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美国柯立芝繁荣

20年代美国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因这一时期基本上处于共和党人卡尔文·柯立芝(1872—1933)总统任内(1923—1929),史称“柯立芝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内固定资本更新较少,经过1920—1921年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家为了增强商品竞争力,急需大量更新机器设备,据统计,仅铁路方面需要更新的固定资本就达数十亿美元。此外,战争期间住宅建筑的规模缩小,维修不良,战后需要弥补这种状况。同时,美国资本家在战时攫得巨额利润,为更新固定资本和扩大生产储存了充足的资金。

柯立芝总统仍然坚守“自由放任主义”的信条,但他强调美国“是一个商业国家”,“美国的事务就是做生意”,“需要一个商业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对内减少公共开支,降低税收,特别是降低所得税和公司税,鼓励向企业投资。商务部频繁举行商业与工业会议,向资本家充分提供有关生产、存货、商品消费量和失业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企业在自主决策时减少失误。对外则实行高额保护关税政策,发展商船队,向出口企业提供优惠条件,用以鼓励出口贸易和资本输出。

美国经济繁荣是从建筑业和机器制造业起步的。根据耗材价值估计,建筑业的产值1919年为120多亿美元,1928年增至近175亿美元。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也增加了64%。这两个行业的繁荣扩大了对原材料的需求,推动了道路建筑业的发展,这样,整个重工业被带动起来。工人就业增加后,社会购买力上升,于是消费品生产部门,尤其是新兴工业部门,也迅速发展起来。

新兴工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汽车业的兴起。1919年美国拥有轻型汽车600万辆,载重汽车80万辆,到1928年,这两种汽车分别上升到2200万辆和300万辆。随着汽车逐渐普及,加油站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布全国,城市的道路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也不断更新。

电力工业的崛起也是柯立芝繁荣的标志之一,它给美国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1914年,全国电力达88万多匹马力,工厂动力设备的电气化程度占30%,而到1929年,电力增加近40倍,工厂动力设备的电气化程度高达70%。1919—1929年是电力工业迅猛发展时期,产值由9.97亿美元增至23亿美元。

此外,无线电工业、航空工业和电影业也获得长足发展。收音机销售额从1922年的6000万美元增至1929年的8.42亿美元;到20年代末,美国已开始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电冰箱、吸尘器、洗衣机、电话和人造纤维也开始进入部分美国家庭。

但是,在新兴工业部门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传统工业部门一直处于停滞或衰退状态,其中皮革、食品、烟草、纺织品和制鞋行业的生产增长缓慢,煤炭、船舶和铁路设备的产量则急剧下降。

在2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各工业部门大量吸取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广泛开展工业技术和工业管理的研究。许多公司设立了独立的研究实验室,据1927年208个公司的报告,一年内各公司所用的研究经费共约1200万美元。资本家大力推行“生产合理化”运动,主要内容包括:(1)生产专业化,产品规格化和标准化;(2)进一步改善“泰罗制”,使用工时测定法;(3)采用流水作业法和传送带作业法。资本家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不断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如在福特汽车工厂内,一组传送装置的运行速度,原设计每小时生产40辆汽车,到1925年就改为每小时60辆。从1923年到1929年,汽车工业每个工人的生产量增加了39%,同期整个加工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劳动强度的大幅提高迅速耗尽了工人的精力,致使出现大批“年轻的老人”,他们仅35至40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

在经济繁荣的同时,美国资本的垄断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拥有500名工人以上的大企业的比重,从1914年的31%上升到1929年的37.6%,在1928—1929年的公司合并高潮中,被吞并的公司达2300个。当时美国垄断资本扩大势力的主要手段是建立控股公司,一个或几个家族用比较少的资本就能控制一个行业。到20年代末,炼铝、电话、汽车、冶铜、钢铁、煤矿业的大部分生产能力都控制在少数几家公司手里。

在经济繁荣时期,工人的工资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但其幅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这为生产过剩危机埋下了祸根。为了扩大消费市场,商业界普遍采用赊购法和广告来推销商品。柯立芝政府则积极鼓励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1929年美国第一次夺得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的第一位,资本输出额稍逊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

20年代美国农业始终处于慢性危机中,农业产量增长缓慢,农产品价格一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一次大战期间欧洲小麦播种面积曾缩减1/5以上,世界小麦价格上涨,美国等国的农民扩大了播种面积,然而战后欧洲各国的农业生产相继恢复到战前水平,全世界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这种压力下,农场主为了摆脱困境,通过进一步机械化来寻求出路。美国农业使用的拖拉机从1920年的24万台增至1930年的92万台,农用载重汽车从14万辆增至90万辆,联合收割机从1.4万台增至11.1万台,有挤乳设备的农场从5.5万个增至10万个。美国农业从一次大战前的半机械化时期进入机械化时期。中小农场用不起机器,在技术优良的大农场排挤下纷纷破产,20年代有约500万个农场宣告破产。 KLbzOZyZPOQPmyAb14ZM4QeXrs8WrIAPhNriKgmi5zliEnwy2WyR/YyMOeeERx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