐狸为什么还要那样说呢?

6.请你们接着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葡萄成熟了,一串串挂在架上。狐狸又来了,肚子饿得很,想摘,又摘不到……

设计意图

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其实何尝不是所有人的天性。作为思想的传播者,文学的引导者,语文教师理应占有大量的故事。更为重要的是,故事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在讨论阅读感悟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精神成长;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比较阅读,体会阅读的快乐

1.在我们的课本里,也有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这只狐狸却和《狐狸和葡萄》里的狐狸有着根本的不同。想不想听?

2.老师给大家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狐狸和乌鸦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满意,于是就唱了起来。“哇……”乌鸦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3.你们觉得《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和《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4.你能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吗?

葡萄架下,那是一只______的狐狸。

在树枝下,那是一只______的狐狸。

5.有一天,你们遇见了树枝上的那只乌鸦,你们会善意地对它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寻找良好的契合点,让课外与课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既达到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又引领学生喜爱上阅读语文书,让二者相得益彰。在课外与课内的比较阅读中,开拓学生视野,将思考引向深入,让学生收获思考,获得心灵的成长。

(四)分享故事,体会分享快乐

1.同学们,寒假里,你们阅读了哪些有意思的小故事呢?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2.听了同学的讲述,你们有什么感受?谈一谈吧。

设计意图

教师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乐于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感。因此,展示会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动力。教师从故事内容、讲述表情、语音语调去评价,这将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挑战表达,争当表达之星

1.同学们,请你们打开语文书,看一看这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安排了几次口语交际练习?(4次)

2.口语交际的主题分别是:听故事,讲故事;请你帮个忙;打电话;一起做游戏。

3.每一次的口语交际练习,都是一次挑战,如果你们能积极参与,表达精彩,将会获得一颗星,集齐四颗星,就可以获得一张“表达之星”的奖状。

4.老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挑战表达卡”。

5.这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会向“表达之星”颁发奖状。我们一起期待着,盼望着。

设计意图

小学语文开学第一课,是全学期语文学习的魂。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这第一课上,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精神奖励方案,激励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八、素材链接

1.推荐书目。

2.巧学巧记。

预习歌

做预习,不可少。

初读文,画生词,不明意,查字典;

细读文,明内容,不理解,打个问。

课后题,动动笔,查资料,试解决。

上新课,效率高。

听课歌

听课前,作准备,书和笔,

放好位,人坐正,心入定。

重难点,注意听;

疑难处,动脑筋。

脑眼手,齐参与。

下课后,细回忆。

3.拓展资料。

猜谜语

(1)小时像逗号,在水中玩耍。长大跳得高,是捉虫冠军。

(打一动物名:青蛙)

(2)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

(打一动物名:象)

(3)棋子多多,棋盘大大,只能远看,不能对下。

(打一自然物:星星)

(4)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名:荷花)

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您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自立歌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赠华珍先生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 bWj5/+DSmXTCAL1LTCoOhVfvy53jD5HrWTA+GTdFgp1mjYuxD3ujB6D4owp9oU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