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1917年俄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导致了俄罗斯帝国的解体。这一解体过程从二月革命开始,一直持续到国内战争。大部分被沙俄强行兼并的、原来有独立国家基础的非俄民族地区(如:波兰、芬兰;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中亚的布哈拉、花剌子模;乌克兰、白俄罗斯)通过各种形式获得了独立。苏维埃俄国所继承的沙俄帝国遗产是一个版图已大大缩小了的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党和苏俄政府之所以接受这一现实并承认这些国家的独立,一方面是形势所迫,在国力空虚、外敌入侵、国内战争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下,苏俄政府不仅无力阻止帝国解体的客观趋势,甚至被迫签订割让国土的《布列斯特和约》以求生存;另一方面,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口号和革命胜利后发表的《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都明确赋予各少数民族自决乃至分离并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这种政策取向吻合于当时以世界革命的逻辑发动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既然俄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引爆器,那么在俄国革命中打碎俄国的帝国结构就是革命的要求和必然,因为旧俄国的解体乃是走向各民族平等联合的世界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过渡步骤。然而,形势的变化不久就改变了苏俄领导人在民族自决和国家版图问题上的想法。世界革命浪潮的低落和国内战争中红军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推进,从必要和可能两个角度促使苏俄领导层重新考虑俄罗斯联邦与其他民族共和国的关系,并把在帝国废墟上重建统一的多民族欧亚大国的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

恢复原俄国版图的努力从国内战争中期开始,首先是建立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和战时经济联盟。1919年5月,俄共(布)中央发布关于军事统一的指示,要求俄联邦同当时已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结成军事联盟,统一军队的指挥,集中管理人力和物质资源。根据这一指示精神,6月1日,有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代表参加的全俄中央执委会发布关于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对世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指令,规定:统一军队组织和军事指挥;统一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铁路管理和经营;统一财政;统一各国的人民委员部。此后,苏俄又通过双边同盟条约进一步固定与其他苏维埃共和国的关系,到国内战争结束时,以双边条约形式与俄罗斯联邦结盟的国家有: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布哈拉、花剌子模和远东 。这些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的法律地位,但在党的关系上,各国共产党均隶属于俄共(布)中央,苏俄通过党组织系统和联合人民委员部对各国实施领导。所以,国内战争中,苏俄在军事联盟的基础上已经部分地恢复了对从旧俄国版图分离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控制。

下一步,就是筹划将实际控制下的各苏维埃共和国纳入统一的联邦国家,从法律上实现重建多民族欧亚大国的目标。

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十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大联邦国家的任务,作为建立大联邦国家的一个过渡步骤,俄共(布)决定先在南高加索地区建立联邦国家,1921年11月,俄共(布)中央高加索局通过决议,要求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组成“南高加索联邦”。根据这一决定,1922年2月,上述三国共产党召开统一代表大会,通过建立联邦的决议。3月12日,三国政府代表签署了联邦条约,“南高加索联邦”就此成立。

随着时机成熟,1922年8月11日,俄共(布)中央组织局成立以斯大林为首的专门委员会,拟订组建联邦的方案。斯大林首先提出了一个题为《关于俄罗斯联邦和各独立共和国的相互关系》的方案,这一方案的基本精神是:各独立的民族共和国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用扩大俄罗斯联邦的方式建立统一的多民族联邦国家。这就是所谓“自治化”方案。该方案以秘密文件形式发给各共和国党中央讨论,讨论结果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赞成,格鲁吉亚明确反对,白俄罗斯委婉反对,乌克兰因内部意见分歧而推迟表态。这时,病休中的列宁开始关注这件事 。9月26日,列宁在休养地哥尔克村约见斯大林,就联邦方案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同日,列宁还致信全体政治局委员,明确宣布了自己的观点,列宁在信中指出:斯大林的“自治化”方案是不合适的,必须作原则性的修改,即把各国加入俄罗斯联邦改成俄罗斯联邦同其他共和国一起平等地组成“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斯大林虽然内心并不同意列宁的观点,但有保留地接受了列宁对方案的修改意见,修改后的方案文本(即所谓“联盟”方案)由斯大林等人签署后分发给中央委员会全体成员,作为中央全会讨论的正式文本。10月6日,俄共(布)中央全会通过了按列宁意见修改后的“联盟”方案。全会还决定,在此基础上制定联盟条约草案,并组成以斯大林为首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准备。

此后,围绕着南高加索三国是分别加入联盟还是以“南高加索联邦”身份加入联盟,格鲁吉亚领导人与斯大林主持的俄共(布)中央产生了严重分歧,并由于中央领导成员奥尔忠尼启则(1886—1937)等人粗暴对待格鲁吉亚领导人而引起冲突,以致中央政治局为此而专门派遣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列宁对这一事件也十分关注,他以严厉的态度批评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等中央领导人所表现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这种倾向的担忧。但是,病情日趋严重的列宁已经难以扭转事态的发展,联盟的筹建进程实际上处于斯大林的控制之下。11月21日,俄共(布)中央正式启动联盟条约的起草工作。12月上旬,召开南高加索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根据俄共(布)中央的指示,通过了南高加索联邦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决议。12月18日,俄共(布)中央全会正式通过斯大林主持起草的联盟条约草案和联盟成立宣言草案,并决定了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日期。

1922年12月30日,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次大会宣布,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斯大林在会上作了关于联盟成立的主题报告,会议发表了苏联成立宣言,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经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 ,条约规定: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为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联盟的人民委员会是联盟中央执委会的执行机构,外交、陆海军、对外贸易、交通、邮电人民委员部作为联盟级的人民委员部,各加盟共和国不再设立上述各部,联盟有统一的财政和国家预算,联盟公民拥有统一的苏联国籍,莫斯科作为联盟的首都。条约最后规定:每一个加盟共和国都可保留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这次大会还选举了第一届联盟中央执委会。

列宁因12月中旬严重中风,丧失活动能力而未能出席大会,但被选为大会名誉主席。始终关注着苏联筹建进程的列宁在苏联宣告成立的当天口授了《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列宁再次表达了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倾向的担忧,他指出,如果中央领导机关不加以认真的改造,那么,“在这种条件下,很自然,我们用来替自己辩护的‘退出联盟的自由’只是一纸空文,它不能够保护俄国境内的异族人,使他们不受典型的俄罗斯官僚这样的真正俄罗斯人、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者、实质上是恶棍和暴徒的侵害”。第二天,列宁继续口授上述文章,把民族问题上升到事关国家政权性质的高度进行论述,认为斯大林等人的错误“实质上就破坏了无产阶级团结的利益,因为没有什么比民族问题上的不公正态度更能阻碍无产阶级团结的发展和巩固的了” 。此后,直至次年3月丧失语言能力,列宁在其政治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中,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民族问题上,试图从格鲁吉亚领导人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事件着手扭转中央领导机关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倾向,使苏联成为名副其实的各苏维埃共和国平等的联盟。但是,如同列宁晚年的其他思想,他在民族问题上的最后思想也未能付诸实践,苏联从其成立之时起就是按照斯大林的思想和路线进行运作的,这个法律上遵循民族平等原则的联盟国家实际上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sCGOvQJyQrghc5iRDD0taFr3r2v///3Z5DuKN5HAkEeG/rwEtxg11VOrs4NqAH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