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1905年革命

俄国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的失败给予沙俄专制制度以沉重打击。战争暴露出沙皇俄国的外强中干,激起了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的愤怒,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1905年初,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厂工人为争取保障工作权利,改善生活处境,率先举行罢工。罢工很快扩大到整个首都。1月22日(俄历1月9日,星期日)早晨,彼得堡约5万工人及其家属举着圣像、沙皇画像和国旗,唱着宗教歌曲,列队向冬宫行进,准备向沙皇呈递请愿书。请愿书陈述了工人的贫困和痛苦,希望“皇上”给工人以“公道和保护”。当请愿队伍来到通往冬宫的道口时,遭到2万名军警的拦截,随后,军警向手无寸铁的工人开枪射击,骑兵也冲向请愿队伍,顿时,数百上千人倒在血泊中,鲜血染红了地上的积雪。这一天后来被称作“流血星期日”。

沙皇政府对工人的血腥镇压打碎了工人心目中的“皇上”偶像,他们说:“沙皇痛打了我们,我们也只好把他痛打一顿!”

当天晚上,工人们开始自发地夺取武器,筑起街垒,同军警展开斗争。消息传开后,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声援彼得堡工人,原本已愈演愈烈的农民暴动也与工人运动相呼应,很快形成了全国性的革命形势。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民主革命——1905年革命开始了。

1905年5月1日,全国各地普遍举行了工人罢工。纺织工业中心伊凡诺沃—沃兹涅先斯克地区的罢工从5月一直持续到8月,其间,作为罢工的领导机构,选举产生了“工人全权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是俄语“委员会”的音译),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组织。苏维埃的诞生使工人的罢工斗争具有了明显的政治色彩,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新型革命政权的雏形。

沙皇在不断高涨的革命浪潮中不得不改变统治方式,企图用君主立宪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1905年10月30日(俄历10月17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了由内阁大臣会议主席维特(1849—1915)起草的“宪法宣言”,答应设立作为立法机关的国家杜马,并“赐给”人民以人身不可侵犯、信仰、言论、集会、结社自由等权利。

立宪许诺未能扑灭革命之火,广大工人在1905年的最后几个月中继续为争取自己的经济、政治权利而斗争。10月,全国爆发了政治性总罢工,其间彼得堡成立了全市性的工人代表苏维埃及其执行委员会。彼得堡苏维埃模式很快被推广到莫斯科等地,到年底,全国已有55个城市和工人区建立了苏维埃。

沙皇政府在向资产阶级立宪派作出让步的同时,加紧对工人运动进行镇压。12月16日,彼得堡苏维埃正在开会时被军警包围,全体与会代表被逮捕。同时,革命派的报纸也被当局查封。这一消息传到莫斯科,激起了工人们的极大愤慨。莫斯科苏维埃于12月19日宣布举行总政治罢工,以示抗议。当局出动军警袭击集会群众,引起对抗,工人的反击迅速转化为武装起义,几天内,莫斯科城内街垒林立,起义工人夺取武器,与军警展开激烈战斗。12月28日,沙皇将精锐的谢苗诺夫近卫兵团调往莫斯科,又从华沙军区调集军队。在重兵镇压下,莫斯科武装起义于12月31日结束。起义的失败,标志着1905年革命在经历了一年的动荡起伏后,形势发生了转折,由战争引发并以工人罢工斗争为主调的革命的高潮阶段已经过去。然而激越的浪潮退却后,深层的社会结构性矛盾却再度凸现,斗争阵地则由街头转入议会。

由于沙皇政府镇压革命得手,在推行君主立宪制方面也态度趋向强硬。1905年12月24日,沙皇政府颁布国家杜马选举法,对人民群众的选举权作了严格限制。妇女、现役军人、不足25岁者无权参加选举,30人以下小企业工人、交通运输工人、建筑工人、手工业者、商店职员等都没有选举权,选举人还受到财产、居住等资格的限制,这样,全国一半以上的成年人(主要是城市居民)被剥夺了选举权。而且,选举人的选票也按不同身份划出若干等级,地主的一张选票等于资本家的3张、农民的5张、工人的45张。此外,选举采用间接方式,对农民规定了四级选举制,对工人规定了三级选举制。

即便如此,沙皇仍担心选出的杜马不听圣旨,于是,采取了进一步削弱杜马权力的措施。1906年3月5日,沙皇公布改组国务会议的宣言和国家杜马选举新条例。随即举行了杜马选举。5月7日,沙皇公布《国家基本法》,援用奥地利宪法模式,将国家最高权力集中在沙皇手中,沙皇拥有统率军队、确定对外政策、任免大臣等大权,国务会议和杜马具有同等立法权,国务会议成员半数由沙皇任命,其余由贵族、教会、地方自治局及工商界选举产生,实际上成为“上议院”。杜马和国务会议通过的法律要经过沙皇的签署才能生效,而在杜马休会期间,沙皇可以不经杜马同意自行颁布法律。

第一届杜马的选举,共选出代表478名,在这一届杜马中,立宪民主党为首的“自由派”和主要由农民代表组成的“劳动派”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在土地问题和宪政改革问题上成为沙皇专制政府的主要反对派。农民代表强烈要求收回农奴制改革中被地主夺去的份地,立宪民主党则附和农民的要求,也提出用赎买方式“收回割地”,鼓吹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沙皇政府中以维特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官僚”主张顺应农民的情绪,以没收一部分地主土地来解决土地问题,缓和国内矛盾。但此议遭到沙皇和顽固派大臣的激烈反对,结果,在杜马召开前夕,维特被免职。

1906年5月10日,第一届国家杜马开幕,土地问题是首届杜马争论焦点。立宪民主党和“劳动派”分别提出了土地法草案,但都遭到政府方面的拒绝。这样,政府与杜马之间的关系陷于僵局。沙皇政府于7月21日宣布解散杜马。

解散杜马后,沙皇为了更有力地维护专制统治,挑选内阁中的铁腕人物斯托雷平(1862—1911)出任大臣会议主席。斯托雷平上台后,首先严厉镇压当时普遍发生的农民夺地运动,在各地建立起一批特别军事法庭,以4天之内完成诉讼程序的高速度,把大批造反者送上绞刑台。据统计,从1906年9月至1907年5月,特别法庭共处死了1100余人。当时遍布全俄的绞索被称作“斯托雷平领带”。

在镇压农民的同时,沙皇政府策划了第二届国家杜马的选举,选举结果反对派仍然占明显的优势。

1907年3月5日,第二届国家杜马开幕。土地问题继续成为斗争的焦点。5月23日,斯托雷平在杜马发表演说,拒绝农民剥夺地主土地的要求。而农民代表则坚持自己的要求。由于政府和杜马在土地问题上的对立无法调和,沙皇政府故伎重演,于6月16日(俄历6月3日)宣布解散第二届杜马。同时,公布修改后的新选举法,以限制反对派进入杜马。此举被称作“六三政变”。

“六三政变”标志着1905年开始的第一次俄国革命的结束。这次革命虽然没有改变俄国的专制制度,但深刻地暴露了沙俄帝国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危机,并且为各社会阶级、政党和集团提供了政治实践的舞台。革命形势的低落是暂时的,新的革命形势仍在酝酿,在这次革命中获得经验的革命者在积聚力量,等待时机。对于尔后的革命来说,1905年是一次“总演习”(列宁语)。 3plK1+WELIusbO1rBUhj65Nt+0oxvYOgfISoQ+CvCxL1evCgtitloqARRPpG0Z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