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

战后,德国败北,沙俄消亡,法国忙于医治战争创伤和处理欧洲事务,亚太地区形成美、日、英三国继续争夺中国和太平洋海上霸权的新局面。日本一心想独占中国,趁着大战期间西方国家无暇东顾之机,于1915年提出企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二十一条”,并加强对华经济渗透,到1918年跃居列强对华贸易的首位。巴黎和会以后,它又正式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占领太平洋上的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在亚太地区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地位。美国是个后起的世界经济大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达到夺取世界霸权的目标,遂加紧向亚太地区扩张。但是日本同英国订有同盟条约,该条约原来主要针对俄、德,一次大战后转而成为美国争霸太平洋的严重障碍。

海军是当时列强争夺霸权的主要工具,战前海军军备竞赛主要在英、德两国之间进行,战后则在美、日、英三国之间展开。美国有巨大的造舰能力,1919年国会通过新的海军扩充计划,规定到20年代中期将建造大小军舰75艘,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海军强国。日本不甘落后,要求海军实力达到对美国70%的比例,为此1921—1922年度的海军拨款竟占全部国家预算的1/3。英国长期以来奉行“双强标准”,即其海军实力必须等于其他两个海军最强国的总和,战后尽管因为财政拮据,不得不放弃这一标准,但仍坚持不弱于其他最强舰队的原则。各国你追我赶,各不相让,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这不仅激起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对本国经济也是一大负担。因此,三国都想通过会议来限制扩军势头。

美国对凡尔赛体系深为不满,积极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构筑亚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1921年8月,它正式邀请在亚太地区有利益关系的8个国家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举行会议。

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九国华盛顿会议正式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了亚太地区问题和限制军备问题,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会议首先讨论了英日同盟问题。在美国的压力下,美、英、法、日签订了《四国条约》,主要内容为:缔约各国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发生争端,则召开四国会议解决;一旦受到外部威胁,则四国协商采取行动。经商定,一俟缔约各国批准,英日同盟应予终止。这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借此拔掉了英日同盟这根喉中鲠。

在讨论海军军备问题时,美国代表休斯提出被称为“外交炸弹”的方案,引起各国的震动。其主要内容是:停建3.5万吨以上的主力舰,拆毁部分旧舰,英、美、日、法、意五国的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这是对英国海军绝对优势的挑战,导致英方代表波蒂当场为之昏厥。但是英国缺乏保持绝对优势的经济实力,只得就范。日本要求将比例改为10∶10∶7,美方使出杀手锏,表示如果日本坚持这项要求,今后日本每造1艘军舰,美国就造4艘。日本被迫让步,但附有一项条件,即美英放弃新建或加强太平洋西部的海军基地。该条件后被接受。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协定》),条约规定各国主力舰总吨位限额,英、美各为52.5万吨,日本31万吨,法、意各为17.5万吨,即维持5∶5∶3∶1.75∶1.75的比例。同时规定航空母舰的吨位限额为英、美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该条约又是美国的胜利,它限制了英国和日本的海军力量,使美国得以同海上霸主英国平起平坐。

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十项原则”,其中包括尊重和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取消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等要求,同时也包括了美国一再强调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内容。美国出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和为自己创造扩张条件的动机,支持中国的要求,同时将“十项原则”改为“四条原则”,削弱其中的反帝内容和要求,突出“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英国支持美国的做法。

1922年2月6日,与会各国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条约全文共有9项条款,要点是确立美国主张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这又是美国取得的重要成就。条约虽然宣称各国必须尊重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却没有采纳中国提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正当要求。

由于日本坚决反对,中国的山东问题未列入会议议程,改在中、日两国之间举行双边谈判,美、英派观察员列席。日本在谈判中耍尽花招,企图保住在巴黎和会上得到的非法权益,但是在中、美、英三方的压力之下也不得不作出让步。2月4日,中日两国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其中规定:日军撤出山东省,胶州湾德国租借地和青岛海关的主权归还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以5300万马克(合3200万银元)的代价赎回,前德属煤矿由中日合办。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它所确立的华盛顿体系是列强在亚太地区建立的战后新秩序。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互为补充,合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它承认了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建立了国际联盟这一世界性国际组织来适应世界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它所奠定的世界新格局,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作为一个国际和平体系,它并不理想。它本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和世界危机,但实际上并未办到,它的内在弊端反而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着一定的联系。首先,该体系具有反人民性,无视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发展和变化,仍然把它们作为战利品在战胜国之间瓜分。其次,它受困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无视苏维埃俄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客观存在,把它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第三,由于在缔结和平体系时没有从维护世界和平的高度来处理战败国问题,过分强调复仇和奴役,同时还激化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而直接引发了新一轮的争斗。 Dy4kIv1Zqxydsh658aYQ0UH4k0dDAvrzhNMDubqN+UYo7ZtVrzE2fxFnkrR2GH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