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一开始,主战场欧洲大陆就形成三条战线。西线从北海海岸、法比边境地区向东南延伸,至德、法、瑞士交界处,由德军同英、法、比军队对峙。东线从波罗的海海岸蜿蜒至奥、俄、罗马尼亚交界处,由俄军同德、奥军队对阵。巴尔干战线由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军队沿多瑙河和萨瓦河一线展开。在这三条战线中,西线具有决定性作用。
德军按“史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起进攻。该计划由德军总参谋长史里芬(1833—1913)于1905年制定,假设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对俄、法两国作战的情况下,它将只在东线全线和西线南部保留少量兵力,而将优势兵力集中在西线北部,以先发制人的手段越过比利时和卢森堡,冲入法国北部,然后从西面和南面包抄巴黎,把法军压缩在铁锤(进攻的德军)和铁砧(洛林堡垒地带和瑞士边境山区)之间加以致命打击,在4—6周内迫使法国投降。然后再把主力部队调到东线,会合奥军,以同样的闪击方式全歼俄军,以3—4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爆点在东欧,而史里芬计划的作战重点在西欧,计划的实施,将在短时间内把战火燃向欧洲各地,并把法、英等国直接拉入战争。大战爆发前夕,德军继任总参谋长小毛奇根据形势变化,对该计划的兵力部署作了调整,即减少西线北部的突击力量,以加强西线南翼和东线。但这样一来,重点进攻方向上的兵力优势遭到削弱,影响了进攻效果。同时在实际作战中,德军的机动能力远不如预期,又遭到比、法军队的顽强抵抗,史里芬计划一开始就遇到挫折。
德军于8月4日入侵比利时,直到20日才占领布鲁塞尔,9月3日越过马恩河,同月5—12日爆发了大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马恩河战役。法军总司令霞飞(1852—1931)在撤退中发现德军因进攻过快而使两个集团军之间出现空隙,及时调动军队转入反击。双方共投入152万兵力参加战役,前后持续8天,最后德军陷入困境,被迫退却。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拟议中的运动战逐渐打成阵地战,这样既基本奠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样式,也决定了同盟国集团将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地位。
正当德军入侵比利时之时,俄军于8月17—18日在东线发动进攻,分别从北部战线攻入东普鲁士,从南部战线攻入加里西亚。8月底,德军第8集团军司令兴登堡(1847—1934)及参谋长鲁登道夫(1865—1937)在北部战线发动坦能堡战役,利用俄军两路进攻部队没有密切配合作战的弱点,先集中兵力歼灭俄第2集团军,然后又进攻俄第1集团军,迫使俄军退出东普鲁士。但是在南部战线,俄军迅速击败奥军,于9月底占领东加里西亚,进抵喀尔巴阡山麓,威胁匈牙利平原和德国的上西里西亚。
在东方的中国也发生了战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中国北洋政府中部分人士主张站在协约国一边参战,对德国宣战,收回山东半岛的权益,以阻止日本趁机进一步扩展在中国的势力,并借此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在袁世凯等人的坚持下,北洋政府于8月6日公布《中华民国中立之正式宣布》,宣布中国保持中立。德国在欧洲已经处于两线作战的局面,自感难以保住在中国的殖民权益,因此向中方提议交还青岛。然而,根据1898年两国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规定,如中国提前收回青岛,就要赔偿大量的城市建设和胶济铁路建设的费用,以后还要在相宜之处向德国另行提供殖民地。两国正在为此事进行交涉,日本政府认为出兵中国的时机已到,立即作出战斗部署。1914年8月15日,日本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解除远东舰队的武装并撤出亚洲,把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转让给日本。8月23日,德国没有在限期内作出答复,于是日本向德、奥两国宣战。
日本随后要求中国将山东省黄河以南地区划为“中立外区域”(又称“战区”或“行军区”),容许日军在其中自由行动。日海军第二舰队负责封锁胶州湾。日陆军主力部队(1个军加2个野战炮兵团及4个攻城重炮营)在英军2个营的配合下,分别于8月28日在山东半岛北部的龙口、9月2日在南部的崂山仰口湾登陆。在龙口登陆的日军沿途烧杀抢掠,先沿着胶济铁路向西直达济南,随后向东朝着青岛方向逼近,于9月24日与南路军会合于即墨,开始向青岛外围德军防线进攻。德军拥有陆军约6000人,军舰十余艘,逐渐向青岛城收缩。10月31日,日军分三路强攻青岛城。守城德军弹尽粮绝,于11月7日投降。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殖民权益转归日本。